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你若写重庆科学会堂……

水电四局发布时间:2024-11-01 11:33:47  作者:盛杰

你若写重庆科学会堂就不能只写重庆科学会堂,应该写“3年酷暑严寒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不屈,写“此身共铸会堂起,长伴山水月明中”的夙兴夜寐,写“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栖居。

轻舟已过万重山——首战进度履约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西风紧、日渐沉,正值重阳佳节,站在二楼的大平台上,总工程师熊煊炎的衣服被吹出阵阵波浪,回想这3年来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分、也自豪万分,激情澎湃地吟出了这首重阳诗词。

科学会堂总建筑面积达34.6万平方米,涵盖了会议会展与科技服务两大核心功能。然而,原本平缓的施工节奏在接到2024年11月必须办展的通知后,瞬间变得紧迫无比。原定于2025年的竣工期限骤然缩短至数月之内,这对任何项目管理者而言都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  

项目团队秉持科学管理核心策略,精耕细作,迅疾行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执行力与创意思维。置身于高温高空的严酷环境中,面对鲁班奖级的卓越品质追求,加之错综复杂的交叉作业及紧迫的工期压力,项目汇聚力量,点燃决战的烽火,一场集生产与运营于一体的攻坚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自项目启航之时,目标明确的战略导向即刻树立,团队以严谨求实的姿态绘制详尽的工作蓝图,勾勒出明晰的时间坐标系,巧妙编排各项工序的先后次序,力求每一次举措皆能精准到位,稳健向前迈进。其间,党建指引方向,项目团队通过深度融合党建活动与常规运营管理,锻造了一支信念坚定、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先驱队伍,让革命精神深深植根于项目管理的肌理之中,绽放别样光彩。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行稳致远,项目组建立起常态化的交流平台,定期举行的早会成为信息共享的枢纽,有效促进专业间的协同配合,快速响应并化解潜在风险,构建出一条高效顺畅的信息流通链。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赋能项目管控,引入BIM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对进度掌控、财务监督及品控检查等方面的智能化覆盖,赋予传统管理模式以崭新的生命力,推动精细化管理水平迈向新高度。

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一系列重大节点如约而至:设备用房主体结构的提前封顶,象征着项目基石的牢固;消防与空调系统的顺利安装,则是机电安装团队精湛技艺的见证。步入盛夏,室内装修与系统调试同步推进,展现了项目团队在复杂环境下的卓越协调能力。至九月,一切准备就绪,展览区焕然一新,静待四方嘉宾莅临。

峨嵋山月半轮秋——再战安全质量关

为满足施工需要,项目六七月份开始大批次调人,展君和其他人一起从天南海北奔赴至重庆。3个月攻坚克难中他见证了高温酷暑到草木轻黄、从漆黑喧嚣到灯火璀璨,如今也到了分别的时刻。

想起第一次到会堂的那天,展君耳边仿佛还能听到曲臂车的警报声、能看到每晚黑夜笼罩下众人在会堂内值班巡视的身影:“现场施工涉及专业广泛,施工流程错综复杂,高峰期现场集结了10余个专业队伍,超过2400名工人与700余台机械设备,为了安全、高效,项目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施工区域细分为若干个安全责任片区,每个片区都设有专人负责,实现了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我就是专门负责3层和3夹层。我们见过每日的晨曦,也见过夜中的月圆。”

针对特种设备操作、高空作业、临电作业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项目通过精准画像,对这些高风险区域制定了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以确保整体安全形势的稳定。结合“日常检查+专项排查”力求将一切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这种严谨细致的安全管理,项目团队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安全决定了“1”的基础,质量却是“1”之后“0”的保证。

为打造精品工程,冲级“巴渝杯”和“国家优质工程”荣誉,项目锚定创优目标,持续强化全过程、全系统的精细管理。从源头的图纸深化、协调,到分包队伍的靶向管理,到下沉至分包队伍深挖队伍履约能力,到把控材料质量关,到推行“样板引路,先行先试”措施,到创新现场管理,培养全员农民工质量意识,确保人人成为质量防线,再到管理层以身作则,定期巡查,敏锐纠偏,不断激发组织最大潜能,项目将质量管控放在了重要位置。

同时,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和专家把脉问诊,团队实现了桁架部件的毫米级精度控制,长达72米的大桁架得以平稳吊装并顺利完成空中拼接。采用清华大学聂建国院士团队开槽型叠合板新型材料,不仅将以往材料的缺点全部避开,而且让钢筋用量降低20%-30%,预制板厚度增加,刚度与承载力提升15%-30%,支模量减少30%-50%,工序也进一步简化,为后续施工预留了充足的时间。

在施工准备阶段团队便利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机电设备之间以及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冲突,避免了施工阶段的问题和延误;在幕墙施工阶段,大胆引入无人机搭载的3D实体扫描技术,确保了预制构件能够在现场实现无缝对接,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工程品质。用于消防的石墨硅风管成为了支持科学会堂数字化改造的一部分,并在应用中不断催生质量管理新模式、数字管理新动能。

这座宏大的建筑创造了12800平方米无柱展厅、重庆最大的6300平方米无柱多功能厅和5800平方米的无柱宴会厅,也展现了四局在大型建筑中的创新创造精神和技术水平

巴山夜雨涨秋池——决战绿色生态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雾都的重庆不仅远处见山,更能近处听雨。一场连绵的秋雨让我们与千年前的诗人有了共鸣。

嗡嗡的挖掘机正在平整最后的土地,紧随而来的工人将绿植埋入预定的地方,逐渐将裸漏的黄土覆盖,与周围的绿色科学谷逐渐融为一色。金黄色的桂花树为银色的会堂增添了一抹柔和,淡淡的桂花味萦绕在鼻尖。

重庆科学会堂项目作为巴渝地标,巧妙融合山城水色与人文情感,展现创新科技服务。项目依山就势,采用筑台之法,尊重自然地貌,实现空间高效利用。在建设中,注重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通过规划1180立方米总蓄水量的蓄水池、高效利用土石方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服务于绿化灌溉,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此外,项目还将科技运用和数字化的落脚点放在节能降耗上,从外围的装配式高效机房到智能化系统中的节能措施都植入了绿色内蕴。在科学会堂的暖通系统中,装配式高效机房能根据不同的使用时段和气候变化,自动调整空调运行参数,确保室内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实现能源的有效节约;内置智能系统有效防止能源的不必要消耗;使用高性能材料如石墨烯复合风管,提升保温效果,降低能量损耗;实施余热回收,减少对外热源的需求,尤其在冬季节能成效显著。智能化系统中的能碳管理系统也是低碳绿色运营的守护神。系统能采集机电设备运行参数,结合环境因素,优化控制策略,并可依据实际场景需求,自动调节至最优状态,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屋面施工也内藏着先进的运用——真空排水系统。该系统利用空气作为输送介质实现污水收集和排泄。不仅能使敷设管道更加容易,对污水进行提升、施工安装方便快捷,而且整个系统密封性好、无渗漏、无气味、无臭味外溢,有效规避了传统排水系统的不足。

如今,重庆科学会堂顺利投入试运营,迈出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步。作为一个全新打造的多功能城市会展综合体,未来,科学会堂将发挥“以会带展 会展结合”的运营优势,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乃至整个重庆科技创新赋能策源地和产业凝聚交流展示地。

 


上一个:返回列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