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用科技让项目难题“科”得平

重庆工程公司发布时间:2022-08-03 11:31:30  作者:蔡豪

移动式防尘棚、装配式防火墙板、承插式预制雨水井……漫步在场区里,还没到两百步就已经看到了5项科技创新成果,在这里,满眼皆科技,处处是亮点,这就是重庆工程公司科技创新园——四川成都大林(籍田)500千伏变电站工程。

四川成都大林(籍田)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是目前四川天府新区范围内唯一核心供电所,变电站总征地面积6.3公顷,主变压量4×1200兆伏安,220千伏出线18回,500千伏出线10回,66千伏低压无功补偿装置6组。大林(籍田)500千伏变电站全站采用装配式防火墙、围墙,是全国第一个采用刚柔结合、防震抗裂的混凝土框架装配式结构的变电站。

奏响科技“冲锋号”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我们项目必须打造成为公司科技创新园区!”大林项目部从上至下高度重视,工程伊始,项目负责人就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项目部明确了科技工作思路,列举科技项目清单共23项并分解任务到每个月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项目负责人总体部署,项目总工推动科技工作开展。

“项目有难题,用科技把他‘科’得平;技术有难题,用科技把他‘科’得平。”“‘科’得平”是重庆话“搞得定”得意思,项目负责人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整个项目部也充斥着“科技引领发展,创新造就未来”的浓厚氛围。

打好科技“组合拳”

项目部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整合,不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借助以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先后对接重庆大学土木学院、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就项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攻关技术难点,勇破技术难题。

面对电容器异形母排的弯曲精度和成功率偏低的难题,“赶紧想办法把这个难题‘科’得平!”项目部科创小组立即收资并进行专项研究,经过多次尝试,成功自主研发出小工具,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精准度高,利用铜排可以连续多次弯曲成型,省时省力并可以多次周转使用。

“信息化数字化要用起来,智慧工地就要有智慧。”项目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突破传统探索新局,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成果。全过程采用PRP系统,全场采用“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嘀”的一声就能知道设备工具“是什么,为什么,从哪来,到哪去”。

用好科技“工具包”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项目部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推广性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并已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生产经营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实现了科技成果“从书本到实际”的转化,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这个移动式防尘棚的应用又把无尘化施工这个难题‘科’得平了!我们就是要用好科技成果,并转化为实际效益。”无尘化设施构成主要包括拼装式防尘室、风淋过渡间、环境调节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车间底部两侧各装设4个机械轴承滚轮,固定于异性弓字钢道轨上,使车间能自由移动;上、下棚顶两侧分别装设3个机械轴承滚轮,固定于棚架弓字钢轨道上,通过电器装置实现移动式装配车间的移动,高效完成重要设备的安装。

整个项目混凝土均要求为清水混凝土,为达到该标准,项目部采用框架装配式混凝土定型组合钢模板,减少木模板使用,减少了传统木模板支承系统中的支撑,减少了材料的转运、吊装。相比传统施工方法,实际工期缩短了30天,产生间接经济效益66.22万元。

用科技让项目难题“科”得平!大林项目部只是重庆工程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央企业,重庆工程公司“十四五”期间将积极抢抓国内大循环战略机遇,紧跟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立足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提升核心业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踏准时代节拍,跟上时代步伐,全力抢占主营业务领域的科技制高点。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