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家住金沙江畔

水电八局发布时间:2021-06-02 10:50:38  作者:常家珍

车辆驶过凉水沟时,看着窗外的白鹤新村,袁全芳心里感慨万千,她感叹白鹤滩这座巨型水电站的兴起,给库区人民带来的改变。这一栋栋白色砖瓦房,依山傍水,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巧家县与四川省凉山州交界地带的金沙江上。几百年来,两岸人民以开荒、养蚕、种花椒为生计来源,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山路,导致村民们很少走出大山,只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但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袁全芳生于1982年,是云南省巧家县人。和当地大多数青年一样,为了补贴家用,她早早便外出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袁全芳从朋友那儿听说“白鹤滩水电站开工了”。第二天,便辞掉了原有的工作,回到了白鹤滩。

“你傻呀,回去干嘛呀?我觉得你在这儿干得挺好的,多安逸?为什么跑回山里去?”和她一起的工友抱怨道。

“全芳,你在外面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怎么还往回走呢?”父亲也为她的这一举动而担心,认为她过于冲动。

工友及亲人的担心也使她打过退堂鼓,但在外飘荡多年,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没啥手艺,谋生实在是困难,再加之她想念故乡的大山、江水和亲人,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回来了。

故乡,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2013年,袁全芳回到了白鹤滩。31岁的她,有些腼腆、拘谨,穿着碎花大棉袄,眨巴着一双大眼,眼神坚定,散发着勤劳朴实和一股不服输的倔劲。袁全芳工作得很认真,在她看来,能在离家这么近的地方工作,还能拿到这样一份可观的工资,实属幸福。

水电站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尝到甜头的袁全芳回到村里,号召乡亲们来水电站工作。

“小袁昨儿个来说,过几天回工地,想带上我们一起去上班,说啥时候去都行。”

“咱不去,去啥去,搞工程都拖欠工资,而且没有保障。”

“听小袁说修建的是大工程,中央企业,有保障。”

“真的?我们能行不?那么大的工程,我们一没文化,二没专业知识,能干成?”

袁全芳此次回家,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小村热闹极了,纷纷议论着去白鹤滩务工的事儿。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近,又能直接解决经济收入低的问题,大多数村民是想出村的,但又心里没底。

看见村民的犹豫不决,袁全芳有些着急,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咱们村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你们跟着我去。不要怕,没事的,央企有保障,我工作的单位是中国电建集团,你们上网搜搜,可是世界500强呢。”她的话让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没多久,袁全芳带着乡亲们来到白鹤滩水电站,成为工程建设大军的一员。

袁全芳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于这份工作有着不同的见解。工程总有完工的那一天,最重要是要增加自己的技能,单纯“输血”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袁全芳在工作中尽量多方面学习,开挖支护、衬砌混凝土、大坝混凝土施工,她都技术娴熟,对各个专业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想法。她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实干才能改变生活。因工作业绩突出,袁全芳成为了白鹤滩工程里的唯一女班长。

2021年5月31日9:08,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大坝率先封顶,而袁全芳和乡亲们,也已在白鹤滩工作整整八个年头。在这里,他们既建设了家乡,又改善了生活水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干中变为现实。

山里的路通了,家境好的都买了小汽车。

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拧开水龙头,水流哗哗哗。

小村庄也有了KTV,太阳落山后,夜晚亮堂堂。

村子发展好了,日子过得好了。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每每看见头顶安全帽、身着工作服的电建人,总会“啪”的一声敬个礼,送上一脸灿烂的笑。

这项工程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大国重器”,更因为它改变了这块土地上的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