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宽:坚持“三大方向”,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势在必行。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当前,煤炭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煤炭工业升级版。笔者认为,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要面向“十四五”,必须坚持系统性优产能、绿色发展和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三大方向”,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性优产能是打造煤炭升级版的资源基础

  煤炭工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产业,提高集约化和集中度是资源型企业强身健体的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是以小煤矿为主的生产结构,表现为“小”“散”“乱”的发展态势,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建国之初,我国煤矿平均单产仅为15万吨左右。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煤矿数量最多时达8万多个,30万吨以下小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70%。大中型煤矿产量由不足30%提高到65%以上;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加快煤炭结构调整,建设安全高效大型煤矿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着力推进14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兼并重组形成了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的煤炭产量占全国60%以上。进入“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累计达到8.1亿吨,年产 30 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少到 2.2 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上升为70.6%,煤炭行业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到2018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已经减少到 5800 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 92 万吨/年左右。前10强原煤产量18.7亿吨,占全国的50.82%,较上年增长10.34个百分点;亿吨级煤炭企业达到7家,5000万吨以上企业达到17家。而且,原煤生产继续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据统计,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69.6%,原煤生产企业户均产量136.7万吨,产业集中度创历史新高,煤炭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4月30日,国家发改委指出,煤炭工业今后要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加快推进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结构调整。同时,从产业集聚度来看,煤炭产业的布局实现了与煤炭产能的布局高度一致,即产业重心西移至西部五省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系统性优产能步伐明显加快。实践证明,系统性优产能为我国煤炭工业升级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是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是以安全、高效、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煤炭是资源型行业,又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高危行业。煤炭工业的绿色发展要贯穿从勘探、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说到底就是要建设煤炭行业的“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首先要做好煤炭行业的绿色勘查。绿色勘查是煤炭地质勘查的发展趋势,它是指在综合考虑勘查区的生态环境、勘查成本、勘查劳动强度等要素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施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取得预期的地质信息与成果,实现找矿与地质环境保的双赢。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传统煤炭地质勘查必将向着绿色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其次是做好煤炭工业的绿色开采。煤炭工业要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走煤炭资源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之路。煤炭绿色开采坚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原则, 推动煤矿智能开采,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煤炭开采活动不破坏生态环境或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绿色矿业要求以绿色规划、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政策、绿色行动、绿色管理为战略构架,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区秩序和谐化为实施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矿业可持续发展。从技术层面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煤-水”双资源协调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三下”采煤与减沉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井下处理技术及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等已经成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能够解决矿区“三废”排放、开采沉陷等地面变形、含水层组结构扰动破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矿山环境问题, 彻底消除矿山占用和物理地与化学地破坏土地资源、损毁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次生地质灾害、地貌形态和地表景观破坏等矿山环境负效应, 充分挖掘闭坑矿山的地下空间和各种资源的正效应。

  三是做好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煤矿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最大的、压倒一切的绿色发展;没有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就等于是零。长期以来,安全生产问题是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但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煤尘等各类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经多方共同努力,煤矿生产安全形势在煤炭产量成倍大幅增加情况下逐步得到改善,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978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9.713。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首次降至0.5以下,2013年降至0.3以下,为0.288,2018 年下降到0.093,首次降到0.01以下,实现了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这与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但从横向上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 2018 年为例,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 率为 0.093,美国近10年 的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仅为 0.028,澳大利亚煤矿的 百万度死亡率更是低于 0.02 以下。可见,我国百万吨死亡率还远远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安全生产的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

  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是升级版的终极归宿

  煤炭工业是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资源型产业,因此从煤炭勘探、开发到消费利用都应该以绿色发展为前提;而煤炭作为一种高碳产品,其消费利用必须实现清洁高效,实现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是打造我国煤炭工业升级版的最终归宿。

  首先是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共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由于煤炭是从地层深处获取资源,因此在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伴生有大量的副产品如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高岭土、粘土、砂岩等非金属资源和铝、锂、镓等金属资源。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和清洁高效的高能能源,但长期以来却是煤矿井下灾害的第一杀手,对瓦斯的全面抽采利用可实现变害为宝;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煤矸石占用大量耕地且易自然,极易造成严重污染甚至生态灾难;矿井水是煤矿水害的重要来源,如实现矿井水的清洁利用,不但可以节省水资源,还能实现变害为宝。其他诸如高岭土和金属资源,如能精细化开采和高效选矿,都是非常好的稀有贵重的战略资源。

  其次是煤炭产品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一种高碳产品,做好清洁高效利用可以提升效益,改善环境。最科学的利用方式是对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首先是对原煤精细化洗选加工,多品质、多粒度级,经配煤改质实现优质优价优用;另外,由于部分矿井原煤具有特殊性能和成分,有的含有稀贵元素,特别是大量高挥发分、高含油的长焰煤,可以利用“低温热解”技术,先提炼出部分经济价值更高、资源有比较紧缺的油和气,产生的半焦(块状的就是兰炭)还可以作为清洁化固体燃料,使原煤产值和效益成倍增长;对于占煤炭绝大多数的低阶烟煤,对其分级分质、提质改性形成洁净煤,再进行梯级利用是最科学的方式,能实现资源最大化科学利用。

  三是煤炭矿区的矿山环境修复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恢复。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发呈现出先有矿、后有矿城(矿区)的特点,资源型城市应运而生;而由于煤炭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属性,资源型城市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的窘境,因此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使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恢复和废弃矿井的合理再利用有机结合,成为当前煤炭工业升级版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煤炭企业的共同追求,矿城(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徐州贾汪的采煤塌陷区蝶变成美丽的潘安湖4A级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开滦唐山矿沉陷区改造成为风光旖旎的城市南湖公园,阜新海州露天煤矿资源枯竭关闭成为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湖南煤炭坝矿区因地制宜华丽变身为影视基地,成为矿区转型和生态治理的样板。

  总之,面向“十四五”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必须以系统性优产能作为资源基础,把绿色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将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作为终极归宿,坚持好这“三大方向”,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顺利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张立宽:坚持“三大方向”,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

作者:张立宽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中国电力网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势在必行。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当前,煤炭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煤炭工业升级版。笔者认为,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要面向“十四五”,必须坚持系统性优产能、绿色发展和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三大方向”,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系统性优产能是打造煤炭升级版的资源基础

  煤炭工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产业,提高集约化和集中度是资源型企业强身健体的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是以小煤矿为主的生产结构,表现为“小”“散”“乱”的发展态势,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建国之初,我国煤矿平均单产仅为15万吨左右。上世纪80-90年代,全国煤矿数量最多时达8万多个,30万吨以下小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70%。大中型煤矿产量由不足30%提高到65%以上;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加快煤炭结构调整,建设安全高效大型煤矿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着力推进14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兼并重组形成了10个亿吨级和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炭基地的煤炭产量占全国60%以上。进入“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累计达到8.1亿吨,年产 30 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少到 2.2 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上升为70.6%,煤炭行业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到2018 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已经减少到 5800 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 92 万吨/年左右。前10强原煤产量18.7亿吨,占全国的50.82%,较上年增长10.34个百分点;亿吨级煤炭企业达到7家,5000万吨以上企业达到17家。而且,原煤生产继续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据统计,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69.6%,原煤生产企业户均产量136.7万吨,产业集中度创历史新高,煤炭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4月30日,国家发改委指出,煤炭工业今后要全面转入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新阶段,加快推进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结构调整。同时,从产业集聚度来看,煤炭产业的布局实现了与煤炭产能的布局高度一致,即产业重心西移至西部五省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系统性优产能步伐明显加快。实践证明,系统性优产能为我国煤炭工业升级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给、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是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是以安全、高效、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煤炭是资源型行业,又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高危行业。煤炭工业的绿色发展要贯穿从勘探、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说到底就是要建设煤炭行业的“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首先要做好煤炭行业的绿色勘查。绿色勘查是煤炭地质勘查的发展趋势,它是指在综合考虑勘查区的生态环境、勘查成本、勘查劳动强度等要素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施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取得预期的地质信息与成果,实现找矿与地质环境保的双赢。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传统煤炭地质勘查必将向着绿色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其次是做好煤炭工业的绿色开采。煤炭工业要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走煤炭资源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之路。煤炭绿色开采坚持“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原则, 推动煤矿智能开采,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煤炭开采活动不破坏生态环境或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绿色矿业要求以绿色规划、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政策、绿色行动、绿色管理为战略构架,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矿区秩序和谐化为实施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矿业可持续发展。从技术层面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煤-水”双资源协调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三下”采煤与减沉技术、充填开采技术、煤巷支护与部分矸石井下处理技术及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等已经成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能够解决矿区“三废”排放、开采沉陷等地面变形、含水层组结构扰动破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矿山环境问题, 彻底消除矿山占用和物理地与化学地破坏土地资源、损毁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次生地质灾害、地貌形态和地表景观破坏等矿山环境负效应, 充分挖掘闭坑矿山的地下空间和各种资源的正效应。

  三是做好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煤矿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最大的、压倒一切的绿色发展;没有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就等于是零。长期以来,安全生产问题是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但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煤尘等各类矿山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经多方共同努力,煤矿生产安全形势在煤炭产量成倍大幅增加情况下逐步得到改善,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978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9.713。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首次降至0.5以下,2013年降至0.3以下,为0.288,2018 年下降到0.093,首次降到0.01以下,实现了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这与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但从横向上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 2018 年为例,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 率为 0.093,美国近10年 的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仅为 0.028,澳大利亚煤矿的 百万度死亡率更是低于 0.02 以下。可见,我国百万吨死亡率还远远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矿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安全生产的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

  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是升级版的终极归宿

  煤炭工业是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资源型产业,因此从煤炭勘探、开发到消费利用都应该以绿色发展为前提;而煤炭作为一种高碳产品,其消费利用必须实现清洁高效,实现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是打造我国煤炭工业升级版的最终归宿。

  首先是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共伴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由于煤炭是从地层深处获取资源,因此在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伴生有大量的副产品如煤层气、煤矸石、矿井水、高岭土、粘土、砂岩等非金属资源和铝、锂、镓等金属资源。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和清洁高效的高能能源,但长期以来却是煤矿井下灾害的第一杀手,对瓦斯的全面抽采利用可实现变害为宝;煤矸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煤矸石占用大量耕地且易自然,极易造成严重污染甚至生态灾难;矿井水是煤矿水害的重要来源,如实现矿井水的清洁利用,不但可以节省水资源,还能实现变害为宝。其他诸如高岭土和金属资源,如能精细化开采和高效选矿,都是非常好的稀有贵重的战略资源。

  其次是煤炭产品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一种高碳产品,做好清洁高效利用可以提升效益,改善环境。最科学的利用方式是对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首先是对原煤精细化洗选加工,多品质、多粒度级,经配煤改质实现优质优价优用;另外,由于部分矿井原煤具有特殊性能和成分,有的含有稀贵元素,特别是大量高挥发分、高含油的长焰煤,可以利用“低温热解”技术,先提炼出部分经济价值更高、资源有比较紧缺的油和气,产生的半焦(块状的就是兰炭)还可以作为清洁化固体燃料,使原煤产值和效益成倍增长;对于占煤炭绝大多数的低阶烟煤,对其分级分质、提质改性形成洁净煤,再进行梯级利用是最科学的方式,能实现资源最大化科学利用。

  三是煤炭矿区的矿山环境修复和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恢复。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发呈现出先有矿、后有矿城(矿区)的特点,资源型城市应运而生;而由于煤炭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属性,资源型城市终究会面临资源枯竭的窘境,因此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使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恢复和废弃矿井的合理再利用有机结合,成为当前煤炭工业升级版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煤炭企业的共同追求,矿城(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徐州贾汪的采煤塌陷区蝶变成美丽的潘安湖4A级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开滦唐山矿沉陷区改造成为风光旖旎的城市南湖公园,阜新海州露天煤矿资源枯竭关闭成为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湖南煤炭坝矿区因地制宜华丽变身为影视基地,成为矿区转型和生态治理的样板。

  总之,面向“十四五”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必须以系统性优产能作为资源基础,把绿色发展作为必由之路,将全产业链清洁高效利用作为终极归宿,坚持好这“三大方向”,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顺利实现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力, 张立宽,煤炭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