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维雄:境外投资的“痒”与“痛”

发布时间:2017-06-19   来源:《能源》

  境外投资,在“新常态”中的当下,无疑已是热点中的热点。但境外投资的“痒”与“痛”,又有多少人体会真切?

  笔者作为局中人,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关于“痒”

  国内企业“走出去”,既有外部的压力,也有自身的动力。自身的动力多数来源于诱惑。机会当前、利益当前,自然心痒难忍。总体来看,“痒”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机会之“痒”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许多人的心声。世界之大,缺电的国家不少,缺钱的企业很多,缺技术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从缺电来看,多数国家人均装机还在0.5千瓦以下,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连民生用电都十分困难。我们跑过不少国家,有的连中国驻东道国使领馆每天都会停电多次,都得自备柴油发电机应急。因此,市场空间还很大,发展机会还很多;从缺钱来看,有的企业是经营不善,有的企业是战略转型,需要降低负债,需要变现资产。还有的企业是想继续做大业务,但自身实力不足,融资也有困难,需要找个有实力的伙伴一起干;从技术、管理来看,不少国家、企业也多有短板。咱们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做项目时,你会发现他们不仅是规模总量和我们差距很大,在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也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性价比高的装备和成本低、效率高、技术好的建设运营管理能力正是对方急需的。

  2. 业绩之“痒”

  国际化是一杆大旗,喇喇作响。“一带一路”更是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让每个人都热血沸腾。加上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现状,再加上当老大、争第一的观念,“走出去”便真的由“要我走”变成“我要走”了,大家都义无反顾,一个猛子就扎进去了。

  3. 信心之“痒”

  中国设备的性价比优势、中国建设运营管理的比较优势、中国资金能力的绝对优势,再加上中国大企业的实力优势,很容易让大家信心爆棚。就像发电央企,每一家的装机在世界上一比,连国家带企业都算上,它们都能排上前十名。给老外们一介绍,对方都得是“洪荒少女”般的惊讶。于是大家就激动、冲动,都担心“一万年太久”,都恨不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关于“痛”

  有痒抓痒自然是好事,但抓破皮,抓到心碎的也比比皆是。如此,“痒”便变成了“痛”。归纳起来,“痛”点大致如下:

  1. 业绩之“痛”

  一是亏损之痛。从实际情况看,早期“走出去”的单位,尤其是矿产资源类企业,由于资源储量不准、开发条件不佳、市场行情突变,折戟沉沙的比比皆是。二是形象之痛。由于海外投资失败、海外行为不当,造成了负面影响,承受了舆论、考核的巨大压力。三是违规之痛。由于恶性竞争、利益输送、管理不善,由于卷入政局纷争,影响外交战略等,造成违法违规,导致被问责、被处罚、被制裁。

  2. 观念之“痛”

  一是“老大”的观念。要么是总想当老大,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老想第一个突破,老想弯道超车;要么是总以老大自居,不遵循国际商业规则,不遵循诚信双赢原则,以大欺小,以势压人。二是以华制夷的观念。由于认识不足,便习惯于用国内眼光看海外,用国内要求管海外,用国内打法闯海外,以至于水土不服,处处碰壁。三是风险的观念。要么是无知无畏,在业绩驱动、利润诱惑下冲动、盲动;要么是缩手缩脚,过于担心,过于谨慎,导致风险完全消除了,但机会也彻底丢失了。

  3. 人才之“痛”

  “走出去”工作,人才是根本,但人才恰恰又是短板。一是人才资源缺乏。有海外经历的,熟悉海外市场的人才不多,懂技术、善管理、通语言的骨干更少,愿意经受安全、精神、环境压力献身海外的人才则少之又少。二是人才能力不足。参与海外业务的人才不熟悉海外业务的特点,不适应国际竞争的规则,不适应海外文化,多是边干边学。三是人才机制不活。既缺乏吸引国内优秀人才的手段,又缺乏使用国外高层人才的胆识,造成外面的无法进来,里面的不断流失,恶性循环。

  4. 监管之“痛”

  一是国外的监管。东道国政局、政策的变化会导致已有项目沉没(如缅甸的密松水电站),大国政治、外交角逐会造成项目停顿,“中国因素”会被一些国家格外“关照”(如澳洲的电网收购)。二是国内的监管。如果方法“一刀切”、政策时松时紧、部门多头监管,则企业不易适应。如果谈妥的项目无法交割,还会有分手费损失,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5. 本土化之“痛”

  提高本土化水平是节约成本、造福当地、和谐环境的重要途径,但实践难度也非同一般。一是本土化资源不足,包括“来之能战”的当地人才资源、质优价廉的东道国设备材料都不够,不得不阶段性地从中国大量输出。二是缺乏本土化环境。外派人员不少都不会英语,更不懂当地语言,无法沟通。规程标准、设备标识、操作手册都是汉字环境,本土人员无法适应。三是不注意本土文化。对当地宗教禁忌、文化习俗、理念习惯不够重视,喝酒吃肉、百无禁忌,日夜加班、蛮干偷干,遭到当地人抵制,甚至发生恶性冲突。

  6. 融资之“痛”

  资金充足本来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优势,但融资成本高、担保条件严,又成了许多企业的难愈之痛。一是融资成本高。不低的融资利率,加上名目繁多的前端费、安排费、杂费等,让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远高于欧美国家的竞争对手。二是担保要求严。银行为了自身避险,除了要求项目指标优良、风险防控严密、建管队伍专业、国别环境友好外,还会增加项目完工担保、集团(母)公司担保等要求,甚至对于有照付不议、煤电联动机制的购电协议,有东道国政府担保,有中信保政治保险的项目也是如此。三是有点“任性”。一些金融机构态度好、讲道理,能和企业有效沟通。但也有个别机构客户意识不足,出尔反尔,强行提高已经承诺的贷款条件,甚至在融资关闭时间即将截止时突然撤出银团,让企业直接面临融资时间紧张、保函将被罚没、项目可能泡汤的困难,给客户造成了极大被动。

  7. 能力之“痛”

  想干事不代表能干事,国内实力也不代表国际化能力。“走出去”企业的能力差距不仅是观念的差距、人才的差距,还有文化的差距、经验的差距、战略的差距,是一种综合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的还根深蒂固,不是交一点学费就能解决的。

  关于“爽”

  当然,“走出去”除了“痒”与“痛”,也还有“爽”。而且经过初期大规模的“痛”之后,“爽”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有的挣回了钱,有的占有了市场,有的获得了技术,有的布好了棋局,大家在转型中“走出去”,也在“走出去”中转型,这都是好事。

  其实这也是规律,即在发展中成长,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走出去”工作本来就是个细致活,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提高。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对“走出去”中尚存的问题,大可不必如临大敌,更不必因噎废食,应客观看待,甚至乐见其成。

  如此,就这么走着吧。有人愿意“痒并难受着”,有人喜欢“痛并快乐着”,这都不一定是坏事。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但螺旋递进终归是趋势。

  当然,对央企估计政府还得管着。但如何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既是水平问题,更是观念问题,值得深思。

  另外,从2016年境外直接投资情况看,地方企业的投资占比已达87%,这些尚未吃过大亏的地方企业干劲足、胆子大、监管也远不如央企,2-3年以后,会不会爆出一个个新的“炸弹”?说实话,令人担忧。

  (作者简介:傅维雄,教授级高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主任)

 

 

      关键词: 电力,一带一路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