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或增长8.5%

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在京召开2018年成果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发布2018年 《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基础研究年度报告等系列报告。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预测,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能源转型呼唤能源高效利用,呼唤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呼唤改变能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系列报告结合能源转型和再电气化背景,对我国能源电力行业进行全景扫描和短中长期预测。

  以电为中心加快能源转型

  报告显示,2017年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持续较快上升,加速替代煤炭和石油消费。2017年,发电能源消费总量约19.0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42.3%,创历史新高。

  电源方面,报告预计2018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总规模约12361万千瓦,同比减少7.6%,累计装机容量将为19.0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7.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39.3%。报告指出,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速全球第一,清洁能源将逐步成为电力供应主体,预计205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比之和将超过一半,发电量占比之和将超过三分之一,煤电装机容量将在2025至2030年前后达到12~13亿千瓦的峰值。

  电力需求方面,今年用电量超出预期的原因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快速成长、电能替代力度加大、气候气温影响明显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报告认为,建筑部门将是电气化水平提升最快的部门,需求侧资源与新型储能将迎来发展机遇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

  电网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提升了24倍、公用变电容量增长了124倍,形成6个区域和省级交流同步电网,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最高电压等级提升至1000千伏,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展望,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在2035年、2050年将由当前的1.3亿千瓦分别增长至4亿、5亿千瓦左右,“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规模将不断扩大。

  电力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2017年我国上网电价略有回升,输配电价及销售电价下降,电力体制改革成效初显,但交叉补贴现象依旧严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报告还预测我国电力系统成本将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度电平均成本将在2025年前后达峰,2050年降至当前水平的60%~70%左右;电力系统碳排放总量将在2025年前后出现峰值,峰值水平约为45~50亿吨。

  能源需求将进入增长饱和阶段

  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技术效率、行业政策、能源价格等方面息息相关。国网能源研究院分析指出,目前影响我国能源转型的因素已经出现新变化。

  在终端能源需求方面,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工业部门高耗能产品产量峰值水平有所降低;在一次能源供应方面,受限于供应能力,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潜力预期适当下调,新能源发电装机成本持续下降,平价上网时代即将到来;在新技术新模式方面,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建设成本预期进一步降低,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逐步成熟,需求响应潜力提高。

  在这种新环境下,报告预期我国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终端能源需求总量将在2020年后进入增长饱和阶段,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约在2030年后进入平台期,总量稳定在55~58亿吨标准煤;能源需求增长结构逐渐向均衡化演变,终端用能增长逐渐从工业部门转移到建筑和交通部门。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人均一次用能将在2040年后稳定在4吨标准煤左右。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明显,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前电力将取代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2035年非化石能源需求总量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比重将达36%,2025年能源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并开始快速下降。

  碳排放的下降与能源结构的优化密不可分。杜祥琬院士将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比作拉动能源低碳发展的3匹马,“天然气本身是化石能源当中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可再生能源的增加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达32%,如果再加上核能贡献,2050年的贡献可以达到40%以上。”他介绍。(朱怡 、张溥)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或增长8.5%

发布时间:2018-12-11   来源:中电新闻网

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在京召开2018年成果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发布2018年 《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基础研究年度报告等系列报告。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预测,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增速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能源转型呼唤能源高效利用,呼唤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呼唤改变能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系列报告结合能源转型和再电气化背景,对我国能源电力行业进行全景扫描和短中长期预测。

  以电为中心加快能源转型

  报告显示,2017年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持续较快上升,加速替代煤炭和石油消费。2017年,发电能源消费总量约19.0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42.3%,创历史新高。

  电源方面,报告预计2018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总规模约12361万千瓦,同比减少7.6%,累计装机容量将为19.0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7.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39.3%。报告指出,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速全球第一,清洁能源将逐步成为电力供应主体,预计2050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比之和将超过一半,发电量占比之和将超过三分之一,煤电装机容量将在2025至2030年前后达到12~13亿千瓦的峰值。

  电力需求方面,今年用电量超出预期的原因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快速成长、电能替代力度加大、气候气温影响明显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报告认为,建筑部门将是电气化水平提升最快的部门,需求侧资源与新型储能将迎来发展机遇期,规模持续增长,成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

  电网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提升了24倍、公用变电容量增长了124倍,形成6个区域和省级交流同步电网,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最高电压等级提升至1000千伏,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展望,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在2035年、2050年将由当前的1.3亿千瓦分别增长至4亿、5亿千瓦左右,“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规模将不断扩大。

  电力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2017年我国上网电价略有回升,输配电价及销售电价下降,电力体制改革成效初显,但交叉补贴现象依旧严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报告还预测我国电力系统成本将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度电平均成本将在2025年前后达峰,2050年降至当前水平的60%~70%左右;电力系统碳排放总量将在2025年前后出现峰值,峰值水平约为45~50亿吨。

  能源需求将进入增长饱和阶段

  能源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技术效率、行业政策、能源价格等方面息息相关。国网能源研究院分析指出,目前影响我国能源转型的因素已经出现新变化。

  在终端能源需求方面,电动汽车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工业部门高耗能产品产量峰值水平有所降低;在一次能源供应方面,受限于供应能力,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潜力预期适当下调,新能源发电装机成本持续下降,平价上网时代即将到来;在新技术新模式方面,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建设成本预期进一步降低,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逐步成熟,需求响应潜力提高。

  在这种新环境下,报告预期我国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终端能源需求总量将在2020年后进入增长饱和阶段,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约在2030年后进入平台期,总量稳定在55~58亿吨标准煤;能源需求增长结构逐渐向均衡化演变,终端用能增长逐渐从工业部门转移到建筑和交通部门。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人均一次用能将在2040年后稳定在4吨标准煤左右。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明显,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前电力将取代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2035年非化石能源需求总量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比重将达36%,2025年能源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并开始快速下降。

  碳排放的下降与能源结构的优化密不可分。杜祥琬院士将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比作拉动能源低碳发展的3匹马,“天然气本身是化石能源当中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据国际能源署的估计,可再生能源的增加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达32%,如果再加上核能贡献,2050年的贡献可以达到40%以上。”他介绍。(朱怡 、张溥)

      关键词:电力, 全社会用电量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