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能源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7-01-04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16年,能源领域风起云涌,“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规划出台并落地,以去产能、补短板为重点的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开,能源革命稳步推进。

  一年来,煤炭去产能目标圆满完成,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电力领域系列专项规划公布实施,《能源发展 “十三五”规划》获审议通过。一系列的能源发展路径都指向了一个前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十三五”能源开局起步

  谱绘能源转型新蓝图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能源工作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对能源发展作出了重要阐述。

  自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理念以来,我国能源行业站上历史转折点,迎接从产业结构到发展路径的深度变革,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5年底,在巴黎气候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已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2016年是承接“十二五”能源转型成果、谱绘能源新蓝图的关键一年。

  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李克强指出,既要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也要加快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发展核能,优化能源生产布局。

  6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以“构建低碳、智能、共享的能源未来”为主题的G20能源部长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大力推进能源结构战略调整,着力增加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对于今年能源工作,去年底召开的2016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能源局又制定了 《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今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年以来,我国在能源各领域出台多份文件,指导今年以及“十三五”能源工作。首先,煤炭领域,2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宣告煤炭领域去产能战役打响。

  去产能任务不仅局限于煤炭领域,煤电产能过剩也已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出台系列文件,规范煤电建设。

  新能源发展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近年来弃风弃光问题也引起   业内关注。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为风电、光伏的消纳划定了保障性红线。

  今年是规划之年,做好能源领域规划编制工作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会”期间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对能源领域颇多涉及。规划要求,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能耗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10月份以来,《电力发展 “十三五”规划》出台,成为首个公布的“十三五”能源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亿千瓦。届时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占比提至31%。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11月17日,国家能源委员会审议通过《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很快将会正式出台。此间,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子规划相继出台,对相关领域“十三五”期间发展作出部署。

  煤炭去产能提前完成

  能源领域喜事不断

  蓝图已就,人在征途。

  2016年是“十三五”能源工作奠基之年。“能源发展的思路举措更加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发展新动力新动能不断积聚,补短板工程有序实施”,这是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对2016年能源工作的总体评价。

  今年以来,我国在能源生产领域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11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   议指出,全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任务基本完成,不仅时间提前,而且相关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实属不易。

  在2.5亿吨煤炭去产能目标提前完成的同时,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也实现了持续平稳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0.5亿吨,同比下降10%。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全年煤炭产量约34.5亿吨。从煤炭行业投资也可以看出行业发展动向。前十一月,煤炭采选业投资同比下降23.2%,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

  煤炭消费方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前十一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4.9亿吨,同比降1.6%。其中电煤16.7亿吨。

  油气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我国原油产量1609万吨,同比下降9%,降幅环比收窄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原油生产企业计划性减产情况依然明显。当月,天然气产量实现由负转正,产量达到123.5亿立方米,同比增5.5%。

  根据测算,1~11月份,我国原油产量约为1.87亿吨,进口量约为3.45亿吨;天然气产量约1119亿立方米,进口量为4798万吨。与年初预定目标相比,前十一月,我国原油产量已经接近全年2亿吨的目标,全年实现目标应无悬念;天然气距离1440亿立方米的目标尚有距离,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天然气产量走强,为2017年的增长打下了基础。

  今年以来非化石能源发展成果卓著。据初步统计,预计2016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电力装机结构清洁化趋势显著,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36.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   据,1~11月份,我国发电新增设备容量达到8557万千瓦,其中火电为3345万千瓦,占比为39%,较2015年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前十一月,火电新增装机同比减少1400余万千瓦。

  非化石能源装机方面,截至11月底,我国水电装机达到2.854亿千瓦,同比增长3.5%,核电装机达到3352万千瓦,同比增长24.3%,风电装机达到1.43亿千瓦,同比增长25.8%。

  在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今年以来我国能源领域喜事不断,我国能源改革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持续涌现: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印发,我国能源科技革命有了纲领性文件;

  中英法签署欣克利角核电最终协议,标志着这一旗舰项目在经历波折后终于实质性启动;

  在苏州举行的2016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达成《苏州共识》,探讨全球一致行动,协同推进全球能源转向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

  ……

  2017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2016年是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步期,2017年,将步入稳步推进期。近日召开的2017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对明年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详细部署。

  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着重指出,要坚定不移去产能,不折不扣地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一抓到底,高度重视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   问题。同时,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记者注意到,能源工作会议上如此高规格地关注防范煤电产能过剩问题并不多见。去年我国已经出台了系列文件,规范煤电建设,并取消了一批煤电项目。2017年是否有新动作,值得关注。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下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强调防范煤电过剩产能风险有特殊的意义,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在煤电审批权下放的情况下,审批权限的划分不能影响大政方针的落实。

  根据会议部署,2017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将降至60%左右。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我国将用7年时间,从2011年的70%降至60%,完成10个百分点的降幅。力争到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比降至58%以下。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指出,能源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20年之前是能源结构的优化期,主要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和持续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电比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逐渐补充能源缺口。2030年以后的20年是能源革命的定型期,要力争到2050年,煤炭、油加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是4:3:3。

  根据2017能源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要着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持续化解防范产能过剩,重点淘汰30万吨以下的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同时,高度重视煤电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该减速的减速,该刹车的必须刹车,特别是那些高耗能、高污染、未取得合法审批建设手续的项目。凡是开工建设手续不齐备的,一律停建。

  会议同时指出,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弃风率超过20%、弃光率超过5%的省份,暂停安排新建风电、光伏发电规模。

  据记者梳理,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弃风率在20%以上的省份是内蒙古、吉林、甘肃、新疆,同期黑龙江和宁夏也已经接近这一门槛。光伏方面,甘肃、宁夏、新疆弃光比例超过5%,青海是3%。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这个措施意在督促地方政府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不要再建了,否则会加剧这些地区弃风弃光的程度。这样,在这些省份,新能源发展规划可能会与国家调控措施发生矛盾,客观上会使这些省份风电、光伏发展放慢脚步。未来如果弃风弃光能够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再加快建设进度就没问题了。

      关键词: 能源,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