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发布(全文)

发布时间:2016-06-21   来源:本站编辑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优化升级,以能源装备发展引领制造强国建设,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前我国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较完善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是能源领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举措。与《中国制造2025》总体工作部署统筹衔接,《实施方案》瞄准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装备问题,注重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创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装备,并将之作为提升能源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当务之急。
    《实施方案》以“创新驱动、升级产业,面向需求、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有序推进,依托工程、形成合力”为基本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以关键能源装备为突破口,着力培育能源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点带面,拉动能源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以推动能源革命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总要求为统领,重点突破一批安全保障急需和对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装备和共性技术;要与能源革命总要求以及《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细化任务和组织推进;要依托能源工程推进关键装备的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政策支持、规划引导,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合力。
    《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围绕能源革命的重大部署确定。包含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三个方面、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创新行动重点,主攻当前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三代核电、模块化小型堆、先进燃料等先进核电装备、页岩气、深水油气等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燃气轮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先进电力装备等重要领域。
    《实施方案》按照技术攻关、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三个一批”的思路,依托能源项目建设确定了发展目标、示范工程和承担单位,下一步还要研究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组织能源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对接、形成合力。
    根据《实施方案》,2020年前,我国将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制约性或瓶颈性装备和零部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和应用。2025年前,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能源装备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能源装备作为能源技术的载体,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核心部分。能源装备制造业正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新的增长点。

  此次《方案》提出了15个领域的能源装备发展任务,涉及煤炭绿色智能采掘洗选装备、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清洁高效燃煤发电装备、先进核电装备、水电装备、太阳能发电装备、储能装备、先进电网装备、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关键装备等相关技术攻关及应用推广。

  在核电方面,《方案》提出开发先进核电主设备用新型合金材料和替代材料,进一步提高核电主设备大型铸锻件加工制造技术水平。组织开展核电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攻关,并结合数字样机、增材制造等新型智能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应用。

  我国核电“十三五”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完成,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到2030 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至1.5亿千瓦。银河证券认为,在未来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5%的规划下,国产核电设备供应商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去年我国共开工6台机组,2016年下半年部分早期设备将进入交付期,正式交付高峰将在2017年出现。广发证券认为,核电建设有望继续走高,预计全年将至少核准8台机组,开工8台机组。“十三五”期间将开工至少超过30台机组,每年将开工6台至8台机组。除了国内市场外,核电“走出去”也在不断升温。

  在储能装备方面,《方案》提出要突破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新体系,建立钒电池储能示范系统。掌握铅炭电池本体制备技术,开发长寿命、低成本铅炭电池储能装置。

  日前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提出,到2020年,储能总装机规模最高将达24.2吉瓦。储能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已被我国纳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之一。机构认为,在后续储能补贴等政策的出台下,预计到2020年,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

 

       附件: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pdf

 


阿里云ECS服务器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