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12月18日的《【观点】风电内卷?中央会议引领新思路》[1]文章中,对风电是否内卷做了论述,并得到了后续竞争还会持续甚至加剧的结论。今天就结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上提到的“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来分析一下,风电产业都有哪些大的环节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化竞争。
所谓市场化竞争,就是供需双方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商事行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且存在多渠道多层次的选择,而非唯一的选择情况下的竞争[2]。
而市场化改革,也必须以市场化竞争作为基本的前提,没有市场化竞争的前提,市场化改革就是空中楼阁。
一、项目开发环节
在风电项目开发环节,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非技术成本”,其中包括电站产品开发(此处特指变相倒卖路条)、投资换资源、消纳“不给力”等[3]。其中,经营能力不强的风机制造商通过开发电站产品提高经营利润的做法已属平常[4],这种做法还进一步导致了地方政府要求风电开发企业要用产业投资来换取资源指标,这些都不是市场化的行为,也是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相抵触的。
国家早有明确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对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项目在土地利用及土地相关收费方面予以支持,降低项目场址相关成本,协调落实项目建设和电力送出消纳条件,禁止收取任何形式的资源出让费等费用,不得将在本地投资建厂、要求或变相要求采购本地设备作为项目建设的捆绑条件,切实降低项目的非技术成本。
会议明确提出“深化电力领域综合监管,推进能源领域专项监管,让监管真正‘长牙带刺’”,不排除要在降低非技术成本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让有实力的开发商充分发挥自身开发能力、融资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优势,更大程度地提高项目竞争力,进而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
二、设备采购环节
随着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近年来风机产品的竞争在很多时候都体现了不同层面的“卷”,归根结底是创新不足导致的低水平竞争,卷投资、卷机型、卷价格、卷成交条件,最终出现了一些由于质量底线失守导致的恶性事故[5]。
对此,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体制机制,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可以推测在降低非技术成本的同时,国家会充分利用竞配规则+电力交易规则,在引导新能源建设的同时,不断拉齐或降低新增项目的电价水平,最终实现新增项目的市场化配置。
这就会使得开发商会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质量高、性能高、价格有竞争力)的风机产品,选择更有开发价值的项目,而无需被其他非技术因素所干扰,远离“恶意竞争”的恶果。风机制造商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设计、制造和服务能力,回归主业,避免低水平竞争。
三、电力交易环节
在前面两个环节实现充分的市场化竞争之后,项目的度电成本自然会有更好的表现,但电力的实时价值并不能完全通过度电成本或者竞配电价所体现。因为从电力交易层面看,电价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都会有不同的体现(操作层面是分时电价[6]),因此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确保维持这种实时的竞争。
随着近期多个地区都发布了2025年新能源项目入市规则[7],而市场化交易的最大风险就在于分时电价一定会导致最终售电收益与预期不符,尤其在新能源同时率很高的区域,这种情况会更明显。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差价合约[8]的方式,一方面鼓励新能源项目在电力交易环节充分竞争,另一方面对电价波动导致的收益风险进行补偿(多退少补)。这里面就有个问题,是不是可以一直报低电价确保销售,回头再根据差价合约要回补偿,好像也符合规则,但其实这样的操作方式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因为它伤害了其他遵守规则的厂商的利益,进而也伤害了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会议提出的推动“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落到执行层面,会更加考验开发商的开发/融资/建设能力、风机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能力,以及运营商的电价预测能力。
因为社会主义是奋斗出来的,不能靠投机取巧套利而来。
[1]风电内卷?中央会议引领新思路,风电峰观察,2024-12-18
[2]国发[2014]20号,2014-7-8
[3]竞争性配置时代 风电非技术成本如何降低,周晓兰,能源新媒,2019-3-1
[4]无关风速电量担保的“死亡螺旋”,风电峰观察,2024-12-4
[5]倒了哪/那么多塔,究竟什么原因,风电峰观察,2024-11-13
[6]现货分时电价、零售分时电价与到户分时电价,黄师傅说电,2024-12-23
[7]10地区2025年新能源项目入市规则汇总,王淑娟,智汇光伏,2024-12-16
[8]新能源以差价合约方式参与电力市场的思考,时璟丽,电联新媒,2024-6-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