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炭消费比重继续下降。
根据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2018年,国内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首次低于60%,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量明显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对重点区域实施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2018年,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稳步推进,产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在去年12月召开的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提出目标,2019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8.5%左右,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
2018年,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累计完成节能改造6.5亿千瓦,提前完成2020年改造目标。全国共核发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等18个行业近4万张排污许可证。
其中,仅河北省压减钢铁产能1200多万吨、煤炭产能1400多万吨,淘汰火电机组55万千瓦。
根据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内将再压减钢铁产能1400万吨、煤炭1000万吨,实现张家口、廊坊钢铁产能的退出。
煤炭消费比重在下降,但随着完善煤炭产能置换、加快优质产能释放等政策的持续推进,国内原煤生产逐步恢复,产量在去年有所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国内原煤产量35.5亿吨,同比增长5.2%,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全年进口煤炭2.8亿吨,同比增长3.9%,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进入冬季取暖季以来,国内原煤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供给较为充足。受此影响,12月,中国进口煤炭创2014年6月以来的月度最低值,仅为1023万吨,同比下降55.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约1.3个百分点。
其中,全国发电量为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增速较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是2014年以来最高的增速;国内生产天然气16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
去年,天然气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天然气9039万吨,同比增长31.9%,进口量与生产量之比为0.77:1。
刘炳江表示,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仍处高位,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方面问题仍然突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单位面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大气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
2018年,生态环境部推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全年新增清洁取暖面积1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46%;中央财政支持被放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由12个增加到35个,完成“煤改气”、“煤改电”等散煤治理任务48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