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行业势必大浪淘沙

发布时间:2018-12-06   来源:中国保险报

  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不是因为它的通话质量更好和待机时间更长,而是它完全改变了使用的场景,满足了多样化的移动互联需求。同样,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燃油车的,是它能与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更好地对接。

  随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产业势必要迎接大浪淘沙的竞争形势,未来竞争的焦点将是电动汽车的网联化和智能化。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总体来看产业发展已经从培育期进入增长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国建立了全球范围最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体系,产业规模全球领先,技术水平显着提升。

  这样一组数据对比,或许能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势头。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33.1万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4.7万辆。到了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65.2万辆。而2018年截至10月,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0万辆和86.01万辆,同比增长69.95%和75.5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03万辆和65.2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88%和62.29%。

  显然,纯电动汽车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军,汽车的电动化在向深度发展。这种动力,来自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和对持续发展的担忧。各国政府不仅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甚至纷纷推出看起来很激进的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以此来改变厂家和消费者的预期。

  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引起注意。一个节点是2020年,双积分政策实施、政府补贴终止。届时,造车新势力已大举进入,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纷纷发力,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将同台较量,产品的品质、品位、品牌和价格等市场因素将决定消费者的取舍,形成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边缘化。

  第二个节点是,最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燃油汽车,市场的力量将推动消费转型,向电动化倾斜,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将此消彼长,传统车面临更大的压力。

  伴随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全球汽车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革,而推动这一变革的力量来自于技术的创新——绿色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等跨界融合与快速迭代,为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如德、日、美等,都在根据汽车产业变革趋势重新规划汽车产业发展,力求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中抢占先机。

  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应该双线作战,一条战线就是电池、电机、电控,以保障汽车的基本功能,必须打好这个基础。另一条战线则聚焦未来竞争,就是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给人以全新的体验,这需要造车企业与相关产业和企业进行广泛的跨界合作,特别是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与互动。闭门造车绝不可取,只有两条战线并进才可能站稳市场的脚跟。

  电动汽车不只是用电能替代燃油,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叠加,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突破。技术创新推动了新的车联网生态圈的出现,在热议智能驾驶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充电智能,汽车和充电桩都将成为未来交通体系的智能终端,与用户及服务商之间实现互联。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与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加快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的阶段。

  先行到来的汽车电动化时代,创造了全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电动汽车的创新集中于车辆本身;而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则将颠覆人与车、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制造厂商、车与服务商的联系媒介,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硬件成为基础,软件是核心。

  有关方面预计,到2030年,中国当年的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基本普及,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

  如果这个预计要变成现实,就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就业岗位的转移,以及法律法规的调整等,可以说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而这些都是产业发展必须经历的,但仅靠企业肯定不能做到。为此,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给市场和社会一个可行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新能源车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