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但看到湖南台一档叫《向往的生活》的节目,那种回归自然、自给自足的理念,仍感“于我心有戚戚焉”。近日读余秋雨《中国文脉》,其中一篇《魏晋绝响》描述了嵇康的世界,对“向往的生活”更加期待。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人长得英俊潇洒,更是极度的有才啊。嵇康是诗人,其诗现存五十馀首,古人评价其“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认为他的诗成就比大诗人潘岳、陆机高。嵇康是书法家,工于草书,时人称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 ,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嵇康是画家,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有他的《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嵇康是音乐家,其演奏的《广陵散》,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称为千古绝唱。
但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大艺术家,却厌弃功名富贵,崇尚回归自然,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在自家的院子里,引一条泉水,天天打铁。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邀请他当官,他拒绝。司马昭的红人钟会对其敬佩有加,很隆重地去拜访他,他不予理睬,继续打铁。自己打铁,自己卖钱,自给自足。玩得好的朋友向秀去看他,没有问候,没有互相吹捧,没有探讨人生和理想,而是抡起大锤帮他打铁。他的好朋友山涛想荐举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写了封信,拒绝山涛的荐引,很好地解释了他“向往的生活”。他说:“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意思就是说:我从前读书的时候,听说有一种既能兼济天下又是耿介孤直的人,总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在才真正相信了。性格决定有的人对某些事情不能忍受,真不必勉强。现在大家都说有一种对任何事情都能忍受的通达的人,他们外表上跟一般世俗的人没有两样,而内心却仍能保持正道,能够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没有悔恨的心情,但这只是一种空话罢了。老子和庄周都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人,他们的职位都很低下;柳下惠和东方朔都是通达的人,他们都安于贱职,我哪里敢轻视议论他们呢!他还说:“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成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生的本性,然后成全他。夏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来做官,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的缺点;近时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汉,华歆不硬要管宁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始终如一,是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友。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让它们各得其所。
嵇康对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看的透透的;对自己的喜好和忌讳,说的白白的:我不是没办法过上富贵奢靡的生活,是我不屑于;我不是不能高官厚禄,是我尊敬孔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之类安于贱职的人。一句话:我就是要过我“向往的生活。”
对于嵇康,你也会赞一个吗?对于“向往的生活”,你也有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