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国矿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2010年6月一毕业就来到山西漳电同华发电公司工作。当时,公司两台660MW机组刚刚投产发电不久,在经过六年的发展与壮大之后,如今已跻身一流电力企业的行列。而和她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在经历过一系列的迷茫、挣扎、痛苦与坚持后,坚定了生活、工作与学习的信念,发掘了自己之前从没有过的能力,也在自己特长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在感谢自己这么多年坚持的同时,也感恩公司对自己的培养,把我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毕业生培养成了一名班组技术员。
“杨班长,阀门确定关位后为啥还要开启半圈,不怕阀门关不严吗?”当初我一入公司就被分到设备部汽机检修班进行实习,跟着杨班长和班组的各位师傅们一起学习与工作,在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中,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一次技术改造中,我和杨班长进行阀门定位的工作,却发现班长将确定了关位的阀门又开启了半圈,我就不解地问道。
“这个阀门的工作温度较高,阀芯在运行中受热会膨胀,倒退半圈是为了给阀芯膨胀留空间,要不然阀杆会被顶弯……”杨班长详细地给我讲解道:“你说说你,这个知识我们在培训的时候都学过,你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咋就记不住呢?”
我当时就着急了,争辩道:“可不是嘛,我觉得培训就要到现场,在班组里学习理论学过就忘记了,一点都不深刻……你看这样多好,一点就通,比班组学习有效果多了!”
想当初我们这一批共招聘了6名大学生,如今都是生产一线的重要骨干了。在公司培养新入厂职工的方式上,我感慨良多,公司在深化培训管理与监督的同时,真正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以学促考、以考促优来不断完善培训的考评制度,并通过技能比武与上台讲课深化培训效果,给员工个人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在比赛与交流中不断提升专业与安全技能。
我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大学里面学习的都是书本知识,论理论知识,班长与师傅们肯定不如我,但是专业课程与现场生产不同,它在以理论基础为前提的条件下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动手实践,大学期间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况且这手艺都是在基层锻炼出来的,不是光靠理论学习出来的。
我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主要方向是火力发电,对于发电厂的系统情况我可比班组任何人都了解,但是想要进步就得深入生产一线去学习、去实践,而且新投产的机组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公司与部门也给了我更多的实践机会。
那次阀门定位工作结束后,杨班长又让我去库房和王师傅验收阀门:“小安,你过来,这边阀门调试工作结束了,就是这样,你也别光听,有的时候也要记记,懂不?好记性还不如烂笔头呢。你去找王师傅吧,看看他那边阀门验收的怎么样了?”
“阀门验收有什么好看的……”我纳闷地嘀咕道。
“有什么好看的?!那里头学问可多喽!”杨班长收拾着工具,故意卖了个关子,把我领到了库房。
那天下午,我在库房与王师傅学到了很多。我清晰地记得那天到库的是我们外委检修回来的高低压旁路调节阀,这两个阀门工作环境温度高、压力大,重点要检查密封面补焊的材质、硬度以及密封线的情况。我们在阀门的密封面上涂抹适量的红丹粉,然后使之与阀座接触,检验密封线是不是连续,如果不连续则说明阀门关闭不严密,而且密封面还有角度要求。另外,我还学会了使用测金属硬度的仪器。
回想起来,那一天是我入厂工作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天,已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公司为了适应生产与检修任务需求,结合每一位员工的能力与知识储备制定了详细的安全培训与实践技能培训计划,使得每一位员工全面了解设备与系统运行状况,不断熟悉现场标准化作业程序及检修工艺流程。而我们每一位员工,特别是新入厂的大学生们都积极相应,不仅提高了学业务、练技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在设备检修与维护中,结成“老带新”的学习对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多年来,我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感恩企业与部门给我提供的广阔发展平台,使我在专业技能与爱好特长上都有所收获,同时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恰逢漳泽电力上市二十周年,作为一名砥砺前行的漳泽人、作为一名奋勇向前的同华人,我将心怀感恩,与公司风雨同舟,永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