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晋西北高原天寒地冻,凛冽的寒风在山谷间发出低沉的嘶吼,朔黄铁路芦沟特大桥显得分外雄伟。12月24日一早,这座铁路桥迎来了它的“护桥人”。
芦沟特大桥全长791.99米,由46个分体墩台和24孔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桥墩平均高度14米,最高处距离地面20余米,桥上每天有近100列满载电煤的万吨及两万吨重载列车疾驰通过。
入冬以来,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煤炭供需市场不断升温,运量持续增大,承担国家西煤东运能源保供任务的朔黄铁路愈加繁忙。列车高速通过时所产生的振动,可能对桥梁结构造成疲劳损伤、混凝土结构损伤、支座与连接件损坏等。为做好电煤保供工作,保证运输安全,负责桥梁检查和维修养护的线桥检修中心桥隧班组加大了桥梁检查维护力度。
图为李英正在做上桥前的安全注意事项提示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芦沟特大桥进行检查,天气比较寒冷,大家都穿得比较厚,上下检查梯时要抓稳扶牢,尤其是大家上下桥墩作业时,一定系好安全带。检查时要认真仔细,哪怕0.1毫米宽的裂缝都不能放过。”7时50分,作业组长李英在出发前进行安全提示时说。
说完,大家坐上汽车向芦沟特大桥驶去。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8时50分,作业组组长李英带领10名桥隧工抵达芦沟特大桥。
“天窗命令已下达,上下行无车,大家各就各位,准备登桥作业。”9时02分,随着安全员王飞的一声令下,各自走到了登桥点。
只见穿戴整齐安全带的桥隧工樊计林,俯下身子,掏出内六角扳手,松开长55厘米、宽50厘米检查口盖板螺栓并揭开。然后放好扳手,左脚慢慢从检查口踩向检查梯,站稳扶牢后,一步步向下移,身子慢慢往下沉,小心翼翼地下到了桥墩平台。
图为桥隧工樊计林正在检查梁体螺栓
到达桥墩后的樊计林,挂好安全带,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在桥梁两接头处狭小的空间中闪转腾挪,一会儿用检查锤敲打螺栓,一会儿敲击梁体,一会儿拿出卷尺测量,一会儿拿出扳手紧固螺栓……他们每个人从登上桥墩就开始忙忙碌碌,一刻不停。任凭寒风在耳旁嘶吼。
“我们要检查混凝土有没有裂纹、破损和掉块,以及构件有没有锈蚀、螺栓有没有松动等。”李英指着正在检查的苗峰介绍说。“我们用检查锤轻轻敲击梁体,声音清脆的话,说明梁体没问题,如果声音发闷,就是有鼓包。”
10时20分,大家都正在专心致志检查时,樊计林在距地面14米高的第6跨3梁尾梁端发现了混凝土裂损掉块。他立即通知现场安全员王飞。隐患就是命令。正在8号桥墩检查的李英接到王飞的报告后,连忙放下工具,迅速赶到6号桥墩查看。
李英接过樊计林手中的检查锤,轻轻敲击,声音清脆而响亮,然后拿出探测仪,来回检测,数据在规定范围内。经过两人的反复检查和实测,最终得出结论“梁端主体结构良好,只是表层混凝土轻微掉块,不存在安全隐患。”尽管是虚惊一场,但李英还是做了现场标记,并安排安全员录入“工务智能运维系统手持终端”系统,作为每月观测对象。随后,他离开6号桥墩,又回到8号桥墩继续检查。
图为李英(右一)带领员工正在8号桥墩上检查
41岁的李英从事桥隧工作近20年,现任桥梁作业组组长,桥隧首席师。每年施工季原平分公司管内桥梁支座更换施工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他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在他的带领下,作业组10名员工有中级工4人、高级工4人、技师1人,个个技术过硬、作风优良。他们负责的53座桥梁、32座隧道和260座涵洞从未出现漏检漏修和责任故障。
每年冬季,他们的检修任务十分繁重,爬梯钻梁、攀桥进洞是他们的工作日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特意穿比较薄的衣服,便于在桥墩上、梁体间、支座处,检查敲击、弯腰、深蹲、探头……
在两个半小时的检查过程中,圆满完成了卢沟特大桥1-24孔的检查任务,螺栓无松脱、钢构件状态良好,原来所发现的病害问题无变化。站在桥头看向忙碌的他们,壮阔的芦沟特大桥与飞檐走壁的护桥工们,组成了冬日里一幅保暖保供的美丽的风景画。(任振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