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言论观点

企业人身安全风险管控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10-12 15:36:03  作者:郭林

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郭林

  一、安全风险的客观性

  (一)对安全风险认识

  风险是危险源的固有属性,是指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安全风险是由于危险源的客观存在而存在的,安全风险是不可消除的(可替代)。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已认识到在安全生产活动中随时伴随着安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是潜在的,且不断变化的,只有将安全风险长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才能搞好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体质机制的不断变化,同时在对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不断总结、分析,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认知不断加深,各级管理人员正逐步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从事后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从强制反违章到遵纪守法转变。

  (二)风险与事故的关系

  “预防为主”是电力人身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要义,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其基本出发点是基于“任何风险均可控制,所有事故均可防范”。除自然灾害外,凡事由于人类自身活动、工作而造成的危害,总有其因果。探索事故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原则上是能预防事故发生的,即控住风险,才能遏制事故。

  (三)电力生产主要人身风险

  我国现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将引起事故的起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伤;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除冒顶片帮、透水两项与电力生产关联不大外,其他18项均有可能在电力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

  二、风险控制内容

  (一)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发电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就是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工作的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中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超前预防与控制事故。

  实践证明,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原因的结果,同样任何风险的控制也不是依靠单一因素才能有效控制,从风险的系统控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个人能力要求、个体防护要求、安全作业现场、安全作业行为。

  (二)风险的主要控制内容

  1.个人能力要求,是指个人从事工作的自身能力,包括身体条件、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由于从事的专业或工种不同,作业人员在每次接到工作任务时,必须检查确认个人能力是否满足工作要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作业前的必备条件。

  2.个人防护要求,是指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所需的防护用品,是安全技术措施的补救措施。

  3.安全作业现场,是对作业环境的安全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现场安全设施、安全警示标识、运行人员布置的安全措施、周边井坑孔洞、有毒有害气体、易燃物等环境。

  4.安全作业行为,是指员工从事作业过程的安全行为。统计表明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超过70%,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是所有人身风险管控内容最丰富、难度最大的工作。应以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为突破口,同时加强对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反事故措施、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作业指导书、人员资质等内容的监督管理,严防无知性违章和习惯性违章。

  5.“三违”

  (1)违章指挥

  主要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的行为。具体包括,不遵守安规、安措、反措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各级管理人员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培训的员工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员工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消除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2)违章作业

  主要指现场操作人员违反安规与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通知、决定和要求等行为。常见的进入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3)违反劳动纪律

  主要指员工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劳动合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三、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

  集团公司、华银公司经过反复探索、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方法。形成了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一停二想三作业、生产任务日计划、反违章等核心管控、管理要素和方法。

  (一)三讲一落实

  讲任务、讲风险、讲控制措施、现场抓落实。

  (二)生产任务日计划

  以“任务驱动、超前策划、周密组织、层层把关”为原则,以“干一个保一个,干一个少一个”为工作理念,严守“不安全不生产”的底线。提前一天对作业风险进行辨识,确保生产任务、安全方案、质量要求、作业时段、人员工具、两票准备、责任落实“七个可行”后方可作业

  (三)反违章

  华银公司结合实际将违章划分为制度性违章,管理性违章,行为性违章三类。

  1.制度性违章,规章制度违背有关法规、上级制度,未按照新的法规、制度修订规章制度,或规章制度超期未修订、未重申等。

  2.管理性违章,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现场设施、安全设施不满足安全要求,违反“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生产任务“日计划”管理等基础要求,违反劳动纪律等。

  3.行为性违章,现场指挥、现场作业行为违反《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

  四、风险的系统控制

  国家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安全发展已成国策,但随着电力系统快速多元化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带来的安全风险增多,原有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被不断稀释,甚至出现一些未被认知、控制的安全风险,因此,将安全风险管控进行系统化、集成化预控,并做到持续改进,已成必然。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是对风险预期的管理,是对危险源引发危险事故的条件进行管控。不断完善以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控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最终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企业已成系统控制风险的主流。

  近年来,集团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一直遵循“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轨道化,信息实时化”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现场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转化为可执行、可监测、可预警的管理要素,并按要素属性划分为“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四个管理单元。按照“目标明确、标准完善、流程清晰、偏差控制、业绩考评、持续改进”的要求对管理要素进行标准化管理,构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就是不断探索和驾驭客观规律的过程。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