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电 > 企业风采

72天,鏖战淮河之滨

中国能建发布时间:2021-06-02 00:00:00

 
  “搅拌车已进场”“天泵就位”“开始下料”……
    伴随着汽笛声、哨声,混凝土缓缓泻入47.3米高程的闸墩顶部。历时72天的坚守鏖战,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节制闸按期完成闸墩浇筑,即将向金结安装转序。
  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息县枢纽工程、城市供水工程、灌区骨干工程三个部分,是2019年全国重点推进的12个水利项目和河南省实施“四水同治”首批推进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建设和验收标准参照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执行,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承建实施。

千余人坚守淮河之滨

  从最初400余人进场时的“一无所有”到如今1600余人的繁忙施工场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葛洲坝人让这条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淮河,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0年3月,我们第一批人员进来的时候,办公营地、水电设施等基础条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回忆起刚进场时的情形,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孙海全感慨道。
  经过数月的连续奋战,孙海全带领现场人员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人员设备物资进场困难、汛期影响等挑战,先后完成办公营地建设、导流明渠开挖和防护施工、围挡搭建等工作,于2020年10月26日实现工程截流的关键节点目标,为全面开展主体工程建设创造有力条件。
  目前,现场已有1600余人以及百余台大型设备展开作业,推进工程建设。“为按期完成枢纽工程浇筑目标,确保平安度汛。今年春节,工作人员选择坚守岗位,与工人们在现场同吃同住,24小时驻点一线,战雨天、抢晴天,保安全、抓进度。”孙海全介绍说。
  同时,现场引进“智慧工地”系统,涵盖了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物料验收过磅管理系统、工程施工日志管理系统、质量在线验评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主要工作模块,并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编码技术、智能接口技术等技术,搭建现场资源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施工作业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

 
72天与时间赛跑

  “3月5日启动闸墩浇筑,3月22日起闸室底板、海漫、消力池、闸墩等部位相继完成浇筑施工,5月16日节制闸闸墩顺利浇筑到顶……”回忆起那些浇筑的日日夜夜,大别山项目部副总经理韩秀祺如数家珍。
  枢纽节制闸工程共设计有13个闸室,27个闸墩。其中,闸墩顶高程47.30米,中墩厚2.5米,缝墩和边墩厚度分别为3.6米和1.8米,混凝土浇筑总量为44150立方米。“我们等这一刻太久了,72个日夜的鏖战,值了!”看着耸立在淮河中央的节制闸,建设者们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笑容。
  “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度汛,必须抢在6月淮河汛期到来前完成枢纽工程的各项浇筑任务。”大别山项目部副总经理董少正说,“我们先后组建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组织开展了‘大干一百天,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创效益、创信誉’等主题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整个枢纽工程的浇筑作业已经接近尾声,施工优良率整体达到95%以上,预计2022年下闸蓄水。届时,将进一步完善革命老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体系,打破息县人民守着淮河缺水吃的历史难题,解决沿淮103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润泽灌溉粮田35.7万亩。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