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网讯 今年7月份以来,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贯彻落实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公司下半年各项决策部署,以“三保一增”劳动竞赛为抓手,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动力,助推二创业走深走实。
坚守底线 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把握大势,才能赢得先机;抢抓机遇,才能掌控未来。首阳山公司印发《“一次做好”管理办法》,引导大家避免重复工作带来的安全风险;大力营造文明生产、设备治理浓厚氛围,分区域对炉后、机侧、高空管道等多个系统进行亮化治理。对照“十五条硬措施”“五个落实”部署要求,梳理短板弱项,做好集团公司、河南公司调研诊断问题督导整改工作,守牢安全生产生命线,夯实“三保一增”基础。加强培训,结合大学习、大练兵活动,组织全员学规程、学制度,持续地提升员工的履职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履职尽责。
严格执行各项保证机组安全运行措施,对重要辅机加强监视和巡检点检,完善优化入炉煤边界条件、燃烧不稳投油边界条件、严格按照单机停炉不停机操作卡、不同调峰深度标准操作卡执行操作,规范各项低负荷风险操作,优化火检参数设置,确保不发生人为责任造成的机组被迫减出力、锅炉灭火或非停事件。
加强质量管控,重点做好入厂材质检验、抽样检测、性能测试、隐蔽工程验收等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技改任务。安全推进空预器喷氨优化改造、深度节水综合改造,重点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控,按计划开展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工作,彻底解决4号炉空预器堵塞顽疾;完成构建筑物隐患、火灾专项排查治理,研究实施1号煤沟缝隙煤槽加装挡煤板,完成8号皮带综合治理,实现全线水冲洗保洁,完成铁路存在风险的护坡加固。
提高站位 切实履行能源保供责任
踔厉奋发开新局,知责奋进谱新篇。该公司切实发挥关键经营指标考核的激励作用,以边际利润为标准,以“发电效益最大化”为导向,科学、合理安排电量计划。利用度电利润、经营曲线模型,加强动态测算,快速响应。做好开机方式、日前计划工作,做好代理用户月度电量调整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偏差考核。成立固废耦合掺烧工作专班,对设备进行优化,为实现全时段掺烧提供保障。
严格执行节能降耗管理考核细则,聚焦“109”项指标管理,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现场责任,依照制度管理追责,强化管理,确保达设计值,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加强与调度沟通协调,根据公司发电策略,精心调整,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在优良区间。
对公司在全国交易煤炭中心确认过的长协合同,与供应商面对面进行沟通,签订履约承诺书,明确价格机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省市两级政府沟通,协调完成换签工作,确保合同价格执行到位,实现中长协合同“三个100%”工作目标。
多点发力 全力以赴保发展
二次创业齐努力,踔厉奋进向未来。该公司周口风电项目部员工克服疫情影响,分管领导驻地盯守,持续与省发改委新能源处、周口市能源局沟通联络,紧盯2022年河南省清洁能源指标分配方案,力争完成“保30争50”目标。按照“两表一图一计划”推进项目前期、投资决策及开工准备相关工作。持续深度对接周口、洛阳区域内乡镇、企业,加大集中式光伏资源摸排及协议签订工作力度,力争年内完成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资源储备。加快储能项目推进,公司拟建设总规模为480MW/960MWh的储能项目,目前第一期方案已确定,正在进行第二期及第三期方案编制。加强培训中心建设,完善集团公司新能源培训基地建设方案,加快场地装修及培训配套设施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申报验收。持续做好废旧物资处置、闲置土地厂房出租,盘活闲置资产。
提质增效 亏损治理展现新担当
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风发启新程。公司围绕集团公司下达的亏损企业治理目标,制定《2022年亏损企业治理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发扬“把干毛巾拧出水”精神,抓好预算引领,提高预算执行刚性,严控成本发生。精细资金调度,加强业财融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印发《生产经营发展全要素清单》《高质量发展价值当量清单》,发送至各班组进行学习,强化全员市场意识。
该公司按照集团公司软科学课题研究工作要求,围绕“亏损企业治理研究”项目,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欣敏为组长的课题组,明确课题研究框架和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完成时限向集团公司提交研究成果。以“三保一增”劳动竞赛为载体,充分发挥经营、燃料、财务、生产“四位一体”协同效能,每周召开经营管控会议,建立度电边际利润模型,动态测算售电边际利润,严格落实“六应六尽”要求,指导运行人员抢发有效益电。完善两个细则奖惩办法,积极参与深度调峰,出台《2022年燃料采购和配煤掺烧精益管理方案》,持续提升掺配效益。做好燃料控价保供工作,重点加强经济煤种采购,做好催交催运,提升燃料库存,优化煤场结构。
目前煤电企业经营形势复杂严峻,该公司将继续保持“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自信,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为荣誉而战、为企业转型发展而战,切实履行能源保供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郭振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