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每一代人的记忆中都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和故事。
爷爷说,童年是苦难的。饥寒交迫的夜里,战火随时蔓延,不知谁又要颠沛流离……合着糠秕的饼子,那是吃不够的快乐。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总喜欢坐在低矮的房檐下,给我们讲故事。在他的故事里,往往开头都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啊!”爷爷说,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并没有地。那时候的土地都是集中在地主家里的,老百姓都要去地主家干活,或者去租地主家的地来种,每年秋天交租子给地主。一年到头,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爷爷小时候经常跟着曾祖母到山上挖野菜,可是山上的野菜也不多,家家户户都去挖,最后谁都挖不到多少。于是,一种叫做“三合面”的饽饽在那个时代诞生了。爷爷说,那是将玉米粒、玉米糠连同玉米骨子一起磨成的面,和面发酵后放在过上蒸或者做成锅贴。虽然经过了反反复复的研磨,但玉米骨子毕竟不是粮食,很难磨成粉末状,基本都是较粗的颗粒混在玉米粉和糠屑中。这样的面就叫“三合面”,做成的饽饽一口咬下去,嚼不出太多的粮食味,要就着汤水才能吞咽下去,吃得多了不消化,会肚子疼。每每说到此处,爷爷总要感慨,“你们是吃不到啦!真好啊!”爷爷说,一些条件不好的家庭就是这样的饽饽,也不能管饱的吃,都是要限量的。从爷爷的故事里可以听得出,那时候曾祖父的家庭条件算是可以的,因为那种“三合面”的饽饽他小时候是可以管饱的。只是后来“九一八”事变了,东北陷入了战乱,爷爷那“三合面”可以管饱的童年也随之结束了。爷爷常说,在那个年代的孩子,能活下来都不容易了,那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父亲说,童年是贫困的。吃不饱的肚子,满是补丁的衣衫,兄弟们总会为了一点吃食争抢几番……过年时的饺子,那是总在期盼的幸福。
与爷爷相比,父亲说,他的童年算是幸福的,但却仍旧摆脱不了饥饿。在父亲的记忆中,已经没有了“三合面”,有的是生产队和工分。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家里劳动力并不多,一年能赚到的工分、换取的粮食并不能满足一大家子的开销。盛夏时节,新粮未熟、余粮有限,瘦弱的他也曾跟随奶奶到山上去挖野菜。尤其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野菜糊糊、野菜饽饽是填报肚子的最好口粮。当然,挨饿也是常有的事情。小时候的父亲,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和兄弟几个才能分到几粒糖果、几个梨子、几把花生……如果是收成好的年头,还有可能得到麻花、果子这些平时很难见到的吃食。为此,一进腊月,父亲和几个兄弟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每遇到赶集的时候,总会央求着爷爷带上他们一同前去。虽然,爷爷基本不会给他们买集市上的吃食或小玩意,但能跟着去看看他们也觉得是快乐的。因为,听着集市上喧闹的叫卖声,他们就真切感觉到这个年马上就要来了。父亲常说,小的时候赶过猪、喂过猪,却很少能吃上猪肉。家里用野菜和糠皮喂养的猪是要拉倒集市上卖掉的,用来换取一些生活必须品。于是,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肉。基本要到腊月二十三前后,爷爷才会带着父亲他们几兄弟去集市上买一些肉回来,留下一点除夕夜做猪肉炖粉条的之后,其余的肉都要与酸菜一起剁碎了,包成酸菜肉馅的饺子。往往一包就是一大缸,整个正月最好吃的就属这缸饺子了。父亲说,其实那饺子里都看不到多少肉星,为了看着红润,总会放许多的酱油调色,但那时候却觉得特别香。
我说,童年是怀念的。雪地里的爬犁,冒着泡的珍珍汽水,收集成套的水浒卡片……斜跨上二八自行车,那便是无忧无虑的自由。
与父亲相比,我的童年瞬间有了优越感。小时候,父亲是村里的民办老师,有着不算多的工资,却也是每月都收入。那时候,家里已经分到了地,母亲一边做家务一边打理着几亩田地,一年下来总有些结余。于是,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挨饿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肉也不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了,日常饭食也从玉米面这样的粗粮渐渐变成了大米白面这些细粮,甚至上学后我和姐姐还会有一些零花钱,可以买一些喜欢的小零食或是小玩具。但那时候,我依然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买新衣服,可以得到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看花灯……那时候的年味很浓,几乎从腊月起到正月末整整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对于小孩子而言都是年的范围,都是可以肆意玩乐的时间。当然,除了过年,童年还有许多有趣的事。还记得,那时候很流行一种集卡片游戏,在一种干脆面的袋子里会有一张水浒人物卡,为了集齐108将,我花光了零花钱和压岁钱,还央求父亲赞助了许多,才集齐了一套,一直到高中时都在放在柜子的上边保留着。后来,小伙伴们又开始流行骑自行车,那种“二八大梁”的自行车,车把几乎与我头顶相平。斜跨上去、在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之后,我与我的“战车”开始穿梭在田间小路上,带着一阵风和妈妈不放心的呼唤,与小伙伴们争相追逐,汗流浃背。再后来,喜欢上了一种叫珍珍的荔枝味的汽水,易拉罐装的,喝一口有点辣辣的、甜甜,于是在学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时,我深信荔枝的味道就是辣辣的、甜甜的。
儿子说,童年是幸福的。不同年龄段的玩具,各种有趣的绘本,各色美味的食物……爸爸妈妈假日的陪伴,成了他最在意的美好。
与我相比,儿子的童年无疑是非常幸福的。虽然,家庭条件与许多人相比,并不算优越,但对于儿子我们也从不吝啬。于他而言,美食和衣服是随时都可以得到的,无需等到过年或什么特定日子。而在购买衣服、食品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质量好不好、安不安全、健不健康、新不新鲜。对于儿子而言,故事绘本、配图玩具、讲故事讲、电子乐器……这些能够培养一些学习兴趣或是拓展一些思维逻辑的玩具,已经摆满了他的小书架。而在,未来的童年里,兴趣班、辅导班等等也会接踵而至。或许横向相比,他的童年依然平淡无奇,但纵向对比,在许多年以后他或许也会发出“变化真大啊”的感慨。其实,现在的儿子依然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爸爸妈妈可以陪他玩很多天。
四代人,四段不一样的童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百年的变化。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追求教育培养的童年,在讲述了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的同时,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