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发电装机及其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2019年,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重点领域将是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电价传导机制、电价政策落实、电能替代等

  “受2018年高基数影响,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及地方发展等因素,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平稳回落。”1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影响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按季度看,各季度增速分别为9.8%、9.0%、8.0%和7.3%,呈逐季回落态势,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于崇德表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同时,电力生产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

  电能替代贡献率大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之一,全社会用电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出经济运行状况,其增幅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宏观经济走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表示,长期来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影响用电量这一指标的不仅仅只有经济因素。

  “总体来看,电能替代政策持续推进、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领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新增用电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等因素,成为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近年新高的主要原因。”叶春说。

  “其中,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对于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很大。”于崇德补充道,全国开展电能替代新增电量约为155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2.4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增速创新高,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成果的体现。

  报告显示,在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7.2%、12.7%和10.3%,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10.4%。对此,于崇德表示,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居民取暖“煤改电”,以及冬夏季取暖降温负荷快速增长,带动了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

  电力生产绿色低碳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发电装机及其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0亿千瓦,同比增长6.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0.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总体看,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于崇德表示,去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同比减少605万千瓦,但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新增总装机比重达73.0%。

  与此同时,2018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0.9%。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发电量分别为1775亿、3660亿、294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50.8%、20.2%、18.6%。

  “新能源发电已成为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宁夏、山西、江苏、黑龙江等14个省份第二大发电类型。”于崇德说,在各级政府和电力企业等共同努力下,弃风弃光问题持续得到改善:2018年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平均弃光率为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快速进步,在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已基本具备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平价的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将通过土地利用、信贷安排等提供支持。

  专家表示,光伏等新能源长期依赖补贴的发展方式已行不通,在新能源整体规模已较大的情况下,支持那些技术好、成本低的新能源企业平价上网,有利于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做大新能源发电的市场增量。

  电力改革不断提速

  《报告》预测,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多重因素叠加、交互影响下,预计2019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这些因素既有发电供给上的,比如新能源发电装机将持续增加,也有消费方面的,比如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拉大了系统峰谷差。此外,电煤价格高位运行,使得发电用煤维持地区性季节性供需偏紧格局。”叶春说。

  于崇德表示,2019年要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格局,实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适度控制海上风电开发节奏,保持每年6台到8台核电机组建设规模和进度。

  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上,将以电力体制改革为抓手,重点抓好增量配电网试点、电价传导机制、电价政策落实、电能替代等改革。

  “比如各方关注的市场化电价传导机制,将鼓励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推行‘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签订电力市场化交易合同,形成煤价、电价和终端产品价格联动的顺畅传导机制。”于崇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仍过半,电网企业2018年利润下降24.3%。对此,《报告》建议应重点保障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落实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推动化解电力企业经营困境,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

作者:顾阳  发布时间:2019-01-30   来源:经济日报

  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发电装机及其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2019年,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重点领域将是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电价传导机制、电价政策落实、电能替代等

  “受2018年高基数影响,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产业运行及地方发展等因素,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平稳回落。”1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平水年、没有大范围极端气温影响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为2012年以来最高增速。按季度看,各季度增速分别为9.8%、9.0%、8.0%和7.3%,呈逐季回落态势,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于崇德表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较快增长,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同时,电力生产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

  电能替代贡献率大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之一,全社会用电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出经济运行状况,其增幅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宏观经济走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表示,长期来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影响用电量这一指标的不仅仅只有经济因素。

  “总体来看,电能替代政策持续推进、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领涨、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新增用电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等因素,成为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近年新高的主要原因。”叶春说。

  “其中,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对于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很大。”于崇德补充道,全国开展电能替代新增电量约为155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2.4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增速创新高,不仅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成果的体现。

  报告显示,在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8%、7.2%、12.7%和10.3%,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10.4%。对此,于崇德表示,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居民取暖“煤改电”,以及冬夏季取暖降温负荷快速增长,带动了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

  电力生产绿色低碳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发电装机及其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0亿千瓦,同比增长6.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0.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总体看,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于崇德表示,去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同比减少605万千瓦,但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新增总装机比重达73.0%。

  与此同时,2018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0.9%。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发电量分别为1775亿、3660亿、294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50.8%、20.2%、18.6%。

  “新能源发电已成为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宁夏、山西、江苏、黑龙江等14个省份第二大发电类型。”于崇德说,在各级政府和电力企业等共同努力下,弃风弃光问题持续得到改善:2018年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平均弃光率为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和技术快速进步,在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已基本具备与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平价的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将通过土地利用、信贷安排等提供支持。

  专家表示,光伏等新能源长期依赖补贴的发展方式已行不通,在新能源整体规模已较大的情况下,支持那些技术好、成本低的新能源企业平价上网,有利于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做大新能源发电的市场增量。

  电力改革不断提速

  《报告》预测,2019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620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多重因素叠加、交互影响下,预计2019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这些因素既有发电供给上的,比如新能源发电装机将持续增加,也有消费方面的,比如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拉大了系统峰谷差。此外,电煤价格高位运行,使得发电用煤维持地区性季节性供需偏紧格局。”叶春说。

  于崇德表示,2019年要进一步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格局,实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适度控制海上风电开发节奏,保持每年6台到8台核电机组建设规模和进度。

  在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上,将以电力体制改革为抓手,重点抓好增量配电网试点、电价传导机制、电价政策落实、电能替代等改革。

  “比如各方关注的市场化电价传导机制,将鼓励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推行‘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签订电力市场化交易合同,形成煤价、电价和终端产品价格联动的顺畅传导机制。”于崇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国煤电企业亏损面仍过半,电网企业2018年利润下降24.3%。对此,《报告》建议应重点保障电煤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落实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推动化解电力企业经营困境,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关键词:电力, 电力,中电联,于崇德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