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逐梦四十年

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透过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致富故事,以及粉条生产、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和枸杞产业的发展,感受电力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金秋时节,宁夏固原和中卫的田野上,土豆苗、枸杞树摇曳生姿,蔬菜大棚里的新品种长势喜人……在六盘山区,在黄河岸边,一派丰收的景象。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物产禀赋,宁夏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正稳步摆脱贫困,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红军粉”的故事

六盘山西麓,固原市西吉县迎来土豆的收获。土豆加工后,成为粉条。粉条制作生产是西吉县的重点产业。

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口,工人开着一辆三轮车,把加工成形的粉条从一户人家拉到晾晒场,悬挂在木架上。在太阳的照射下,白花花的粉条一挂一挂倒垂着,像一个个小型瀑布,煞是壮观。

这些粉条叫“红军粉”,出自村民海孝家。海孝是“红军粉”制作工艺的第四代传人。关于“红军粉”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西吉,手把手教会了当地人做粉条。西吉百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把当地生产的粉条命名为“红军粉”。从那时候开始,海孝的太爷爷学会了粉条制作手艺,并将这门手艺一直传到海孝这一代。

在20世纪80、90年代,粉条制作纯靠手工,而且只在冬季生产,因为寒冷的天气有利于淀粉沉淀凝结。当时,王河村只有一个35千伏变电所,所供电能主要用于生活照明。

冬天里,海孝干得最多的活就是用工具敲掉粉条上结的冰。夜幕降临,在微弱的灯光下,海孝忍着刺骨的寒意,敲冰不止。他说,那时候想得最多的是,这一边挨冻一边做粉条的苦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21世纪初,经过几轮农网改造升级,王河村的用电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电力足了,海孝家用上了除冰机。买了除冰机的第一天,他看着除冰机有节奏地击打冰冻的粉条,心情特别好——再也不用在寒风中敲冰了。

除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海孝家制作的粉条越来越多,他的腰包越来越鼓,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在同一时间段上,宁夏电网发展实现新跨越,沙湖、太阳山、黄河—贺兰山二回等6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在主网大发展的同时,宁夏南部的农网建设不断加强,为固原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用电保障。

供电更可靠了,海孝还购置了冷冻设备。温度变化是制约制粉产量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海孝制作粉条安排在冬天的原因,冷冻设备的使用,让粉条生产突破了季节限制。海孝说:“过去只能冬天做粉条,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生产了。”

海孝的粉条加工作坊内,机器轰鸣,十几个工人在流水线上劳作。一袋袋土豆淀粉,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制作成粉条。

“要没有电,就用不了和面机、下粉机,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多出粉条。”50多岁的海孝皮肤黝黑,一说话就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前,他家一天生产100多斤粉条;现在,一天生产1.5吨,电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去年,海孝一家的年纯收入突破了20万元,还带动同村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

蔬菜产业正兴隆

六盘山东麓,在固原袁州区彭堡镇,分布着闫堡村、河东—别庄村、曹洼—石壁村3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

“我们基地培育的菜心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很受欢迎。以前,顾客都叫这种菜心广东菜心,现在改叫宁夏菜心了。”当地致富带头人、彭堡镇副镇长兼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说。

姚磨村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初期,村里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直到80年代末,村里从外面接过来一根电线,一部分农户才开始慢慢用上电灯。

姚选说,电力就是动力,有了电,就看到了希望,是电力给了他决心和底气,激励他从贫困中突围。

姚磨村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冷凉蔬菜。姚选认准突破口,决定大干一场。2008年,他从一个农民蜕变为一名企业家。几年时间,他带领村里近200名村民成立了瑞丰合作社,并进一步组织本村及附近12个村组1747户贫困户7000多人,通过基地化蔬菜种植、就近务农、土地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合作社闯出了名堂,规模化经营硕果累累。3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成为农业部认证的永久性蔬菜种植基地。2008年,姚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到了2017年,姚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其中85%的收入来自冷凉蔬菜产业。

姚选说:“供电公司的工作对我们帮助很大。合作社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2017年,姚选在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扩建了8千平方米的冷库,还增设了3栋智能玻璃温室、30栋日光温室和制冰厂、包装箱厂。基地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加,用电量大增,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彭堡供电所所长海正礼介绍,这些新设备投入使用后,蔬菜基地满负荷运行时,用电量达到每小时2500千瓦时,“我们专门安排人员日常维护供电线路和设备,保障基地生产安全稳定用电。”

枸杞映红好日子

六盘山区薯苗绿,黄河岸边枸杞红。

枸杞是宁夏的著名特产。40年间,枸杞产业从小规模种植一路走来,成为富民强区的红色产业。

2013年5月,田滩村村支书陈保堂带领村里的乡亲们成立了俊宝合作社。合作社经营管理着467亩枸杞种植基地。

今年57岁的陈保堂是土生土长的中宁人。他从小在枸杞地里玩耍,看着、吃着枸杞长大,熟知它的历史、品种、习性。“我们村种植枸杞有600年历史了。”说起中宁枸杞,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改革开放后,陈保堂开始睁眼看市场。彼时,枸杞生产采摘、翻晒、包装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双手。枸杞种植不成规模,价格也低。村民将收获的枸杞卖给药材公司,一人一年收入不到80元。

“种枸杞,不管是灌溉用水,还是加工生产,都离不开电力。”陈保堂说。

大规模种植枸杞需要充足的水源,而黄河近在眼前。从合作社筹建之初,陈保堂就带领乡亲们在枸杞基地自建泵站,引水灌溉。当地供电所知道后,主动上门服务,为泵站接通了动力电,将黄河水汩汩引入枸杞田。

“用电上有任何事,跟他们打个电话,很快就办好。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让我们用电很安心、很踏实。”陈保堂说。尤其在枸杞烘干环节,烘干机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到这个时候,党员服务队会派专人盯守,重点监测烘干设备用电。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枸杞价格上涨,种植枸杞的村民越来越多。从1996年开始,田滩村大面积种植枸杞,2013年全村种植枸杞将近3000亩。田滩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投入到枸杞产品的生产中。陈保堂说:“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带领村民种好枸杞,一起致富。”现在,田滩村人均月收入7000元。枸杞映红了村民的笑脸,带来了红火的好日子。

关键词: 区块链, 宁夏电力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塞上逐梦四十年

作者:王彪 史慧敏 张鹏飞  发布时间:2018-12-20   来源:电力网

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透过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致富故事,以及粉条生产、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和枸杞产业的发展,感受电力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金秋时节,宁夏固原和中卫的田野上,土豆苗、枸杞树摇曳生姿,蔬菜大棚里的新品种长势喜人……在六盘山区,在黄河岸边,一派丰收的景象。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物产禀赋,宁夏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正稳步摆脱贫困,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红军粉”的故事

六盘山西麓,固原市西吉县迎来土豆的收获。土豆加工后,成为粉条。粉条制作生产是西吉县的重点产业。

在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村口,工人开着一辆三轮车,把加工成形的粉条从一户人家拉到晾晒场,悬挂在木架上。在太阳的照射下,白花花的粉条一挂一挂倒垂着,像一个个小型瀑布,煞是壮观。

这些粉条叫“红军粉”,出自村民海孝家。海孝是“红军粉”制作工艺的第四代传人。关于“红军粉”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西吉,手把手教会了当地人做粉条。西吉百姓对这份恩情念念不忘,把当地生产的粉条命名为“红军粉”。从那时候开始,海孝的太爷爷学会了粉条制作手艺,并将这门手艺一直传到海孝这一代。

在20世纪80、90年代,粉条制作纯靠手工,而且只在冬季生产,因为寒冷的天气有利于淀粉沉淀凝结。当时,王河村只有一个35千伏变电所,所供电能主要用于生活照明。

冬天里,海孝干得最多的活就是用工具敲掉粉条上结的冰。夜幕降临,在微弱的灯光下,海孝忍着刺骨的寒意,敲冰不止。他说,那时候想得最多的是,这一边挨冻一边做粉条的苦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21世纪初,经过几轮农网改造升级,王河村的用电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电力足了,海孝家用上了除冰机。买了除冰机的第一天,他看着除冰机有节奏地击打冰冻的粉条,心情特别好——再也不用在寒风中敲冰了。

除冰设备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海孝家制作的粉条越来越多,他的腰包越来越鼓,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在同一时间段上,宁夏电网发展实现新跨越,沙湖、太阳山、黄河—贺兰山二回等6个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在主网大发展的同时,宁夏南部的农网建设不断加强,为固原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用电保障。

供电更可靠了,海孝还购置了冷冻设备。温度变化是制约制粉产量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海孝制作粉条安排在冬天的原因,冷冻设备的使用,让粉条生产突破了季节限制。海孝说:“过去只能冬天做粉条,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生产了。”

海孝的粉条加工作坊内,机器轰鸣,十几个工人在流水线上劳作。一袋袋土豆淀粉,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制作成粉条。

“要没有电,就用不了和面机、下粉机,就不能像现在一样多出粉条。”50多岁的海孝皮肤黝黑,一说话就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前,他家一天生产100多斤粉条;现在,一天生产1.5吨,电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去年,海孝一家的年纯收入突破了20万元,还带动同村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

蔬菜产业正兴隆

六盘山东麓,在固原袁州区彭堡镇,分布着闫堡村、河东—别庄村、曹洼—石壁村3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

“我们基地培育的菜心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很受欢迎。以前,顾客都叫这种菜心广东菜心,现在改叫宁夏菜心了。”当地致富带头人、彭堡镇副镇长兼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说。

姚磨村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初期,村里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直到80年代末,村里从外面接过来一根电线,一部分农户才开始慢慢用上电灯。

姚选说,电力就是动力,有了电,就看到了希望,是电力给了他决心和底气,激励他从贫困中突围。

姚磨村海拔高,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植冷凉蔬菜。姚选认准突破口,决定大干一场。2008年,他从一个农民蜕变为一名企业家。几年时间,他带领村里近200名村民成立了瑞丰合作社,并进一步组织本村及附近12个村组1747户贫困户7000多人,通过基地化蔬菜种植、就近务农、土地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

合作社闯出了名堂,规模化经营硕果累累。3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成为农业部认证的永久性蔬菜种植基地。2008年,姚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到了2017年,姚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万元,其中85%的收入来自冷凉蔬菜产业。

姚选说:“供电公司的工作对我们帮助很大。合作社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2017年,姚选在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扩建了8千平方米的冷库,还增设了3栋智能玻璃温室、30栋日光温室和制冰厂、包装箱厂。基地随着用电设备的增加,用电量大增,对供电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彭堡供电所所长海正礼介绍,这些新设备投入使用后,蔬菜基地满负荷运行时,用电量达到每小时2500千瓦时,“我们专门安排人员日常维护供电线路和设备,保障基地生产安全稳定用电。”

枸杞映红好日子

六盘山区薯苗绿,黄河岸边枸杞红。

枸杞是宁夏的著名特产。40年间,枸杞产业从小规模种植一路走来,成为富民强区的红色产业。

2013年5月,田滩村村支书陈保堂带领村里的乡亲们成立了俊宝合作社。合作社经营管理着467亩枸杞种植基地。

今年57岁的陈保堂是土生土长的中宁人。他从小在枸杞地里玩耍,看着、吃着枸杞长大,熟知它的历史、品种、习性。“我们村种植枸杞有600年历史了。”说起中宁枸杞,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改革开放后,陈保堂开始睁眼看市场。彼时,枸杞生产采摘、翻晒、包装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一双手。枸杞种植不成规模,价格也低。村民将收获的枸杞卖给药材公司,一人一年收入不到80元。

“种枸杞,不管是灌溉用水,还是加工生产,都离不开电力。”陈保堂说。

大规模种植枸杞需要充足的水源,而黄河近在眼前。从合作社筹建之初,陈保堂就带领乡亲们在枸杞基地自建泵站,引水灌溉。当地供电所知道后,主动上门服务,为泵站接通了动力电,将黄河水汩汩引入枸杞田。

“用电上有任何事,跟他们打个电话,很快就办好。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让我们用电很安心、很踏实。”陈保堂说。尤其在枸杞烘干环节,烘干机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每到这个时候,党员服务队会派专人盯守,重点监测烘干设备用电。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枸杞价格上涨,种植枸杞的村民越来越多。从1996年开始,田滩村大面积种植枸杞,2013年全村种植枸杞将近3000亩。田滩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投入到枸杞产品的生产中。陈保堂说:“我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带领村民种好枸杞,一起致富。”现在,田滩村人均月收入7000元。枸杞映红了村民的笑脸,带来了红火的好日子。

      关键词:电力, 宁夏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