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谱写电力百年华章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3-27 11:52:24  作者:李博 张文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炮声响起,打破了宛平古城的宁静,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战斗意志。“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发愤图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随着毛泽东主席按下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电力驱动下冉冉升起,奏响了北京电力史上的一曲光荣之歌。北京电力事业自此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电网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新中国首都电网发展提速

  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电力事业从供清朝皇室照明用电起步。1922年,石景山至前门的北京第一条33千伏输电线路向城区送电。1936年,北京城区5.2千伏、6.6千伏配电网络初步形成,用电负荷为1.5万~1.8万千瓦。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电力工业步履蹒跚,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以恢复、改造与发展生产为中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对陈旧老化、年久失修的供电设备,电力职工为了保障各行各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积极投入恢复性大修工作。电力生产步入正轨,电力建设开始起步。

  从1953年开始,经济建设有计划地在全国开展。根据用电需求,北京着手新建和扩建输电、变电、配电设施。1955年11月10日,北京首条110千伏输电线路——110千伏官京线建成。同年12月底,官厅水电站建成,所发电能通过官京线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京城区。

  此后20多年,北京电力事业一直保持发展势头。到1977年,北京共有110千伏输电线路1082.21千米,总容量132.20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347.38千米,总容量60万千伏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乘着改革奔涌不息的浪潮,经济社会阔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此时,北京城网结构薄弱的问题显现,影响着北京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993~1995年,北京电网实施“9511”扩容改造工程,一批220千伏变电站拔地而起。“9511工程”的落实,初步缓解了华北地区尤其是首都用电紧张的局面。1997~1999年,国网北京电力实施“9950”工程,更换老旧电力设备和线路。北京电网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高,掉闸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伴着发展的浪潮,北京电网实现从无到有、由薄弱到坚强的转变,电网结构逐渐完善,电力事业取得巨大发展。

  坚强电网支撑首都城乡发展

  北京电网是典型的城市受端电网,70%左右电力跨省份输送入京。2000年,一大批重点电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使得充足电力多方向、多通道送入北京电网。电网互联互通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为了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及城市运行的安全可靠供电,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于2006~2008年实施“0811”奥运强网工程,使北京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了33%,供电容量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国网北京电力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指导下,持续服务首都经济和能源的发展建设。2014年6月25日,北京电网第10座5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海淀变电站投运。北京电网主网结构由原6大供电分区改变成7大分区,解决了高峰负荷期间部分设备重载问题,改善了北京的电网结构和运行状况。

  在优化电网结构的同时,国网北京电力在推广清洁取暖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2003年,北京市率先启动了东城、西城文物保护区“煤改电”工程,让东四、西四文物保护区内9439户居民告别了煤烟,用上了电采暖。从那时起,国网北京电力便与“居民冬季采暖”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三五”能源革命让清洁能源成为重头戏。2016年,国网北京电力加快实施电能替代战略,超常规、大规模、快节奏推进“煤改电”工程,把“煤改电”打造成服务首都大气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把北京打造成全国电能替代的示范区。截至今年3月,北京电采暖客户超过130万户。

  家住丰台区赵辛店的张春红是较早用上“煤改电”的客户。张春红说:“用了电采暖后,既不用起夜添煤,也不用天天扫煤渣子,省事也省心。房子里干净敞亮,我们幸福感超强!”

  2018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配套电力工程提前全面完工。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双花瓣”式配电网架结构合环运行,供电可靠率超过99.9999%,年均停电时间小于21秒,全面赶超新加坡、巴黎等世界知名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示范。

  为应对北京市负荷增长和以“煤改电”为代表的负荷大幅接入等新变化,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规划,国网北京电力在“十三五”期间新建“东、南、西、北”4个方向7个外受电通道。北京电网外受电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首条入京特高压外受电通道锡盟—北京东—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的配套工程北京东—顺义工程全面完工,标志着北京电网首次融入全国特高压骨干网架。

  坚强电力网架支撑起首都城市发展每一步光明的变迁。充足的电力点亮百姓美好幸福生活。

  电力赋能北京智慧城市建设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保电就是国网北京电力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结合首都新发展格局建设要求,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国网北京电力明确自身政治站位、发展定位和历史方位,持续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国网北京电力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重大保电任务157项,实现了万无一失的保障目标。该公司创新保电技术手段,应用无人机自主巡检,使用超声波、红外成像等技术手段开展设备排查治理,全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我们的精力一直放在装修上,办电的事从没操过心。这接电速度真快。”北京徽君府餐饮有限公司经理王玉宣说。2020年4月,这家餐饮企业在店面升级时提出了报装接电申请。海淀供电公司采用横跨道路进行占掘路的施工方式,仅用7天就完成接电。

  近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对标全球“获得电力”最优做法,精准打造电力营商环境优化系统工程,创新推出“三零”等服务举措,为电力营商环境提升贡献了“北京方案”。2018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4.6万户,为客户节省投资约19.6亿元。

  国网北京电力紧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等,树立“争先锋、站排头”的总目标,打造首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两大先行示范区”,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明年年初,北京携手张家口共同举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2020年6月29日,世界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将张北地区的绿色清洁能源接入北京电网,实现北京冬奥会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同年年底,北京地区规划建设的12项冬奥会配套电网工程全部投运。至此,北京冬奥赛区网架结构建成,供电方式更加安全、灵活。

  今年2月26日,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测试活动圆满落幕。在为期10天的供电保障中,国网北京电力10786名保障人员用实际行动保障了活动供电安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保电积累了经验。

  国网北京电力持续贯彻落实中央“新基建”部署,加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为碳达峰、碳中和积蓄首都能源力量。3月12日,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停车楼充电站具备投运条件,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式智慧有序充电站。

  “十四五”期间,国网北京电力将围绕城市中心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居民区及周边、偏远乡村等重点区域,不断加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应用“大云物移智链”为电网赋能,助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

  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北京冬季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坚强可靠的北京电网经受住考验,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北京电力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助力首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