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抗联精神代代传 白山松水谱新篇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02-26 00:00:00  作者:本报记者 修孟懿 通讯员 高旭升 赵洪涛

  20世纪60年代,电力工人在变压器厂安装电气设备。

  巍巍长白山,滔滔松江水。

  山水相依中,吉林大地如一幅壮美画卷徐徐展开:长白山层林叠翠、碧波万顷,雄山托起的天池之水奔流而下,滋养千里沃野、田间地头……

  时间拨回到抗日战争的岁月,白山松水间的一棵棵“标语树”震撼人心。抗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士们剥下树皮,在树干上刻下表达胜利信念的口号——“抗战到底!”“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抗联精神在白山松水间代代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吉林电力人发扬抗联精神,推进吉林电力事业蓬勃发展,助力谱写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传承发扬抗联精神 电网建设加速推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组织抗日游击队与侵华日军作战,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就此拉开序幕。东北抗日联军共建立了第一路军、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其中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等带领的抗联第一路军主要在吉林省活动。

  东北抗日联军是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是党创建时间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军队。这支队伍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乐章,用动人心魄的英雄事迹书写了“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身取义、团结御侮”的东北抗联精神。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红色的精神历久弥新。

  1949年,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恢复和发展生产面临诸多困难。当时,吉林省的供电设备半数在战争中毁坏,供电经常中断,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只有22.6万千瓦。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1949年,迎来解放的吉林大地一派欢欣鼓舞,电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世纪60年代,在“一五”计划的基础上,吉林电网逐步加大建设力度。220千伏磐石一次变电站等一批电网工程在这一时期投运,全省66千伏及以下线路总长度累计达1000千米,吉林省电网规模初步扩大。1978年,吉林变电容量达到263.9万千伏安,22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6994.9千米,全省用电量增加到88.9亿千瓦时。

  1998年至2009年,吉林省先后实施两期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农村电网完善工程、无电地区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缓解了吉林农村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2010年以后,吉林省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71.2万户农村客户用电低电压问题得到解决。截至2018年年底,吉林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7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97%。

  进入21世纪,吉林电网的建设速度突飞猛进。500千伏辽长吉哈佳、方牡敦包、平包东、辽吉四回等输变电工程相继竣工投运,220千伏电网同步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后,500千伏扎鲁特特高压配套送出工程、吉林东、延吉、茂盛输变电工程相继投运,吉林电网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截至2020年年底,吉林电网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7座、500千伏输电线路5740千米;建设220千伏变电站97座、220千伏输电线路1.29万千米;建设66千伏变电站928座、66千伏输电线路2万余千米。现在,吉林省已形成以500千伏合心、包家、东丰、梨树输电线路为支撑的两横两纵“井”字形电网结构,“北电南送、东西互济”的能力大幅提高;各地区220千伏电网以50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形成环网结构,长春、吉林、延边形成城市双环网。

  青山绿水产业兴 供电服务走在前

  初春的靖宇县寒风瑟瑟,在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矗立着高大威武的杨靖宇将军雕像。先烈的事迹流传在长白林海。如今,吉林电力工人传承烈士精神,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2005年12月23日,220千伏靖宇变电站和配套的220千伏三靖甲乙输电线路投运,为靖宇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充足的电力支撑,让有着“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之称的靖宇县吸引力十足。娃哈哈、农夫山泉、恒大冰泉、天时利等国内众多知名矿泉水生产企业在这里落户。

  当年抗联战士爬冰卧雪的林海雪原如今已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露水河国际狩猎场、泉阳湖风景区等地让游客流连忘返。为了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白山供电公司大力推广以电代柴、以电代煤。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充足的电源。2012年年末,总容量18万千伏安的金英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2015年4月,白山供电公司将220千伏松江河、临江变电站均扩容为18万千伏安,并新建一条53.8千米长的220千伏白临线。在保障当地可靠供电的同时,白山供电公司又在所有营业厅里把电采暖技术以视频、照片的方式宣传展示,并安排员工讲解。如今,电采暖已经是靖宇县居民冬季的主要采暖方式。

  截至目前,靖宇县、抚松县以电采暖代替传统用煤和用柴取暖的项目达2万余平方米,所有新建旅游项目全部用上了电采暖设备。

  抗联战士拼死保卫的土地,已是生机盎然。

  抗联战士誓死保卫的人民,如今生活安乐祥和。

  全国著名的人参交易市场——抚松县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就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有了‘电力红马甲’,我们做生意没有后顾之忧了。”村品长白山土特产旗舰店老板罗凤魅口中的“红马甲”,就是国家电网吉林电力(白山抚松)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一个线上购物平台,他的店铺年均销售额在所有经营长白山土特产品的店铺中排前三。每年人参等土特产摘收、加工和销售的旺季,“红马甲”专门开展跟踪服务,为店铺提供接电源、换电线、修插座等服务。每天晚上市场休市前,他们还会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脱贫路上电力足 老区人民展笑颜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根据地和主战场,是东北抗联第四军、第五军的故乡。14年抗战留下了遗址遗迹见证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当年抗联将士奋勇保卫的土地,正焕发勃勃生机。2020年6月份,延边地区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3.5万贫困户走上了小康之路。

  和龙市是延边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和龙市头道镇光东村考察调研。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光东村着力打造出“吗西达”大米品牌,并整合村民的土地,发展“共享稻田”。2017年至2019年,农网增容改造后,光东村低电压问题彻底解决。如今,光东村入选“全国文明村”“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村里村容整洁、鲜花盛开,青瓦白墙的小院错落有致,柏油马路一直通往稻田田埂边,马路两旁是整齐的供电线路和太阳能路灯。

  金达莱民俗村原名明岩村,距和龙市市区21千米,总人口1243人,朝鲜族人口占96%。该民俗村是2016年在明岩村原址的基础上建成的。金达莱民俗村建成后,延边供电公司实施“光伏+电采暖”项目,帮助村民用上电采暖设备。

  图们江水蜿蜒绵亘,由红旗河、嗄呀河、珲春河等支流汇入后,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1977年,在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珲春敬信公社发动18户党员家庭搬到这里居住,守边固边。曾担任防川村村支部书记的70岁高龄老人黄武吉回忆,当年村里用的还是来自朝鲜的电源。“那时电不足,停电老多了!”黄武吉说。直到1999年,第一期农网改造完成,防川村才有了自己的电源。

  2017年,总投资2.1亿元的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启动实施。延边供电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服务“全电景区”建设。由于防川村地处供电线路末端,供电电压无法满足全村供电设备满负荷运行。延边供电公司多方统筹,于2020年投运专用供电线路,为防川村及周围边防部队供电。

  2021年元旦,防川村景区内灯火通明,许多游客专程到这里迎接新年。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穿节日盛装,表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农乐舞。谈到现在的生活,黄武吉露出了笑容:“现在的电用得真挺稳的。”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