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耿车镇绿色转型动能足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2-04 08:49:41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王松竹 黄蕾

  1月28日20时,29岁的邱超准时上线直播。“大家看下,这款多肉叫‘紫羊绒’,颜色很鲜艳,现在下单不仅优惠,而且有新年好礼相送……”从经营废旧塑料加工“跨界”到销售多肉绿植,邱超和镇上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瞄准全镇产业转型打造“全国知名电商重镇”的契机,把目光转向绿色产业,乐此不疲忙于网上淘金。

  “2016年,我淘汰了自家的塑料加工设备,在镇上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承包了3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种植多肉,现在一年收入近30万元,比过去翻了一倍。”邱超说,现在多肉绿植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新“名片”,但过去的耿车镇可不是这番模样,大家都叫它“垃圾镇”。

  江苏省宿迁市耿车镇,素有“宿迁西大门”之称。由于属于黄泛区,这里过去总是发大水,土地盐碱化,十粮九不收。这里曾流传着“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糠菜半年粮,四处去逃荒”的民谣。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初,耿车人学习温州做法,办起了塑料加工厂,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逐渐形成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废旧塑料加工基地。最高峰时,全镇3.8万人中有2.5万人从事这一产业。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空气污染指数超标20倍,河流水质劣Ⅴ类……这种低效益、高污染的模式,致使当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2年,耿车镇被原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2016年,宿迁出台全面关停耿车镇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决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污减塑。

  离开了废旧塑料加工,耿车人的生计怎么办呢?当地政府决心大力推进转产转业,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与综合整治同步,2017年,耿车镇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已建成3000亩核心区、42.6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入驻企业38家。

  邱超也在这一年入驻园区,转型养起了多肉绿植。严寒当前,邱超温室大棚里两万多平方米电暖被的日常用电,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除了电暖被,大棚里还有排气扇、恒温机、取暖机等各类设备,一天的用电量在三千度左右。”他说,“去年11月,宿迁供电公司员工在开展‘包村到户’上门走访时,了解到大棚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主动为我们几家种植户新增了一台专用变压器。”事实上,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之初,为保障园区用电,宿迁供电公司就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敷设园区线路,保障入驻园区的企业用电可靠。

  有了充足的用电保障,多肉种植户们更是铆足了劲打开销路。年关临近,气温频频下降。室外寒意逼人,可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却暖意融融,主播们忙着直播带货。仅2020年,园区多肉、盆景等的电商销售额就突破11亿元,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产业向绿,生活向好。走进如今的耿车镇,一个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呈现在眼前。“自2020年1月我们村改建完成后,过去遍地的垃圾不见了。春秋时间来的话,这里就像一个生态大公园,非常漂亮。”刘圩社区党支部书记丁义录滔滔不绝地说起村里的变化。他说,为了推进包括刘圩村在内的全市近两百个新型农集区建设,宿迁供电公司专门组建了共产党员突击队,白天跑乡村,夜里出方案,为刘圩新型农集区改造高低压线路3000米,配套建设两台8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为搬入新居的村民提供优质用电。

  “在新型社区建设期间,面对原有线路老化、布局凌乱、改造难度大的问题,供电公司的师傅们起早贪黑,经常头顶烈日挥汗如雨,迎难而上毫无怨言。我们看在眼里,内心很是感动。”耿车镇镇长王振雷说。

  挥别“耿车味”,迎来“耿车蓝”,如今耿车镇村民奋斗正酣,幸福感与日俱增。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