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新闻

产业兴旺电助力 绘出彝乡新画卷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2-04 08:49:28  作者:方昱

  

  电通田间,坝子变“金窝”

  “我们在土河坝子上建起了番茄大棚。再过两个星期,这批番茄就能收了。”1月25日,四川省米易县湾丘彝族自治乡杨家村村民李树银到自家大棚里查看番茄长势。他家的大棚临近河坝公路。这条长4千米左右的公路两旁全是番茄大棚。

  李树银说的“土河坝子”就是河滩地。以前,这片土地雨季排涝难,加上土壤中多砂石,农作物产量低。

  米易县政府于2006年年底把杨家村河坝整治项目排上日程,2007年5月修建了河堤,开发出700多亩农田。

  起初,虽然农田跟安宁河只有“一堤之隔”,但灌溉系统不完善,村民种庄稼浇水不方便,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不少村民把土地租了出去,李树银也是其中之一。2010年,他以每年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将土地出租10年,自己到附近的企业打工,一年下来收入不到3万元。

  2010~2020年,米易县供电公司陆续投入1450.48万元为湾丘彝族自治乡改造升级农网。农网改造后,电通到田间,灌溉问题解决了,大棚农业发展起来。大棚边建起了水泵房,村民只需按下开关,井水便能抽上来。

  “如今土河坝子的地金贵了,每亩土地的租金跟10年前比翻了一倍。”李树银说。2020年年初,他收回了自家的土地,也建起了大棚,算是村里做大棚种植比较晚的人了。

  “去年雨季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多亏电及时通到田里抽水排涝,避免了幼苗因积水坏根。”李树银说。

  目前,杨家村大棚面积有1000多亩,2020年每亩地种番茄的收入就有5万多元。

  用电不愁,芒果丰收

  “现在用电不愁,我准备今年再买一台大烤箱,扩大芒果干烘烤规模。”1月18日,热水村一社的王明贵对前来走访的供电员工说。

  在王明贵家的600亩芒果种植基地里,部分芒果树已经开花。工人忙着给芒果枝条搭支架。

  热水村一社在山上,温度、湿度适宜,光照足,通风好,适宜种植芒果。然而,一社离水源点较远,土质干燥。芒果树在坐果期到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水量多少直接影响幼果生长。前些年降水少,王明贵家的芒果由于缺水收成惨淡。

  为了解决芒果种植的灌溉问题,村里建起了蓄水池。2014年,当地电网改造升级,电通到了蓄水池,村民灌溉省钱省力。2015年,供电员工挨家挨户改造入户线,更换智能电表。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更可靠了。

  王明贵家的芒果卖到成都、重庆,还有一部分烤制成芒果干在网上销售。2020年,芒果大丰收,他家收入达100万元。他还尝试种植新品种——水仙芒。“供电员工定期来查看用电情况,特别是在果树挂果阶段来得更勤。”王明贵说。

  截至2020年年底,热水村芒果种植面积达8000亩,全年芒果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

  电力充足,养鱼不怕“密”

  热水村二社的拿虎湾渔场位于安宁河畔。大大小小的鱼塘“镶嵌”在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间,一排排整齐的电杆伫立在鱼塘边。这里的村民多半靠养鱼走上了致富路。

  1月18日,太阳刚一下山,渔场养殖户胡泽武就在鱼塘边的设备房里忙开了。“增氧机从现在开始开10个小时,休息一两个小时,再继续开10个小时,保证塘里的鱼不缺氧。”胡泽武说。他家有12亩鱼塘,每亩年产量在5000斤左右,一年毛收入约50万元。

  30多年前,这片鱼塘还是一大片甘蔗地。1984年起,村民开始建塘养鱼。

  “开始养鱼时,我还是‘小打小闹’。后来随着电网逐步改造,鱼塘规模也扩大了。以前我用柴油发电机带增氧机,一亩鱼塘一年用的柴油要花600多元,费用是现在的6倍。”胡泽武说。

  2020年,米易县供电公司投资303万元改造热水村的电网,为村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也满足了水产养殖户的用电需求。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离不开电。”村民向顺富说。2020年7月,他成立了鑫皇水产养殖公司,建设了16个高密度循环养殖池,占地20多亩。养殖池有制氧机6台、增氧机20台、投饵机16台。2020年电网改造期间,电杆立到了向顺富家的养殖池边,让他在用电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米易县供电公司推广“365阳光办电服务”,为养殖户快速办电;提供管家式服务,定期上门查看用电设备,了解用电需求。

  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优质的供电服务让养殖户发展产业有了底气。2020年,热水村有鱼塘520亩,水产养殖业销售收入2000万元左右。

  现在养鱼离不开电。我们村没因为电的事死过一条鱼。

  ——热水村党总支书记杨家贵

  电充足,我们施肥、滴灌都用上了电气化设备。

  ——杨家村三社村民卢正伟

  供电员工服务到位,用电有问题随叫随到。

  ——热水村一社村民王明贵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