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焦点新闻

探索科技创新合作长效机制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南方电网首次面向港澳揭榜科技项目

南方电网报发布时间:2022-04-29 00:00:00

  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现场。(周志旺 摄)

  深圳供电局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李喆 摄)

 

  在4月25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首次面向港澳地区发布揭榜制科技项目,并充分发挥深圳“双区”建设的区位优势,由深圳供电局承接实施,借此探索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合力解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有效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探索

  破解大湾区核心城市电网运行难题

  在粤港澳特大型城市,电网电力负荷密度大,受端电网特征突出。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用”“供给侧随机性和需求侧随机性”的“双高”“双随机”问题凸显,如何确保电网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长期以来,南方电网与港澳地区的科研力量保持着密切的技术交流,三方已经就上述的难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南方电网公司创新管理部总经理李锐说,“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我们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的合力还要进一步增强。”

  从实际需求出发,本次揭榜共设置两个项目。项目一是“‘双碳’目标下计及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惯量分析”,旨在针对大量新能源发电机组并网给电网带来的运行稳定性问题,研究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提出稳定控制策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项目二是“‘双碳’目标下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电网灵活资源评估与互动关键技术”,旨在针对电动汽车、空调等用电功率可调节的用电负荷,研究其灵活响应电网需求的技术,以平衡电源侧新能源发电机组出力的强随机性,支撑电力实时平衡,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

  反响

  港澳多家校企将积极参与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个项目均以揭榜形式面向港澳地区的企业、高校或研究机构,探索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这在全国能源行业内是首创,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大湾区创新要素集聚,形成产学研共享生态,以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澳门大学一直以来积极参与能源电力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本次南方电网公司设立港澳揭榜项目,为港澳科研机构融入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澳门大学将积极参与其中,并期待以此为契机,开展长期合作,共建绿色湾区。

  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和南方电网公司保持合作交流。在该公司电力系统调度部总监刘筱驹看来,本次揭榜制科技项目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校企间的共同合作。“我们将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客户服务质量,为共建清洁低碳湾区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许昭介绍,香港理工智能电网团队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多项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其中包括与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基金项目。“香港理工团队将积极参与南方电网公司揭榜制科技项目,努力成为建设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的坚实力量,共创大湾区跨境科研合作的新篇章。”

  展望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

  长期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骨干央企,积极服务和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粤港澳电力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深圳供电局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建设了国内首个将电网系统与建筑电气系统融合的低压创新实验室平台,以解决低压台区及用户安全问题为主题,为智能配电产品自主研发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据统计,该平台至今已累计完成547个智能台区建设并投运,覆盖户内和户外低压分支11568个。

  2021年9月,南方电网公司首个港澳台“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南网科研院牵头承担,内地和香港科研机构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状态评估技术和智慧缺陷识别技术的成熟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发展的先进示范样本。

  未来,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建成国际一流能源行业创新孵化器为目标,充分发挥技术创新链“链主”、产业链“链长”和市场主体作用,实现平台业务及盈利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入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

  ● 新闻连连看

  南方电网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积极推动数字电网成为“数字中国”重要行动项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央企,南方电网公司立足电网企业职责使命,不断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一体推进电网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驱动公司业务组织方式变革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同时,深化数字电网理论研究,拓展数字电网实践应用,积极推动数字电网成为“数字中国”重要行动项。

  数据赋能推动业务发展

  2021年6月10日,国内首套输电线路全景智能监测装置在云南香格里拉500千伏建太甲线完成非电气量集成传感器带电安装并投入运行。该装置集电流、振动、可见光、红外图像等9种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实时数字全景监测。

  电力大数据,不仅为智能电网赋能,还为智能生活“充电”。

  2021年10月,广东省启动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化改革试点,佛山市和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用电数据获颁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凭借这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企业在“粤商通”平台向银行申请“电费贷”,贷到了300万元。

  平台上的便利,与背后的一系列创新机制密不可分。在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指导下,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电力大数据技术专业人员开展针对数据资产凭证业务流程、技术方案的研究论证,并配合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农行广东省分行、电子政务仿真实验室等有关单位,实现了数据资产凭证制证的全流程贯通。

  加快布局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伴随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南方电网公司不断加快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在深圳,南方五省区首个全直流配用电建筑配置了光伏发电系统和锂电池储能系统。而这一过程都是基于“智慧用电管理平台”进行自动、柔性控制,并接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与电网直接对接,实现负荷精准控制。在广西,桂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涠洲岛海岛电网示范等11种类型共24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分类启动。日前,在广东惠州,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南方电网公司惠蓄数据中心土地调规工作正有序开展,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

  聚焦“十四五”,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把数字技术作为核心生产力,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按照“巩固、完善、提升、发展”的总体策略推进数字化转型及数字电网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大数字电网科技投入和创新支持力度,提升数字电网承载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能力,推动电网向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转型升级。

  ● 现场直击

  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正式发布

  数字电网是电网转型的必由之路。4月25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发布了《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绿皮书: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和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技术指导性文件CIGRETB864《直流输电工程实时仿真建模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是由南方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编制,开创性地提出基于“π”模型的数字电网理论模型,提出数字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框架体系,并结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要求,提出数字电网标准的重点研制方向。《数字电网标准框架白皮书》将科学指导数字电网相关标准研制,促进以标准为引领,共同推动数字电网高质量发展。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绿皮书: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是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直流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发布的第一本绿皮书,对促进全球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由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团队牵头翻译成中文版出版。该绿皮书涵盖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及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汇集世界知名电力电子领域专家的深厚专业知识与宝贵工程经验,代表了全球电力电子领域最前沿技术。

  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技术指导性文件CIGRETB864《直流输电工程实时仿真建模技术》是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发布的首个CIGRE国际技术报告,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23名行业权威专家参与编写,历时5年,填补了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在科学统一的仿真建模方法与试验技术方面的空白。

  “该技术报告全面介绍了高压直流输电和实时仿真技术,针对全球能源行业和直流输电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工程和运行问题,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实时仿真解决方案。”CIGRE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委员会主席胡菁萱说。

  ● 延伸阅读

  深港携手促电网科创力量跃动湾区

  深圳、香港一湾相融、一水相连。近年来,深圳供电局不断围绕科研合作、技术交流、人才交流等领域,深化对港合作,打造电力创新高地,进一步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深圳供电局利用好河套“一区两制”、深港制度耦合的政策优势以及连接深港的区位及资源优势,联合南网产投集团,在河套注册成立了科研企业——深圳南方电网深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设立的唯一企业,该公司以网级“创业孵化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为定位,重点围绕能源产业链开展“科研+产业”全链条业务,集聚南方电网科研创新及产业资源,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电网、“双碳”等领域开展研究,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同时,以优质产业资源和有力的金融手段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科研团队发展,不断扩散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新产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深度融合;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吸引港澳高层次人才,加强南方电网在深科研力量布局,服务深港创新合作。

  深圳南方电网深港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是深圳供电局携手香港资源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的缩影。从2020年起,该局就联合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低压配电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推动与香港低压创新标准共建、技术共享。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的低压安全系列成果,不仅广泛用于深圳城中村涉电改造工程,而且解决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欠发达地区5G基站工程低压电气火灾问题,获得了用户广泛好评。

  “联合实验室结合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力量与深圳供电局低压运维管理海量数据和现实需求,在面向智慧城市的高品质供电技术、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绿色新技术方面重点发力,为南方电网公司自主化和国产化数字电网平台建设提供研究支撑。”香港理工大学屋宇及设备工程系副主任杜亚平教授说:“希望能在后续的合作中,深化港深合作机制,探索更灵活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和项目合作机制,形成粤港澳产学研合作的示范效应。”

  此次南方电网面向港澳地区发布的揭榜制科技项目,由深圳供电局具体承接实施,是该局深化对港合作的又一新篇。该局表示,将稳步推进与香港高校的创新战略合作,依托深圳南方电网深港科技创新公司,推动设立南网创孵天使基金,吸引港澳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团队入孵,建立连接港澳的创新合作新模式。(李重杭 袁鹏 杨晶晶)

  ● 观点

  与会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就《基于生物质能的微能源系统》《新材料助力新电网》《新型电力系统之“碳”路》《以数字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主题发布主旨报告,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以下为部分观点摘登: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科学技术创新都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发展生物质能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刻认识、科学梳理生物质能的发展路径,加强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被动型生物质能,包括农林废物、生活垃圾、荒草等,就地进行转化利用,尽可能地提供更多低碳能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王恩哥:在汽车制造领域,过去人们认为,无论科技如何演变,汽车的形态不会有大的改变,但锂电池带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可以说谁掌握材料,谁就掌握未来,新材料助力新电网,新能源材料应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戈伦·思琪贝克:要实现零碳排放和节约能源系统的成本,全系统智能分析方法可以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和应用能源系统联合、灵活性资源使用、智能控制技术使用、多级市场跨时域联合等手段,将能有效降低能源脱碳成本。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随着新能源电量占比的提升,不同时段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差异显著,碳排放因子的“峰谷差”会越来越明显。通过调节用电时序进行碳减排,引导用户低碳需求响应。同时,激励相容的电—碳耦合交易体系,将碳排放信号由发电侧传导至用电侧,实现电力用户驱动的电力系统碳减排。

  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汪际峰:数字电网是电网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减碳是首要任务,安全是前提,经济是可持续的保证。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电网发展空间巨大,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给电力系统、能源系统乃至经济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成为数字中国的重要行动项。

  (本版文字: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黄雅熙 郭冬冬 宿雪晶 通讯员 阚伟民 陈富汉 何山 杨晶晶 周慧 彭雅莹)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