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城市的光明。 (资料图片)
2011年2月18日,超高压公司兴安直流停电检修现场,现场检修人员对平波电抗器进行检修。 李品 供图
2016年11月25日,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南方电网“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正式竣工并网投运。 (资料图片)
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 (资料图片)
2010年,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品牌企业日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观。 (资料图片)
广州电灯公司的旧址设在广州市文明路一带。左图为广州市区旧地图,右图为1920年的文明路街景。 (资料图片)
1912年,3条闪闪发光的22千伏高压铜线从石龙坝水电站出发,依偎着900多根木头电线杆,越过乡间小路和秀逸山峦抵达昆明。这两台装机240千瓦的西门子水轮发电机,点亮了昆明城里的300盏电灯。
2020年,1452公里的银线,依偎着2947基铁塔,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4省区,以±800千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方式,将乌东德电站的丰沛水电源源不断送达广西和粤港澳大湾区。
百年光阴流转,人间已换天地。
光明初绽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一直在琢磨着电灯泡的事情,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约瑟夫·斯旺,他发明了可以长时间点亮的灯泡。大洋彼岸的爱迪生也发明了同类的产品,英、美两国科学家互相竞技追赶,19世纪中晚期,用于商业的电灯终于成型。令人惊讶的是,世界最先进的电灯泡几乎第一时间就传到了中国。
1888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十五),在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主导下,两广总督衙门前亮起了五省区内第一盏电灯,广州成了当时中国第二个亮灯的城市。这个给南中国带来光明的东西就是英国牧师李提摩太从香港购买而来的一台柴油发电机和100个电灯泡。
电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规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和大部分科技一样,电灯的出现,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个奢侈物。
1889年,广东商人黄秉常在广州开办中国第一个民办电灯公司。“电灯每月收费,十六支光灯一元六角,十支光灯一元,如用电表,每安培时一分半。”民族资本家才真正将电灯引入进了普通的街区市巷,从此以后,南方五省区逐渐点亮:1909年,广西亮起第一盏灯,1912年云南亮起第一盏灯,1914年海南亮起第一盏灯,1924年贵州亮起第一盏灯。
这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小火电开始在中华大地初次绽放光明,一道道微茫,如此的珍贵,又是如此的不均衡。即便是放眼向洋的广东,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其发电设备总容量也才5.1万千瓦,而与之对比的是贵州3030千瓦,这些微弱的光明虽有公用事业之名,但离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还太过遥远。
增添光明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建设任务,除了政治、军事上的斗争,还有民生百业的拯救,让人民有饭吃,有田可种,有电可用,成为新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
1955年,根据中央指示,全国水利会议提出积极试办小型水电站。“100千瓦以下的由省审批,100千瓦以上的报部审批。”从此,我国小水电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起来。
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龙潭村,记者就看到了当年的小水电,那是一个不到100平方米的蓄水池,修建在半山腰上,1米多深,给龙潭村带来了光明,一家一户挂个15瓦的灯泡,晚上亮两个小时。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负荷的增长和小水电的逐步发展,为了弥补枯水期的电力不足,五省区各地开始兴建一些小火电厂。这些小型发电站遍布了全国各县市,但那个时候,电灯只是照明的一道配菜,主要的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寂静的夜晚、飘忽的火焰、墙面上映照着的斑驳身影,成了几代人最为难忘的记忆。
有了电,人们可以从事学习,开展各种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里或者镇上,一声“来电了”,是人们最欢呼雀跃的时候。
光明逐渐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蔓延,但人们不再满足于这种微弱、间歇性的电能,时代呼唤着大型电站。上世纪60年代,广东的新丰江水电站、贵州的红枫水电站、广西的西津水电站等大型水电站相继投运。而大型电站又需要大电网来满足输电的要求。
1960年,广东迎来了第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贵州的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鸡场临时变电站也建成。1967年,云南省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宣(威)昆(明)线”建成投产。
那时候建电网是一件极其辛苦的活,广西电网建设者回忆说,当年就是过着“三块石头支口锅,油毛毡棚建山窝”的生活,栉风沐雨,住茅草棚,喝泥浆水,点煤油灯。
上世纪70年代,还未完全取消食品票证制,电力建设工人不怕蚊叮虫咬,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饱肚子。国家实行粮食配给制,没有肉类,每天吃的都是萝卜干,甚至酱油拌饭。记得在1978年,广东省副省长去一个工地调研,大家也只能凑了猪肉指标做了顿肉包子来招待。
传递光明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分散的地区电网逐步被100千伏或200千伏高压输变电工程联接,省域电网开始形成:1974年,广东茂名—江门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后,茂(名)湛(江)电网和珠(江)韶(关)电网连接成为广东电网。1979年,遵义、安顺、六盘水、凯里地区电网陆续并入主网而形成贵州电网;1982年11月9日,巡检司电厂至玉溪的110千伏联络线建成,长期单独运行的滇南电网并入滇中电网,形成统一的云南电网。
1988年,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220千伏线路“牵手”形成了南方电网的雏形,这距离南方五省区第一次点亮,恰是百年光阴。
主网在逐渐坚强,由于配网技术手段落后,加上管理体制不完善,用户在用电体验上,并未达到所盼。
“1986年的夏天,我到开平县水口镇调研,村里的电线线径非常细,大约就是16或者25平方毫米,还是裸线。当时田村线损超过20%,电压是150伏左右。”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职员黄海元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更令他感到不安的是,电价畸高,农村用电每千瓦时普遍超过1元,“有的地方高达三四元,农民买回的电饭煲、洗衣机、电冰箱都成了摆设,怨声载道,意见很大。”
没有哪种能源与人们的悲欢结合得这么紧密。广东茂名一个村民对电价高、线路故障多忍无可忍,写信到《南方日报》投诉,标题就叫《电费贵如油》。因为缺电,当年南宁市教师陈建昭和边阳街的学生在手电筒下联名写信:“我们别无它求,只希望每晚能给我们供电3个小时做作业。”
甚至在1981年,国务院一位领导到珠海调研,晚饭后开汇报会,因电压太低,“连电风扇都转不起来,急得珠海市副市长到供电局兴师问罪。”珠海供电局原局长段光辉回忆说。
电力的发展急需突破瓶颈,尤其是政策上。为了适应我国农村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变,1998年5月,国家开始了以“两改一同价”为目标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正是这一重大举措,开启了中国用电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行动的肇始。
经过“两改一同价”,农村居民生活照明用电平均到户电价由0.756元/千瓦时降为0.52元/千瓦时,平均下降0.236元/千瓦时。据统计,仅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下降这一项,每年就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190亿元。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决策和部署,南方电网公司于2002年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南方电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1993年天生桥—广东第一回交流输变电工程开始,到2020年昆柳龙直流工程的竣工,27年来,西电东送终于从一条交流线路发展到“八交十一直”,送电规模达到5800万千瓦。
百年光明,百年求索。灯火的意义绝不是点亮一片土地。《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电就是现代社会的那个“一”。其微观上,虽是一杆一塔的相接,一家一户的灯光,但灯火明灭、万物生发,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活力与成长。
守护光明
如果把电也算作一种生产生活工具,每个人都希望这种工具越趁手越好。“它就在那里,想用就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用电体验。
这是一个逐步删繁就简的过程,电力人所有努力就在输出可靠稳定的电能以及让客户建立一种简单的用能体验。
以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在打造坚强主网的同时,也着力于配网的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在供电可靠性排名上,南方电网公司已经数年来拔得头筹。这是以人民为中心最本真的体现。
提出解放用户,建立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南方电网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报装办电率达100%,让企业和群众办电“一次都不跑”。
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用上舒心电”。电力的服务还在延伸。作为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国家有号召,南网有行动。
犹记2014年17级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海南,四省区8700多名抢修人员迅疾集结,一批批操着不同口音的南网员工、一辆辆涂装黄色的抢修车横渡琼州海峡,大家情同手足、合力抗灾。无论是“海鸥”“彩虹”台风还是鲁甸、景谷地震,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大灾面前,责任如山,在天摇地动、狂风暴雨中,南网人点亮的不仅是光明,更是恢复重建的希望。
犹记脱贫攻坚大考中,1702名南网人奔走五省乡村,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在1011个帮扶点援建各类项目近5000个,积极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6亿元,助力45.55万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南网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同甘共苦谋发展,将美好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南网人建设的不仅是物质的家园,还有新生活的希望。
犹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经济形势严峻,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年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200亿元,惠及电力客户超过760万户,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落实国家减免租户租金政策,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南网人提供的不只是电能,还有休戚与共的温暖。
从电能替代、节能减排,到全力扶贫、“六稳六保”,只要是政府部署的要点、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就一定成为电力工作部署和解决重点。电力不仅仅是一种现代社会的血液,它还是推动共和国事业前进的基础力量。
最浓墨重彩的书写,始于民心;最令人振奋的变化,源自初心;无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还是输电、发电、配电与变电,最后都汇聚到这一句承诺——人民电业为人民。它是暗夜中照亮征程的“兴国之光”,也是电力行业在新时代攻坚克难、逐梦奋进的动力之源。
这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号角。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毛春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