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安全生产

国网吉林电力公司多举措开展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4-10-29 12:12:51  作者:吉春宇

  “未来24小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风力5至6级,瞬间风力可达7至9级,各单位要启动应急响应,密切跟踪本地森林草原气象预警,滚动分析研判大风天气对电网、设备、供电的影响,统筹做好灾害预防和电力保供工作。”10月21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大风蓝色预警,要求各单位全面落实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工作各项举措。


10月25日,吉林通化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对66千伏长钢甲乙线开展防山火巡检。刘宇 摄

  春秋两季干燥多风,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和防火关键期。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吉林电网共有穿林输配电线路597条。国网吉林电力立足“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多举措开展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国网吉林电力强化多方协作,探索“政企联动”火灾防控工作模式,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起联防联控保障体系。

  “电网企业不仅消除了树线隐患风险,还让我们村集体增加了5万余元的经济收益,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延边州安图县明月镇丰兴村党支部书记段元星介绍。

  延边地区山高林密、山谷纵横,每逢山火高发期,防范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是供电员工的重要工作。

  国网吉林电力将延边供电公司作为试点单位,经过专家实地勘查评估,创新性提出“换耕换植”工作思路,通过与属地林业部门沟通协调,将输配电线路通道沿线的高大树木迁移到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位置,并在原有位置种植景观花卉、低矮经济作物,实现保安全、护生态、促发展。

  刺嫩芽因树干矮小、经济价值较高,成为当地开展树木置换的首选。国网吉林电力以延边州为试点,创新构建“低矮树种置换”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已在省内推广,累计置换2万余棵高大树木。

  通过政企联动,建立电网企业主动防护、林业部门协同治理、群众护线辅助宣传、沿线群众自发防护的四级联动山火隐患防护机制也建立起来了。今年,国网吉林电力联合应急消防部门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7次,在山火易发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发放宣传单9万余份,与供区企业签订联合防火防线协议816份,排查火灾隐患962次,多措并举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工作,不仅要“治”,更要重“防”。国网吉林电力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智慧运维防患能力,让火灾隐患无处遁形。

  10月13日12时52分,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吉林省网格化气象预测分析系统的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管控模块发出二级山火告警:500千伏丰合线55号东侧2094米处存在疑似火点。该系统随即自动将火情核实任务推送至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0)的人工巡检模块,提示运维专业员工核实火情。

  13时45分,运维专业员工赵雪峰反馈,疑似火点位于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三道梁子村,村民正在烧荒,500千伏丰合线周边无树林、柴草垛等易燃物,现场有烟雾,火情可控。赵雪峰在明火熄灭后撤离烧荒现场,并利用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继续关注现场情况。

  精准预测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国网吉林电力研发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管控模块,实现省内林区分布图、线路走向、历史火险分布图等信息的全景展示,同时结合气象信息预测山火风险等级。今年,该公司根据山火风险预测结果累计对355条线路、7457基铁塔开展特巡,及时清除火灾隐患,实现涉林涉草输配电线路火灾“零发生”。

  国网吉林电力深化无人机激光点云建模技术应用,采用搭载红外测温和视频监控装置的无人机,累计完成吉林省5804千米穿林线路巡检,同时预判树木生长速度,分析树木隐患位置及严重程度,今年累计在现场复核树木隐患1301处。该公司还发挥输电集中监控体系优势,在线发现疑似火点6673处,实现火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随着电网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推进,国网吉林电力探索构建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防控“五化”工作法。该公司以清单化为抓手落实任务责任,截至目前共制订安全责任清单378份,建立穿林输配电线路基础台账1088条,排查治理隐患4859处;以图表化为纽带实施“挂图作战”,融合“电网一张图”、森林草原分布信息,截至目前共绘制风险分布图36张、隐患分布图48张、设防分布图96张,为电网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国网吉林电力还编制了输配电线路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工作手册;以数字化手段开展过程管控,建立穿林线路台账,动态更新隐患档案;以机制化为目标实现长久治安,通过隐患排查和政企联防机制,常态化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吉春宇)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