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的技术能手

李宁

工作岗位:河北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运检一班班长。

工作亮点:在从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17年里,他先后主持、参与改进作业工具、材料178件,攻克生产技术瓶颈20余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201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他荣获个人第一名。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说话干净利落、办事雷厉风行,1.8米的身高更为李宁添了一份英武之气。在退伍从业的17个年头里,他处处争做“排头兵”。年仅36岁的他,已经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

勤奋好学 力求进步

12月3日,在衡水前门I线线路综合检修施工现场,李宁敏捷地上塔,全面检查杆塔塔材、连接金具等。作为线路“医生”,他们要在冬季高负荷来临前完成全部检修工作。

从一名对电力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专业领军人物,李宁凭的就是一股勇攀高峰的精神。

参加工作之初,李宁就深知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有不足。因此,他在日常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自学。他先后取得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历和工程硕士学位。

2013年,李宁有幸作为衡水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参赛团队的一员,参加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举办的220千伏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作为团队里的“两最元老”——年龄最大、学历最低,他在接触全新的内容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摸底考试中不及格的试卷给了他当头棒喝。

“李宁,在实操中你的经验丰富,有一定优势,但你的理论成绩太差,这样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整体成绩。”当晚,教练组专门和他进行了谈话。

“我一定要进步,不能给团队拖后腿。”这是李宁的全部想法。他清晨5点起床,凌晨1点睡觉,白天进行超负荷的实操训练,晚上自学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在集训的100多个日夜里,他过着简单又枯燥的日子。

不管多晚去他屋里,都看到他在埋头学习。他屋子里的电视就没打开过,咖啡倒是一包接一包的没少喝。他的刻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在国网河北电力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率领团队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2014年,在国家电网公司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他再次问鼎;2015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国网河北电力输电运检专业5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24个管理办法的制订;2016年他的创新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矢志创新 注重实效

“以前每基杆塔叉梁连接处的检修时间约为半小时,自从前年应用了叉梁检修专用梯后,时间可以缩短到5分钟左右。”12月1日,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输电运检技术专责赵建辉介绍说,“从2016年应用到现在,三年的时间累积节约作业时间1300余小时,减少停电时间约750个小时。”这项工作中应用的便是李宁2016年的国家发明专利——叉梁连接处检修专用梯。

“能干活、会动脑”是同事们对李宁的一致评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事、琢磨事。只要工作中有他觉得不顺畅、不安全或者不节约的地方,他都会想方设法地创新。

“师傅,你看这根导线,我修补后怎么还有这么大缝隙?”2017年7月,在一次修补破损导线的工作中,刚入职的研究生韩广飞提出了疑问。“是因为你的操作手法不对,我给你演示一遍。”李宁边演示边琢磨,如何能够消除因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隐患。“小韩,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设计个工具,让这项工作更简单?”

说干就干,李宁带领他的团队开展研究。他从人工修补寻找灵感,模仿人工修补的原理,简化修补流程,经过了近三个月的研究和数十次的失败,成功研制出“单丝缠绕法修补导线组合工具”。该工具将导线修补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降到了5分钟,原来需要154个小时的专业培训才能培养一名合格的修补人员,现在仅需要3个小时的培训,就能培养出满足作业要求的修补人员。

参加工作以来,李宁主持、参与改进作业工具、材料178件,攻克生产技术瓶颈20余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参与研发的“拔取绝缘子R型销”“弧垂绳弹射器”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导线异物带电切除剪”“鸟窝拆除器”获中国(合肥)专利成果交易会金奖;“缩短220千伏双分裂导线上导线防震锤复位时间”质量管理小组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小组”;“新型防盗螺母及其组合工具”“绝缘平梯尾部固定装置”“铝包带缠绕器”等创新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现场安全、技术难题,保障了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省各种费用1200余万元。

勇担重任 甘于奉献

“我们输电人的人生,大半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走了一辈子;一条在空中,看了一辈子;一条在心中,守了一辈子。”李宁说道。

2017年8月,为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对西藏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号召,国网河北电力组织人员赴西藏阿里地区,帮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作为技术骨干的李宁,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工程建设。

李宁不仅要忍受头疼发热、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还要忍受阿里艰苦的工作条件。他所在的临时性材料站,站内全部是未硬化的土地,而该地区又是高海拔大风气候,每次出库回来,都能看见他脸上两行因土刮进眼里冲出的泪槽。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阿里地区的正常工作时间为10点半至19点半。李宁提议对施工队实行每周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随时配合物资出库,这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和他同在物资站的侯江洲感慨道。

进入11月后,阿里地区迅速降温,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李宁不畏严寒,随叫随到,保证施工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在西藏的4个多月里,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圆满完成了280余种共计60余吨主、配网项目部的物资出入库的工作,为保障了阿里地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绩和荣誉,是对李宁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肯定与褒奖。面对收获,渴求上进的李宁并没有沾沾自喜,在他的心中,新的追求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勇攀高峰的技术能手

作者:霍达 丁红梅  发布时间:2018-12-10   来源:电力网

李宁

工作岗位:河北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运检一班班长。

工作亮点:在从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的17年里,他先后主持、参与改进作业工具、材料178件,攻克生产技术瓶颈20余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201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他荣获个人第一名。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说话干净利落、办事雷厉风行,1.8米的身高更为李宁添了一份英武之气。在退伍从业的17个年头里,他处处争做“排头兵”。年仅36岁的他,已经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

勤奋好学 力求进步

12月3日,在衡水前门I线线路综合检修施工现场,李宁敏捷地上塔,全面检查杆塔塔材、连接金具等。作为线路“医生”,他们要在冬季高负荷来临前完成全部检修工作。

从一名对电力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专业领军人物,李宁凭的就是一股勇攀高峰的精神。

参加工作之初,李宁就深知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有不足。因此,他在日常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自学。他先后取得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历和工程硕士学位。

2013年,李宁有幸作为衡水供电公司带电作业参赛团队的一员,参加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举办的220千伏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作为团队里的“两最元老”——年龄最大、学历最低,他在接触全新的内容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摸底考试中不及格的试卷给了他当头棒喝。

“李宁,在实操中你的经验丰富,有一定优势,但你的理论成绩太差,这样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整体成绩。”当晚,教练组专门和他进行了谈话。

“我一定要进步,不能给团队拖后腿。”这是李宁的全部想法。他清晨5点起床,凌晨1点睡觉,白天进行超负荷的实操训练,晚上自学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在集训的100多个日夜里,他过着简单又枯燥的日子。

不管多晚去他屋里,都看到他在埋头学习。他屋子里的电视就没打开过,咖啡倒是一包接一包的没少喝。他的刻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在国网河北电力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率领团队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2014年,在国家电网公司22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他再次问鼎;2015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国网河北电力输电运检专业5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24个管理办法的制订;2016年他的创新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矢志创新 注重实效

“以前每基杆塔叉梁连接处的检修时间约为半小时,自从前年应用了叉梁检修专用梯后,时间可以缩短到5分钟左右。”12月1日,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输电运检技术专责赵建辉介绍说,“从2016年应用到现在,三年的时间累积节约作业时间1300余小时,减少停电时间约750个小时。”这项工作中应用的便是李宁2016年的国家发明专利——叉梁连接处检修专用梯。

“能干活、会动脑”是同事们对李宁的一致评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事、琢磨事。只要工作中有他觉得不顺畅、不安全或者不节约的地方,他都会想方设法地创新。

“师傅,你看这根导线,我修补后怎么还有这么大缝隙?”2017年7月,在一次修补破损导线的工作中,刚入职的研究生韩广飞提出了疑问。“是因为你的操作手法不对,我给你演示一遍。”李宁边演示边琢磨,如何能够消除因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隐患。“小韩,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设计个工具,让这项工作更简单?”

说干就干,李宁带领他的团队开展研究。他从人工修补寻找灵感,模仿人工修补的原理,简化修补流程,经过了近三个月的研究和数十次的失败,成功研制出“单丝缠绕法修补导线组合工具”。该工具将导线修补时间由原来的25分钟降到了5分钟,原来需要154个小时的专业培训才能培养一名合格的修补人员,现在仅需要3个小时的培训,就能培养出满足作业要求的修补人员。

参加工作以来,李宁主持、参与改进作业工具、材料178件,攻克生产技术瓶颈20余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参与研发的“拔取绝缘子R型销”“弧垂绳弹射器”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导线异物带电切除剪”“鸟窝拆除器”获中国(合肥)专利成果交易会金奖;“缩短220千伏双分裂导线上导线防震锤复位时间”质量管理小组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小组”;“新型防盗螺母及其组合工具”“绝缘平梯尾部固定装置”“铝包带缠绕器”等创新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现场安全、技术难题,保障了人身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省各种费用1200余万元。

勇担重任 甘于奉献

“我们输电人的人生,大半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走了一辈子;一条在空中,看了一辈子;一条在心中,守了一辈子。”李宁说道。

2017年8月,为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对西藏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的号召,国网河北电力组织人员赴西藏阿里地区,帮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作为技术骨干的李宁,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工程建设。

李宁不仅要忍受头疼发热、血压升高等高原反应,还要忍受阿里艰苦的工作条件。他所在的临时性材料站,站内全部是未硬化的土地,而该地区又是高海拔大风气候,每次出库回来,都能看见他脸上两行因土刮进眼里冲出的泪槽。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阿里地区的正常工作时间为10点半至19点半。李宁提议对施工队实行每周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随时配合物资出库,这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和他同在物资站的侯江洲感慨道。

进入11月后,阿里地区迅速降温,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李宁不畏严寒,随叫随到,保证施工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在西藏的4个多月里,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圆满完成了280余种共计60余吨主、配网项目部的物资出入库的工作,为保障了阿里地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绩和荣誉,是对李宁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的肯定与褒奖。面对收获,渴求上进的李宁并没有沾沾自喜,在他的心中,新的追求目标永远是下一个。

      关键词:电力, 河北电力,衡水供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