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绿色的林海在地平线上一点点生长,银色的输电线路随着林海向前延伸……塞罕坝的变化,被塞罕坝供电所几代职工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从无电到有电,再到形成高可靠性“手拉手”式供电网络,他们的工作记事本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塞罕坝林场供电的变迁。
点亮林海第一盏灯
“你知道零下43摄氏度是什么感觉吗?书上总说‘刺骨的寒冷’,我体会过——那真是骨头缝儿里都是冰碴儿……”今年78岁的王承琪是塞罕坝第一代电力建设者,回想起艰苦的创业史,他就像在说着昨天的事儿。
塞罕坝位于冀蒙交界处,57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有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守护着这片人工林的不仅有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职工,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供电人。
虽然已退休20多年,但直到今天,冀北围场县供电公司的人还亲切地称呼王承琪为“老所长”。其实王承琪创业的时候,还没有塞罕坝供电所,因为当时连电都没有。
1982年,王承琪接到组织上安排的一个任务——“给坝上接上电”。带着这个任务,王承琪领着几个兄弟赤手空拳就来到了塞罕坝,那时候的塞罕坝林海放眼望去,就像是一片黑暗的海洋。
塞罕坝林场的职工对电的渴望让王承琪既感动又倍感压力——林场职工听说电力施工队来了,争着腾出自家房屋让施工人员居住;新婚的小两口把新被褥拿出来给施工人员盖;居民不由分说地将鸡蛋、大枣、核桃塞进了他们的军大衣口袋……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那种热切的眼神,大家对电的感觉,就像沙漠里的人对水的渴盼一样。我们深知,越早通电,越能报答父老乡亲,我们一天不敢怠慢。”王承琪回忆说,进入冬季,极端严寒笼罩着塞罕坝,造林的林场职工纷纷撤到坝下,而电力施工队为了抢工期,即使在最严寒的冬季也没有停工。
1月的塞罕坝冷得可怕,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3摄氏度,大地一片白茫茫。“在那滴水成冰的日子里,除了狼和狐狸,森林里喘气的只剩下电力施工队队员了。”王承琪说,那种苦真是刻骨铭心。
没有资金,电力施工队自筹资金;没有图纸,王承琪拿起铅笔自己画图;没有施工机械,电杆、导线都靠人拉肩扛……电力施工队晚上住的是地窝子,白天吃的是窝窝头,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从勘测到设计,从采购到施工,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一点一点从图纸上架到了林海里。
1983年春天,大地还没有化冻的时候,塞罕坝第一条35千伏线路——新拨到林场35千伏线路架通了。同年,坝上还建设起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1000千伏安,有3条10千伏出线。35千伏线路穿越万亩林海,点亮了坝上的第一盏灯。
守护林海的供电人
此后的岁月里,塞罕坝供电状况迅速改善。201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将供用电管理权移交给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同时开展了线路升级改造。承德供电公司正式接管林场用电管理工作后,成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供电所。
“跟‘老所长’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的日子就太舒服了。”32岁的袁辉打开无人机操控终端,看着巡线无人机消失在林海中。
2015年来到塞罕坝供电所工作的袁辉脑子灵活、手脚利索,什么新奇的家伙到手里都能摆弄得服服帖帖。用塞罕坝供电所员工的话说,袁辉是个时髦的小伙儿,更是个技术上的能手。
“现在的时代跟过去的创业初期已经完全不同了,塞罕坝供电所的巡线、防火、消缺工作都离不开高科技手段,不懂高科技?那可跟不上时代咯。”袁辉负责的塞罕坝供电所辖区面积915平方千米,共有35千伏变电站两座、10千伏线路13条;输电线路总长度375千米,配电变压器251台总容量43835千伏安。高可靠性“手拉手”式供电确保塞罕坝用电无虞。
375千米长的线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塞罕坝供电所仅有的十几个人要担负起整个915平方千米的供电任务,巡线无人机、线路故障指示仪等设备必不可少。这些高科技监控手段就像“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袁辉等人的劳动力。
塞罕坝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片茂密的人工林。从林场职工到供电员工,都把112万亩人工林视若掌上明珠。从1982年建设第一条35千伏线路起,坝上的输电线路都解掉了自动重合闸功能,避免重合闸时产生火花,引发森林火灾。每一次线路出现故障跳闸,袁辉都要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合闸。
“因为自动重合闸功能可能会造成打火,为避免火花造成森林火险,我们关闭了所有自动重合闸功能。换句话说,哪里故障跳闸了,我们宁可跑上几十公里,也要手动合闸送电。不能因为我们的原因,给几代塞罕坝人种下的这片林海带来一丁点的风险。”袁辉说。
每年6月到9月是塞罕坝的负荷高峰期,大量游客来这里旅游。保障供电可靠是袁辉此时的主要工作目标。
从9月到次年6月,塞罕坝迎来漫长的冬季,林场也进入防火季,除了几个望火楼上有零星的林场职工定时巡视火险外,其余一干人等均撤到坝下。偌大的塞罕坝,仅剩下这些林场职工和塞罕坝供电所的员工。
“林子很大,人很渺小。要不是有国家电网给我们送来电,让我们看到光亮,感到温暖,在这大森林里值守还真是瘆得慌。”每到冬季防火季,塞罕坝机械林场火情监测员赵福州和妻子陈秀玲就会登上五层楼高的望火楼,眺望这片林子。
“还好有了他们,我们知道,有了他们就有了电,日子热乎了,心里也热乎了。”赵福州望着林海中袁辉开的皮卡车说。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一年又一年,绿色的林海在地平线上一点点生长,银色的输电线路随着林海向前延伸……塞罕坝的变化,被塞罕坝供电所几代职工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从无电到有电,再到形成高可靠性“手拉手”式供电网络,他们的工作记事本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塞罕坝林场供电的变迁。
点亮林海第一盏灯
“你知道零下43摄氏度是什么感觉吗?书上总说‘刺骨的寒冷’,我体会过——那真是骨头缝儿里都是冰碴儿……”今年78岁的王承琪是塞罕坝第一代电力建设者,回想起艰苦的创业史,他就像在说着昨天的事儿。
塞罕坝位于冀蒙交界处,57年间,它从人迹罕至的荒原变成了如今有112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然氧吧”,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守护着这片人工林的不仅有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职工,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供电人。
虽然已退休20多年,但直到今天,冀北围场县供电公司的人还亲切地称呼王承琪为“老所长”。其实王承琪创业的时候,还没有塞罕坝供电所,因为当时连电都没有。
1982年,王承琪接到组织上安排的一个任务——“给坝上接上电”。带着这个任务,王承琪领着几个兄弟赤手空拳就来到了塞罕坝,那时候的塞罕坝林海放眼望去,就像是一片黑暗的海洋。
塞罕坝林场的职工对电的渴望让王承琪既感动又倍感压力——林场职工听说电力施工队来了,争着腾出自家房屋让施工人员居住;新婚的小两口把新被褥拿出来给施工人员盖;居民不由分说地将鸡蛋、大枣、核桃塞进了他们的军大衣口袋……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那种热切的眼神,大家对电的感觉,就像沙漠里的人对水的渴盼一样。我们深知,越早通电,越能报答父老乡亲,我们一天不敢怠慢。”王承琪回忆说,进入冬季,极端严寒笼罩着塞罕坝,造林的林场职工纷纷撤到坝下,而电力施工队为了抢工期,即使在最严寒的冬季也没有停工。
1月的塞罕坝冷得可怕,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3摄氏度,大地一片白茫茫。“在那滴水成冰的日子里,除了狼和狐狸,森林里喘气的只剩下电力施工队队员了。”王承琪说,那种苦真是刻骨铭心。
没有资金,电力施工队自筹资金;没有图纸,王承琪拿起铅笔自己画图;没有施工机械,电杆、导线都靠人拉肩扛……电力施工队晚上住的是地窝子,白天吃的是窝窝头,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从勘测到设计,从采购到施工,塞罕坝林场的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一点一点从图纸上架到了林海里。
1983年春天,大地还没有化冻的时候,塞罕坝第一条35千伏线路——新拨到林场35千伏线路架通了。同年,坝上还建设起了一座35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1000千伏安,有3条10千伏出线。35千伏线路穿越万亩林海,点亮了坝上的第一盏灯。
守护林海的供电人
此后的岁月里,塞罕坝供电状况迅速改善。2010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将供用电管理权移交给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同时开展了线路升级改造。承德供电公司正式接管林场用电管理工作后,成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供电所。
“跟‘老所长’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的日子就太舒服了。”32岁的袁辉打开无人机操控终端,看着巡线无人机消失在林海中。
2015年来到塞罕坝供电所工作的袁辉脑子灵活、手脚利索,什么新奇的家伙到手里都能摆弄得服服帖帖。用塞罕坝供电所员工的话说,袁辉是个时髦的小伙儿,更是个技术上的能手。
“现在的时代跟过去的创业初期已经完全不同了,塞罕坝供电所的巡线、防火、消缺工作都离不开高科技手段,不懂高科技?那可跟不上时代咯。”袁辉负责的塞罕坝供电所辖区面积915平方千米,共有35千伏变电站两座、10千伏线路13条;输电线路总长度375千米,配电变压器251台总容量43835千伏安。高可靠性“手拉手”式供电确保塞罕坝用电无虞。
375千米长的线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塞罕坝供电所仅有的十几个人要担负起整个915平方千米的供电任务,巡线无人机、线路故障指示仪等设备必不可少。这些高科技监控手段就像“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袁辉等人的劳动力。
塞罕坝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片茂密的人工林。从林场职工到供电员工,都把112万亩人工林视若掌上明珠。从1982年建设第一条35千伏线路起,坝上的输电线路都解掉了自动重合闸功能,避免重合闸时产生火花,引发森林火灾。每一次线路出现故障跳闸,袁辉都要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人工合闸。
“因为自动重合闸功能可能会造成打火,为避免火花造成森林火险,我们关闭了所有自动重合闸功能。换句话说,哪里故障跳闸了,我们宁可跑上几十公里,也要手动合闸送电。不能因为我们的原因,给几代塞罕坝人种下的这片林海带来一丁点的风险。”袁辉说。
每年6月到9月是塞罕坝的负荷高峰期,大量游客来这里旅游。保障供电可靠是袁辉此时的主要工作目标。
从9月到次年6月,塞罕坝迎来漫长的冬季,林场也进入防火季,除了几个望火楼上有零星的林场职工定时巡视火险外,其余一干人等均撤到坝下。偌大的塞罕坝,仅剩下这些林场职工和塞罕坝供电所的员工。
“林子很大,人很渺小。要不是有国家电网给我们送来电,让我们看到光亮,感到温暖,在这大森林里值守还真是瘆得慌。”每到冬季防火季,塞罕坝机械林场火情监测员赵福州和妻子陈秀玲就会登上五层楼高的望火楼,眺望这片林子。
“还好有了他们,我们知道,有了他们就有了电,日子热乎了,心里也热乎了。”赵福州望着林海中袁辉开的皮卡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