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 2016-05-16   来源:搜狐网

  我们已经发展到了全球化时代,如何把握这样一个地理上的狭小空间,在未来时间里使人类能够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生活更加美好,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命题,《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这样一部杰作。从人类共有共享地球物质利益的意义上打造社会基础设施,使地球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能够受益,人类正在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具有良好电气化设施的网络化时代。《全球能源互联网》科学系统地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的内容体系与建设路径,深刻把握其内在机理和控制技术,对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与工程技术创新经验的借鉴。

  

  一、把握大规律,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然性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能源的地位举足轻重,既是成就文明变革的必要条件,亦是人们生活富裕的重要内容。从私人拥有和个体使用,到在一定范围内独立供应和使用能源,发展到在更广域范围内实现能源输送开放之间共同使用,智慧的人类作出了科学探索和理性选择。随着信息互联网的普及和工业制造、智能机器技术的进步,能源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电力也逐渐成为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换和掌控使用的商品。

  21世纪的世界是平的,世界从未如此之小,“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现代科技正在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以及富裕高尚生活需要共享的社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共同协作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链。信息互联网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抹平了人们之间沟通的障碍,复杂事物的传递变成了0和1表达的数据流。互联网不是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其数据是所有用户共同创造的,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互联网把山水阻隔的球状地理世界变成了一个可以触摸的显示屏幕,每个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都以平等的地位建立了有机联系。能源互联网与信息互联网内涵相通、基本原理相同,功能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它描绘了这样一种场景——众多分布的电力客户,既是电力消费者,也是电力的提供者,而电气化设施则丰富了生活的内容,提升了生活品质,在社会基础保障的意义上实现了个人自由与资源共享。

  自30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发端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烟云笼罩、充满破坏力,却也奠定人类主宰地球社会地位之伟大工业革命。能源利用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为工业革命的引擎。经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通信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为人和物的流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发展成为今天的贸易网,使得贸易、交通工具和高速路网、海运河运网、航空网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

  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更为深刻的人类生活方式变化,发展到今天就是遍布于每个人掌上的互联网终端。不同的是,贸易网传递的是商品,互联网传递的是信息,其共同特点是,用不同的载体穿透社会的传统结构,提高了传输效率,降低了商品和信息获取成本,补足了人们沟通的短板。人们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彼此都获得巨大的利益。

  回顾人类社会21世纪之前的两次工业革命,可以看到社会化分工与交换的合作发展,以及能源在其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的生产能力成指数级提高。同时,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应运而生。不断丰富的物资,日益便利的交通,使得市场迅速扩大,人们加快了分工与交换速度,社会基础财富得到了以往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膨胀和扩展。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以计算机、现代通讯、互联网等技术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客观地讲,如果没有电力的发明和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发生,人类的生活将依然处在烟云笼罩的环境中,也绝没有可能进入能源互联网为纽带的电气化时代。

  当今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滚滚而来,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第三次社会基础设施重大能力的提升。这一次提升的正是人类体能与智能的高度融合,是人类和谐捕获和拥有自然之力的又一伟大创举,将产生巨大的风暴效应,带来的变革将是史无前例的。这一次工业革命的主导还是能源的利用方式,要求人们依靠普遍互联,更加聪明地应用可再生能源,不仅要高效用能,而且要真正保护自身生存环境,可持续地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以特高压输电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便应运而生、呼之欲出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国家电网的建设者排除各种干扰,心无旁骛地建立起特高压电网的基本构架,对人类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是十分了不起的贡献。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阐述了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理念:能源供应方式的创新构成了广泛的工业革命,比如蒸汽机、电力的使用,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新能源用户在信息化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这将是一次完全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传统电网与信息网深度融合,解决电力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从时间上来讲,智能电网能准确预测下一秒钟的负荷需求,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的供求信息及自动化控制的渠道打通。对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必须同时完成的电力能源而言,电网可靠与智慧显得尤为重要。从空间上来讲,智能电网能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综合考虑能源转换效率,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能源转换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和配置,获得更大的资源使用效率。不仅如此,智能电网还深刻地改变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传统电网是单向的,生产者负责供应,消费者负责使用,而智能电网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消费者也能参与生产。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人类一步步地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对地球乃至浩瀚宇宙的支配能力,人们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决定这种支配能力的大小。能源的利用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市场制度与机制的高速运转。今天,以广泛互联电网支撑的通讯信息互联网正在世界各地以互联网+的形式激情碰撞,光纤与铁臂融合、触觉与智能相交、沟通与卫星相伴,网络四通八达,数以亿兆记的数据穿梭其中,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价值。能源行业将破除狭隘的本位主义,破除用能在于自给自足的封闭思维,未来必然是电为核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使全球能源生产进行最优配置成为可能,降低能源生产成本,促进能源技术更新,避免能源资源浪费。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让稀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退居次要地位,让遍布全球的风能和太阳能成为能源供应的主力,它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能源资源争夺的战争。全球能源互联网让能源生产与消费实现了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们需要的是精心维护,有效连通,稳定运行。

  几十年前,一些人以不安全、侵犯人的隐私权等理由反对信息互联网,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法制法规的健全,人们担心的问题正在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国、各阶层及各行业企业都至少有以下几个变化:一是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常态化,二是媒体通讯等社会传播技术的快速进步,三是工业企业信息化带来的装备制造及管理技术升级,四是生活形态的巨大变革。信息互联网的实践证明互联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基础设施共有共享的好处远远大于独立拥有和使用,那么能源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未来也是可以预期的。

  二、胸怀大格局,发挥能源互联网社会基础设施功能

  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政治制度,人们思想和意志的独立自由,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统一成一个国家、统一到一种文化和政治体制之下。但商业合作,物质财富的有序流动却符合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甚至任何人的需求。人们通过对话建立的精神联系,远不及利益共享所具有的物理联系功能。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有共享基础设施的全球金融系统、科技信息交换交流系统、物流交通系统等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表明,到目前为止,对人类发展贡献巨大的仍然是全球共有共享共管的社会基础设施,而非各种文明的冲突、阶级及政治意义上意识形态的冲突所能够产生和可能产生的规则。当然,这些规则具有上层建筑的内涵,是人类社会的大格局所在,因此人类真正智慧还应当在于加快实施包括能源电力系统互联互通在内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将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形成以电为中心、以清洁能源为主导、能源全球配置,巨大且开放的电力市场,成为人类电气化生活的可靠保障。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规模、高效率开发利用各类清洁能源,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让生活享有充足、清洁、廉价、高效、便捷的能源供应,为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可靠的社会基础设施,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能源互联网也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基础设施。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近0.9℃。如果能源内涵和供给方式不进行彻底变革,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4℃,带来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等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过去20年,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谈判,采用碳减排、碳定价、碳交易、碳关税等方式解决问题。如此艰难的利益对话和沟通,到头来却实际在浪费资源、维持现状、徘徊不前。以科技和工程智慧创造的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基本建成时,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将达到80%以上,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到那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左右,能够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世界电网科学发展的自然趋势。纵观历史进程,世界能源发展呈现低碳、高效、大范围配置的总体趋势,世界电网发展遵循电压等级由低到高、互联范围由小到大、配置能力由弱到强的客观规律。目前,世界上已发展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等跨国互联大电网,我国实现了除台湾外的全国联网,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全球能源互联网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0年前后,各种电力储能技术将会实现重大突破,风电、太阳能发电成本竞争力有望超过化石能源,成本亦将大幅下降,真正实现输送和使用电力方式的跨越式飞跃。

  三、关注能源变革时代背景,坚守大国之道

  建立人类共有共享的社会基础设施,将改变人们生存的不公正感。虽然没有人会对社会公正永远感到满足,但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和进步必然会使人们对公正的要求产生新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将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高效控制,给人们带来生活利益和社会格局程度提高的变化,这将是在基本满足广大民众生活需要之上的变化,是改变人们追求欲望的变化。

  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都不可能跳出基于现实功利主义的抉择。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贸易保护和政治壁垒;同一个国家内部,表现为地方保护和产业竞争。这种狭隘的局部利益观点,往往赢得民族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赞同,也给个体狂热发展提供了理由。以利益攫取的角度,从局部和短期来看,某些国家和地方的人们仿佛占了便宜,但从人类资源利用效率上来观察,从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来思考,却是得一损十的赔本买卖。能源互联网,必然也面临着能否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严峻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推动的全国电力联网工程,将现有的建设成本高、配置效率较低的区域同步电网,以及落后的无法满足电气化生活需要的城乡电网升级为综合效益高、配置范围更大、传输效率更高的全国性特高压电网和可靠的智能配电网,将能源传输“点对点”模式变革为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传输模式,这不仅仅是电力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能源发展的革命。这项“功不在当代,利却在千秋”的事业,虽遭遇某些观念和利益上的纠葛,但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强有力的支持。这说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路途艰辛,却前景光明。

  中国有一句古话,找到了路就不要怕路远。能源互联网必然和信息互联网、交通网一样,成为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活共同富裕的必需品。这需要全球致力于能源变革的有识之士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宏伟的科学构想,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采取“全球规划、立体构架、试点推进”的模式逐步推进。全球规划就是要基于全球清洁能源分布,各国在全球能源供需中的定位和作用,建立能源互联网的资本、技术协调运营机构,全面规划能源互联网的基本体系建设。立体构架就是要采取一次能源网和二次能源网相协调的布局设置,分别为以输送油、气为主的道路、管网和以输送电力的网络通盘布局,优先发展以风力、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试点推进就是要在某一个国家内或者某一地区的各国之间,先行先试,由线及面,示范推广,全球铺开。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国家间、组织间、企业间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相互沟通、协调合作、互利共赢。地球上化石能源日渐消耗,不可再生,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将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解决缺电问题,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异,抑制国际争端,让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地球环境容量的过度占用,造成了今天世界性资源缺乏和全球生态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灾难,严重压缩了未来全球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空间。发展中国家绝不能再沿袭发达国家以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和以生态环境损坏为代价的工业化模式,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消费,不断改善能源结构,逐渐向可再生能源体系过渡。

  面对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世界能源发展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中国倡议,内涵十分丰富,对于落实能源发展战略、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世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面向21世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贡献,对于保障各国战略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促进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既是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升和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一带一路”要建设商贸物流通道,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物流要通,首先能源要通。因此,有没有好的电力能源网络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对于一个电网而言,峰均比越小越好。由于时差关系,一个地区的用电高峰是另一个地区的用电低谷。这样,“一带一路”国家用电高峰分时段依次出现,就降低了网上流量的峰均比,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利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实施。

  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而全球能源互联网则是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解决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这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坚守大国之道,履行大国责任,立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应对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立足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设施,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和高尚风范。

  四、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景美好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创造财富最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可以产生中产阶层,但不能有效保护这个阶层的稳定,也缺乏推动共同富裕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了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繁荣的未来,以及对社会基础设施商品化发展的有效推动,预见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极大丰富,预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社会主义结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可以期待,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决于提供社会基础服务的能力,服务就是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服务就是生存权力,服务就是价值利益。在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下,人类或许将不得不归顺于资本、技术相结合的全面生活服务提供系统,归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能机制之下。这种归顺不影响国家、社会组织作为政治实体的存在,不影响作为意识形态机能的政治游戏规则的运行,只在于人们必须寻求相互利益最大化且没有必要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在于作为利益结算方式的网络存在。从已经实现的社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来看,从实际运作到发展前途,都展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的美好前景。

  人类面临的风险是共同的,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共同面临的困境。当前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巨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依靠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电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一次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优化配置和利用,终端能源消费都可用电能替代。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电网是未来各种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枢纽。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成本将明显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重点。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让能源互联网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将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资源可靠的送往各地。通过地上电网及海底电缆,全球覆盖的电力网络以其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着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集中式和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实现供用电关系的灵活转换,使未来世界能源实现低成本、充足供给,智能化的用能系统自动调节能量需求,全球配置的能源市场将建立秩序井然的能源供需调节机制,能源发展将较少地受到金融操控、商业投机、垄断经营、地缘政治、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也不再作为筹码,受到各国利益之争的控制,地缘政治、网络安全等因素不会影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效稳定运行。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当明确战略规划目标,长周期稳步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改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记者见面会上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首先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的体现,还具备很大的创新带动作用。第二个发展理念是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普遍的能源互联互通,对于电力普遍服务、地区协调发展十分有利。第三个发展理念是绿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全球能源互联网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障人民生活的良好环境,是最大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四个发展理念是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能源互联网放眼世界能源需求,共同探索开发清洁能源,深度融合世界经济趋势,是互利共赢的开放开发,将实现更高水平经济开发开放。第五个理念是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仅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还包括社会基础设施的共有共享。实现这些党中央确定的发展理念,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非其莫属的实际载体。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目标,“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批建设共计近二十项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完成西南与西北、华北与东北特高压联网,全面建成西部和东部两大同步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向东中部地区的大规模输送,实现城乡电网智能化跨越,电能在能源终端消费的占比大幅度提升,为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开始,由国家电网公司为主体规划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内互联:从现在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成中国东部和西部两大特高压同步电网,大幅提高电网配置资源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洁能源比重;第二阶段为洲内互联:从2020年到2030年,推动各大洲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在多国市场范围内大规模、大范围、高效率优化配置;第三阶段为洲际互联:从2030年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北极风电、赤道太阳能)能源基地开发,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目标,满足世界清洁能源供应,全面保障电网安全,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今往更序的时空坐标中,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配置系统,能够将具有时区差、季节差的各大洲电网联接起来,解决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保障能源安全、清洁、可持续供应,创造巨大经济、社会、环境价值,让世界成为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生活的基础。用电虽然只是人们生活众多需求中的一个,但我们应当看到全球能源互联网早已超越了电力以及能源利用本身,而是一个全社会从意识理念到行为习惯的深刻变革,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产生不可替代的重大影响。可以想像,在信息互联网+智能电网这样的能源配置平台上,每个家庭都拥有智能家居的生活环境,不仅生活用电清洁便捷,智慧能源系统还能够规划、定制企业和家庭的经济用能方案,把家居中小容量、高密度的分布式能源(居室装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发电系统),安全可靠地并入电网运行。在供电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些联网能力技术深刻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对于整合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生产管理系统相关数据,按其逻辑关系创建数据库,实现电网设备和用户信息双向互动,为停电信息发布、故障研判、营配贯通提供辅助手段,提高配抢工作效率与供电服务质量。在需求侧,管理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全社会的用电者,至少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按照“重要”或“次要”来分类。比如医院、交通等用电负荷在某些时段就是属于重要负荷,一般都要重点保障,相对而言,此时的家庭用电中的烧开水、洗衣服等负荷就是次要负荷。因此,可以对全社会的负荷进行科学分类,让次要负荷转移到夜间不重要的时段来进行错峰用电,这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题。通过能源互联网调节什么时段用电干什么,实现的是供求两侧的神经植入,终结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半自动时代”,推动精确的负荷管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电力负荷进行实时调节,在大幅节能的同时提高单位能效。在能源利用上,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人人都可以生产能源、分享能源、控制能源、定制能源,既是用能者,又是生产者。人们甚至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北极风能还是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可以选择不同时段不同价格的用电套餐。全球能源互联网引发的新科技革命及其成果的应用,将推动生产力加快发展,显著提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全方位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

  全球能源互联网与物联网、信息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将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其影响不仅在于装备制造业,还将带动服务领域等很多方面的重大创新,释放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以电力智能控制为例,它可以让大量间歇式用电的需要与供电进行更好的匹配,可以预见,能源互联网将带动几乎所有电器的设计,进而影响到一大批产业,这对经济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未来几十年通过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新增电力投资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在我国2016~2030年,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总投资2.22万亿元,10千伏~750千伏配套电网投资4.5万亿元,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开发总投资5.63万亿元,合计投资12.4万亿元。每年投资达8200亿元,每年可拉动GDP增长约0.6个百分点;提供就业岗位140万个左右。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能源互联网,是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按照现在的预计,需要五个或者六个乃至更多的五年规划,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现在的建设者或许没有机会共享,但这更需要我们坚持、坚定、坚韧地勇敢探索和毫不迟疑地有所作为。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开始选好几个点,先行先试,发挥示范作用。要验证各种电源如何有效安全上网、各种传感是否精确可靠、各种控制是否智能稳定、各种接口和传输是否高效安全、整个网络是否达到优化、用户体验是否良好等问题。这个试点,将覆盖大区域同步电网建设,覆盖城乡电网改造,覆盖不同产业和不同类型的用户,让问题充分暴露,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把技术和运行管理基础打得扎扎实实,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享有全球能源互联。

  展望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各国积极参与,各行业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实现利用延续、共同富裕的社会能源基础设施。


阿里云ECS服务器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