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处三江源头,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国网青海电力积极落实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把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作为使命,着力打造能源转型的“青海样本”。
建立绿色发展新坐标
青海蕴藏得天独厚的水光风资源,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大省。
2018年6月20日零时至29日零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青海成功组织全省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绿电9日”从持续时长、运行难度、供电结构等方面,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成为青海践行绿色发展历程中的新坐标。
“绿电9日”持续创新机制和技术,引入火电调峰补偿和负荷中断调峰“两个机制”,深化应用风光水多能互补调控和新能源大数据两项技术,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达到火电、清洁能源、客户、电网企业多方共赢。期间,青海省使用清洁能源累计供电量17.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4万吨……清洁能源除满足省内供电外,还实现外送2.71亿千瓦时。此外,“绿电9日”探索完善市场机制,以清洁供电支持三江源生态建设,首次组织海南地区新能源企业与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开展直接交易,当年6月达成交易电量超过340万千瓦时,帮助藏区居民节约取暖成本约10万元。
创新驱动能源转型发展
在格尔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光伏发电板连成片,风电机组耸立绵延。2018年10月29日,随着国投华靖电站12名运维人员撤回西宁集控中心,国投集团成为青海首个集团化“无人值守”新能源企业。
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电站分布散、地域偏、环境差、运维难、成本高等难题,可降低电站人力成本40%以上。让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是,2018年1月,国网青海电力创新建设运营了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以及线下大数据园区。目前,青海省已实现电站远程控制管理和“无人值守”管理的新能源电站共有21座。10家新能源企业116座电站接入平台,总装机达400万千瓦。
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将上、中、下游新能源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让设备制造、互联网企业、科研团队、设计单位等产业链各方在平台汇聚,形成新能源大数据服务链和生态圈。
目前,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实现了包括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22类业务应用,服务包括政府部门、发电集团、金融机构、用电企业在内的38家客户;制订新能源大数据行业标准18项,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向集中化监控、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升级。
助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两张牌,建设开发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国网青海电力主动对接和服务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形成“网源协调发展”共识,以电网规划引领青海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2010年以来,青海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58%。
2018年,青海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长。截至年底,青海并网新能源装机达到1228.9万千瓦,占全省电网总装机的43.9%,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类型。
国网青海电力不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持续补强省内电网,保障新能源消纳。2018年,该公司先后开工建设并投运了多项网架加强工程和新能源并网配套送出工程,有效提升了电网接纳新能源并网和输送的能力。国内首个750千伏月海柴串补工程在海西建成,提升了海西电网的输电能力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8年,国网青海电力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消纳20条措施。通过建设大电网、融入大市场,深挖电网调峰潜力、拓展省际间交易和新能源外送途径等多项举措,青海新能源全年发电量达到16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2%;弃电率4.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外送新能源电量3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80%,实现了新能源“双升双降”目标。
2018年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该工程是为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通道,是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输电大通道。
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海电网将努力成为适应和引领能源变革的先锋,不断推动青海电网高质量发展,努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青海的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国网青海电力积极落实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把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作为使命,着力打造能源转型的“青海样本”。
建立绿色发展新坐标
青海蕴藏得天独厚的水光风资源,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大省。
2018年6月20日零时至29日零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青海成功组织全省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绿电9日”从持续时长、运行难度、供电结构等方面,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成为青海践行绿色发展历程中的新坐标。
“绿电9日”持续创新机制和技术,引入火电调峰补偿和负荷中断调峰“两个机制”,深化应用风光水多能互补调控和新能源大数据两项技术,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达到火电、清洁能源、客户、电网企业多方共赢。期间,青海省使用清洁能源累计供电量17.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4万吨……清洁能源除满足省内供电外,还实现外送2.71亿千瓦时。此外,“绿电9日”探索完善市场机制,以清洁供电支持三江源生态建设,首次组织海南地区新能源企业与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开展直接交易,当年6月达成交易电量超过340万千瓦时,帮助藏区居民节约取暖成本约10万元。
创新驱动能源转型发展
在格尔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光伏发电板连成片,风电机组耸立绵延。2018年10月29日,随着国投华靖电站12名运维人员撤回西宁集控中心,国投集团成为青海首个集团化“无人值守”新能源企业。
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电站分布散、地域偏、环境差、运维难、成本高等难题,可降低电站人力成本40%以上。让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是,2018年1月,国网青海电力创新建设运营了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以及线下大数据园区。目前,青海省已实现电站远程控制管理和“无人值守”管理的新能源电站共有21座。10家新能源企业116座电站接入平台,总装机达400万千瓦。
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将上、中、下游新能源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让设备制造、互联网企业、科研团队、设计单位等产业链各方在平台汇聚,形成新能源大数据服务链和生态圈。
目前,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实现了包括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22类业务应用,服务包括政府部门、发电集团、金融机构、用电企业在内的38家客户;制订新能源大数据行业标准18项,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向集中化监控、集约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升级。
助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打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两张牌,建设开发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国网青海电力主动对接和服务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形成“网源协调发展”共识,以电网规划引领青海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自2010年以来,青海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58%。
2018年,青海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长。截至年底,青海并网新能源装机达到1228.9万千瓦,占全省电网总装机的43.9%,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类型。
国网青海电力不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持续补强省内电网,保障新能源消纳。2018年,该公司先后开工建设并投运了多项网架加强工程和新能源并网配套送出工程,有效提升了电网接纳新能源并网和输送的能力。国内首个750千伏月海柴串补工程在海西建成,提升了海西电网的输电能力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8年,国网青海电力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消纳20条措施。通过建设大电网、融入大市场,深挖电网调峰潜力、拓展省际间交易和新能源外送途径等多项举措,青海新能源全年发电量达到16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2%;弃电率4.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外送新能源电量3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80%,实现了新能源“双升双降”目标。
2018年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该工程是为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通道,是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输电大通道。
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海电网将努力成为适应和引领能源变革的先锋,不断推动青海电网高质量发展,努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让青海的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