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14”全面国产化、“陵水36-1”被探获,“300兆瓦级”点火成功、“中俄东线”完工……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入目皆是万家灯火,无一不是能源“饱”供。
神州大地上,瓦特在欢唱。
这一年,能源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12月2日,我国单管输气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年输气能力增至380亿立方米,达到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东部能源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全线贯通同时,中俄东线与东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沿海多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实现互联互通。
这一年,我们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4月30日,南方电网“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研发成功。“驭电”大模型既能精准刻画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边界,又能精细安排各类电源的发电计划,确保大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动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解决新能源变化无常、难以计划带来的难题,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8月7日,中国海油宣布在海南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陵水36-1气田勘探取得成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自主建立的中国特色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气田储量的落实也补上了“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
11月6日,中国石化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正式完工,进入开发利用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勘探获突破,对进一步探索形成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高温地热发电、制冷及综合利用技术路线等具有重要意义。
11月22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参建的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正式通气,标志着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高压、长距离管道项目建设圆满收官。管道全长258公里,设计压力6.3兆帕,最大输气能力可达12亿立方米/年,掺氢比例可达10%。
这一年,我们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0月31日,在海拔5200米的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中国大唐八宿风电站正式全容量投产。项目共安装20台风电机组,风机轮毂中心高度110米,叶轮直径195米,叶片最大扫风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多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在满发风速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9.5千瓦时。
11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电站首批项目并网发电,这是我国首个并网发电的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发电项目,也是目前全球并网发电的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项目位于山东东营市东部离岸8公里的开放海域,用海面积约1223公顷,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7.8亿千瓦时,大约可满足267万普通中国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
这一年,我们加快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5月9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正式下线。该机车采用多项领先技术,并搭载了诸多智能化辅助设备,在运力、节能、智能、安全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将运用于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的重载运输。
9月19日,中国海油位于深圳海域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同时投产,可以让所在的流花油田开采寿命延长30年。这种深海油气开发模式的创新应用在国际深水油气开发领域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0月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该重型燃气轮机由国家电投作为项目实施责任主体,联合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组建联合重燃公司具体实施,首台样机由上海电气集团总装制造。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16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宏华自主研制的中国首台12000米深智钻机成功交付。该钻机可实现12000米及以深“自动驾驶”作业,是中央企业为国家超深层油气开发提供的又一大国重器。
11月28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联手打造的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发布。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于2024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3个月后参数量级达到330亿。此次发布的昆仑大模型,在行业大模型方面参数从330亿升级到700亿,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视觉识别、多模态交互、科学计算等专业能力大幅提升,视觉大模型训练数据进一步丰富;在专业大模型方面构建了我国首个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场景大模型方面按需构建了21个场景大模型。
11月30日,国家电网研制建设的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在西藏整体建成投运。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水冷控制室、超级电容室等,首次采用柔性直流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超容拓扑结构,首次采用超级电容和高海拔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元器件,代表了我国电力行业尖端技术装备,填补了有功惯量支撑这一电力补偿装置的技术空白。
这一年,能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利用核电站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利用商用重水堆辐照生产碳-14,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建设的首个医用同位素项目,生产技术也属于国内首创。本次碳-14靶件完成出堆后,经后端处理后将于2024年底开始向市场供货,产量可充分满足国内需求,并将有力带动我国同位素应用产业链发展,为国内同位素应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从山海中来,从风光里来,到工厂矿区去,到商户家庭去,中国能源,走最难走的路,到最光明的岸。
点亮万家灯火,瓦特欢歌一路为民,融入经济大海,能源发展一切为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能源工作将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