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电力央企分拆上市 究竟有何目的?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3-07-13 10:12:54  作者:王轶辰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走上风口,拥有大量新能源资产的电力央企也在资本市场上做起了文章。近日,华润电力宣布筹划分拆华润新能源上市,预计分拆公司将于2023年下半年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此前,中国华电、中国电建等央企纷纷宣布分拆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三峡集团旗下的三峡能源已于2021年完成分拆上市。电力央企如此热衷分拆上市究竟有何目的?

  电力央企分拆新能源上市首先是在“算大账”。央企、国企肩负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使命,早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就提出,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分拆上市随之成为央企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路径。

  在深化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下,电力央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加大新能源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同时专业化聚焦发展大方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力央企多是资本市场上的大块头,“分拆上市潮”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国资央企积极分拆优质资产,培育优质企业积极进入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电力央企分拆新能源上市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中,央企、国企一直是电站开发、运营的主体。新能源发电则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投资额大、回报周期长。为抢抓“双碳”目标推进下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绿色转型,不少电力央企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导致企业资本开支需求紧迫。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资本市场偏好原因,电站资产长期处于市场低估状态。电力央企若仅依靠母公司自身开展大规模权益融资,则融资效率较低,较难支撑庞大的新能源装机需求。

  随着“双碳”目标明确,新能源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火热的概念,受到各路资本追捧,新能源电站资产定价也水涨船高。电力央企分拆新能源独立上市后,不仅可用显著高于集团整体估值的倍数释放新能源业务的隐含价值,以更高的融资效率支撑装机目标实现,还可以统筹利用多个上市平台,共同在资本市场融资,在各自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并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增强财务稳健性,显著优化资本结构,可谓一举多得。

  电力央企分拆上市潮将给新能源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首先,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避免。目前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分保障性规模、市场化规模两类,每年新能源新增装机以保障性规模为主。纳入保障性规模的项目,采用竞争性配置,由电网企业承担消纳任务。由于消纳不成问题,保障性规模就成了企业争夺的重点,再加上优质风光资源得到深度开发,企业获取新能源资源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电力央企、国企纷纷分拆上市补充“粮草”,国内风光资源争夺必将加剧。

  其次,有利于提升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中国电建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希望电建新能源公司借助增资引战契机,深化改革创新,把引入的资本管好用好,增强资源获取能力,创造超越本金的价值。充分发挥“资本+资源”耦合效应,为社会及市场带来更多效益和价值。从电建新能源公司引入的投资方来看,覆盖了国家级基金、产业合作方、大型银行保险等机构,有望在拓展股权融资渠道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本纽带,深化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提升新能源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此外,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展,国资民企优势得到深度嫁接,将进一步放大综合效益。

  需要强调的是,电力央企分拆上市绝不能“赶时髦”,注重价值实现才是目的。要统筹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战略定位、拟分拆业务独立性和成长性、分拆后的治理安排和管理成本等因素统筹考虑、充分论证,合理规划上市公司平台数量和战略定位,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上市平台完善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持续孵化和推动更多优质资产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 王轶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