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阿克塞“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完成备案,成功获得甘肃省酒泉市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指标。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四十里戈壁滩上,一座750兆瓦“光热+光伏”电源电站,每年将源源不断地输出16.9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节约标煤50.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14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近120万亩。
这一连串可观数字的背后,是一群来自中国能建华东院的追光人,他们在戈壁滩里追逐着日光,用阳光让酒泉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新的能量;他们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持续拓展创新新能源开发建设新业务;他们勇挑重担、勇于拼搏,不断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这群追光者中,有一名90后青年党员——王冰。
阿克塞“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向阳而生 绿色转型
2012年7月,王冰加入华东院,作为一名电力工程设计人员,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事无巨细,全力以赴,尽职尽责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参加工作至今,历任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工程主设人、500千伏升压站改造总承包项目的项目副经理兼工程建设部经理。2020年及2021年,王冰分别获得“华东院质量能手”称号和“华东院党员先锋”称号。这既是对他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他立足本职工作,团结同事、努力提升、勇于创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不断做出新的成绩的动力。
2021年伊始,他积极响应华东院提出的“规划引领、投资拉动、高端经营”三驾马车拉动主营业务的战略思想,主动要求参与阿克塞光热+光伏试点项目。加入项目团队后,王冰全程参与项目建议书、预可研、可研编制、经济测算及评审沟通等工作。但是光热电站技术尚属于试点阶段,其相关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类似工程的可借鉴经验少之又少,光伏电站技术的多样性使得方案的比选灵活多变,王冰和项目团队成员每天都在和光“较劲”,总是想着能跟上太阳的步伐甚至比它更快一点。
善于思考 敢于创新
项目推进过程中,大家逐渐意识到要利用好光,首先要将让自己适应能源结构转型思维,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渐渐地,他们发现目前现有的两种新能源电站各有利弊,独立光热电站需要国家高电价补贴但出力波动性小,独立光伏新能源电站出力波动性大但度电成本低。
在仔细评估项目情况后,王冰与项目团队成员迅速行动,组织技术力量重点研究“光热+光伏”电站项目的运行方式和技术难点。经过不懈努力和细致分析,项目团队巧妙地将现有的两种发电模式系统结合,率先提出“光热+光伏”耦合发电的平价上网开发模式,在实现降低光热电站高电价补贴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光伏电站出力波动性问题。此种发电模式的提出和项目备案落地,不仅实现了华东院近几年在甘肃省新能源项目开发零的突破,更为带动盘活整个光热发电产业链、加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华东院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样的成绩来源于王冰和项目团队成员一次次到阿克塞四十里戈壁现场实勘和对当地光照资源条件的充分掌握;也来源于他们不辞辛劳地分析模型、研究规范、项目调研,不断讨论的日与夜;更来源于他们力求上进、不断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机遇和新模式的自我挑战与超越。
执着无悔 甘于奉献
为工者,尽心之,王冰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岗位上坚守、奉献,从上海到阿克塞,从江南到戈壁,都留下了王冰忙碌的身影。今年7月份王冰也晋升为了新手爸爸,这段时间也正是阿克塞项目落地的关键期,王冰经常在外奔波出差和加班处理工作,和小孩的亲密接触的时间很少,基本都是在半夜,被妻子笑称为“半夜上线的婴儿护理师”。
“青春很珍贵,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不断追光是我的荣幸。”王冰和他所在的阿克塞项目是华东院所有技术人员和工程的缩影,看着他和项目团队成员们在沙漠中前行的背影,仿佛是看到浩浩汤汤的沙粒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戈壁滩,他们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豪情都记录在这里,凝结在华东院的精神中。
阿克塞“光热+光伏”试点项目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