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清晨,天边刚露出了鱼肚白,中国能建山西电建电气安装工程处的张鸽早已整理好了"装备",如往常一样走向了升压站平台。
广东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中国能建山西电建在新能源业务领域提档升级后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肩负着"出山入海"之"开路先锋"的使命和重托。这个国家首批220千伏全预制舱的海上升压站,不仅是海上风电的"心脏",也是张鸽和他的青年突击队员奋战的战场。
上午9时 电缆敷设想"妙方"
"电缆弯度减小,确保角度合适。电缆间隙缩小,确保空间够用。"张鸽与突击队员们正在平台上敷设电缆。面对升压站"上大下小"的结构模式,导致预留敷设空间窄小的难题,张鸽和突击队员仔细研究敷设路径,研究出了一套"妙方"。
敷设作业时,他们仔细确认每根电缆的弯曲程度,精准测量电缆"打弯角度",紧密排列每一处"直角弯"、"U型弯",坚固绑扎每一层电缆,从而确保敷设完成的电缆排列紧凑,所有电缆如同一道奔流的瀑布,顺直流畅、整齐美观。
中午13时 "忙里偷闲"吃餐饭
午间,张鸽坐在马路边上大口吃着桶面,额头沁出汗珠。"忙起来水都顾不上喝,错过午饭是常有的事,随便吃一口就继续干活儿了。"这一上午,张鸽只在此刻,忙里偷闲休息了十分钟。
他端着桶面的胳膊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肿痕迹,海边蚊子的威力不容小觑,隔着衣服都把张鸽咬得够呛。简单填饱肚子,张鸽撸起袖子,回归他的战场。
下午16时 防火围堵新挑战
34摄氏度的高温使升压站钢铁平台更加滚烫,张鸽踏着热浪在平台上进行电缆防火封堵新挑战。此次围堵工作与往常电缆整体封堵不同,取而代之的是将每一根电缆单独进行防火分隔,工程量剧增,工艺要求更高。
张鸽一边进行电缆封堵工作,一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同事说,别看张鸽平时不善言辞,总自己一个人埋头干,但面对新要求、新工艺,他是上手最快的一个。
晚上20时 寻找试验突破口
朦胧夜色中,张鸽一天中的重头戏刚刚上演。张鸽准时在升压站平台上进行220千伏特殊试验的冲刺工作。为了避免白天平台上交叉作业影响局放试验结果,试验只能安排在晚上,加班加点进行。这是山西电建具备电力承试一级资质以来,首次进军220千伏特殊试验,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
"波形图有断点,停止试验先找问题。"张鸽看着仪器对突击队员们说,声音疲惫中带着焦急,这已经是他工作的第13个小时了。面对断点,张鸽带领着突击队员们不断研究,尝试了多种方式,却都以失败告终。面对挫败,张鸽没有放弃,依然凝神专注,在方寸之间寻找突破口。
深夜12时 柳暗花明又一村
升压站上的灯光照亮了码头的一角。不服输的张鸽仍在研究断点原因。将试验过程重新捋顺,找出哪个环节出现错误是张鸽的首要任务。
深夜12点,胜利的消息传来。张鸽终于找到了答案:信号电缆缺少一根,信息传递不完整,才导致图像出现断点。"解决了问题,试验一定会出现一组弧度完美的波形。"张鸽兴奋地说到。
从升压站平台下来,张鸽站在这座"庞然大物"旁深呼一口气,如释重负。月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柔。
这是张鸽眼里平凡的一天,是他们仅用13天高效敷设50余公里电缆的其中一天,是他们仅用8天攻克高压"特殊试验"的其中一天,更是他们挥洒汗水,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普通一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