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

陈炜伟、周圆发布时间:2024-07-31 11:43:51  作者:瞭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

  如何深刻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如何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具体任务的落实?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

  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问:《决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此如何理解?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决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把握:

  一是“重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抓重点来带全盘。

  二是“先导”,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三是“协同”,随着改革触及更多利益矛盾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协同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各领域改革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牵引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立足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问:《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如何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答: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精准发力,使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增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出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明确统一的制度规则,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打通堵点卡点,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出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问:《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下一步,如何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答: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点要做到“一聚焦三加快”。

  聚焦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要通过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激发“老产业”的“新动能”。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体系化推进北斗广泛应用,积极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开辟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问: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下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来说,重点是抓好强化规划引导、加强政策协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三方面。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在当前阶段,重点是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切实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将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问:《决定》明确,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下一步,如何更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答: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协同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是从“城”“乡”两头入手,共同发力。

  从“城”的角度,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形成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乡”的角度,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此外,县域是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地区,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问:《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下一步,怎样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答: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重点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

  二是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通过“一加一减一清零”,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同时,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仅让外商“进得来”,更能“发展好”。

  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落实八项行动,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稳致远。

  来源:瞭望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周圆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