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我国能源供应将转向“多元并存、多能互补”

中国经济时报发布时间:2022-12-09 11:12:37  作者:张一鸣

  在日前召开的“2022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主办方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最新年度《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这是该报告连续第7年发布。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王利宁介绍说,该报告着眼2060年,从世界和中国两个维度,系统探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趋势与路径。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面临深度调整,能源安全摆在更为优先位置,合作或对抗将使能源转型路径不同,成为决定能否实现温控目标的关键。

  聚焦“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分析认为,中国能源消费正处于中低速增长阶段,未来尽管经济持续增长,但随着中国城镇化节奏放缓,产业结构、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中国能源需求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而后基本稳定。发电等能源转换部门的能源需求占比将持续提升,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的用能将递次达峰。

  对于各品种能源的发展,王利宁说,中国的一次能源供应将由“一煤独大” 转向“多元并存、多能互补”,煤炭定位将从2030年前的供应主体,转向2030-2040年间的支撑融合和2050-2060年间的应急保障和兜底保障。中国新能源汽车正步入市场驱动新阶段,将推动石油需求于2030年前达峰约7.8亿吨,推动石油功能定位更快转变。天然气是碳达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清洁低碳发展的主体能源,是碳中和阶段支撑可再生能源跃升发展的最佳伙伴,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逐步成为主体能源,电力、氢能等逐渐成为终端用能主体。

  推动中国能源低碳转型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点:一是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立足国内资源禀赋,加快构建智慧协同、多能互补、多网融合、多流一体,产、消双向灵活响应的智慧能源系统,加大节约集约力度,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动态平衡。二是坚持先立后破,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碳达峰阶段以增量替代为主,碳中和阶段以存量调整为主。三是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支持,同时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打造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四是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五是不断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健全能源价格机制和建立能源转型成本疏导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积极性。

  从世界范围看,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增强能源供应能力仍至关重要。可再生能源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在2035至2050年间成为第一大能源。2035年油气占一次能源供应比重将维持在50%左右,主体地位仍不可动摇。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大国博弈等对能源供应链产业链带来冲击,能源安全风险敞口增大,低碳转型面临波折,需各国携手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共同推动技术变革应用,低碳理念经验推广、基础设施体系重塑,推动《巴黎气候协定》温控的目标实现。(记者 张一鸣)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