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贵州拟将煤电和新能源电力绑定发展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2-11-18 13:50:25  作者:姚金楠

  “贵州省力推煤电和新能源的一体化发展,是想最大限度地避免限电弃电问题。”

  近日,贵州省能源局就“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进行意见征求。根据《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煤电”和“储能”成为新建新能源项目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从开发之初便要考虑与灵活性调节性资源“打捆绑定”,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否会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主流趋势呢?

  有煤电,优先拿指标

  “多能互补”是《征求意见稿》首推的发展思路。《征求意见稿》指出,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托底保供煤电项目,原则上优先通过多能互补模式配置风光资源,在充分利用火电机组增量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火风光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

  特别在指标分配方面,《征求意见稿》赋予了煤电企业优先权。原则上应就近、打捆配置,布局相对集中,优先考虑有送出能力和调峰资源的煤电项目。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送出,统一调度,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同时,贵州省能源局将每年清理未按规定时限核准(备案)、开工建设且未申请延期的新能源项目,对清理出来的项目,移除年度建设规模,原有建设指标优先配置给符合条件的煤电企业。

  “进入‘十四五’以后,贵州省就在大力倡导多能互补,在做相关的‘十四五’规划时,就是这样的基调。现在获得指标的新能源项目几乎都是考虑了多能互补的因素,基本全都在最初‘十四五’规划的‘大盘子’里。”国内某大型发电企业贵州公司相关人员赵某向记者透露,目前,该公司所有新开发的新能源项目“没有一个跳出一体化的圈子,或远或近都要依托煤电或者水电项目申报,不会单独申请一个光伏或者风电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此次提出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对煤电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则。根据《征求意见稿》,对现有煤电项目,若未开展灵活性改造,原则上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开展灵活性改造的,按灵活性改造新增调峰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有富余调节容量的煤电项目,可按富余调节容量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对新建煤电项目,新增煤电机组应具备在35%-100%负荷区间线性调节和快速响应能力,在确保公共调节容量(50%)不被占用的前提下,新能源建设指标可按其设计调节容量减去公共调节容量后的2倍规模进行配置,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对此,申港证券分析师也表示,贵州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路径实质上是以煤电灵活性改造为基础开展的,这也将进一步拉动当地煤电灵活性改造的需求。光大证券行业研究员王威认为,就全国范围而言,贵州的煤电新能源一体化方案仅是开始,预计未来会有多个省份通过类似的思路加速推进灵活性改造,完善新建火电机组的补偿措施。中泰证券电力新能源研究团队初步统计显示,近期湖南、湖北、山西等省发布的新能源指标分配文件中,均对“煤电灵活性改造”配置了单独规模,总量已超1300万千瓦。

  无煤电,并网需配储

  除却捆绑煤电,《征求意见稿》也给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提供了另一个选项——配储能。根据《征求意见稿》,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需参与市场化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应根据《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精神,按不低于新能源装机规模10%(挂钩比例可根据实际动态调整)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自建或购买储能,以满足调峰需求;对新建未配储能的新能源项目,暂不考虑并网,以确保平稳供电。

  “上储能有两个思路,要么购买,要么自建。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增加投资,对于开发企业而言,特别是央国企,对收益率有一些硬性的标准和要求,如果不能达标,即使是获得了指标也不会建。”赵某坦言,“现在不少项目都是‘象征性开工’,原因就在于此。”

  《贵州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受储能建设需求影响,新能源开发企业不得不增加开发建设成本,必然对贵州省新能源开发进度和规模带来一定影响。

  “不可否认,政策导向下,新能源配储的需求定会增强。”中泰证券电力新能源研究团队表示,目前,国内独立储能电站已具备5%-6%的内部收益率,国内储能装机未来或将快速提升。但就现阶段而言,申港证券分析师也指出,储能行业仍处发展初期,在此背景下,煤电灵活性改造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支撑新能源建设指标的配置。

  看消纳,局地已受限

  在赵某看来,随着风电和光伏大规模上马,如果不提前布局,灵活性调节资源只会越来越紧缺。“所以,贵州省力推煤电和新能源的一体化发展,也是想最大限度地避免限电弃电问题。”

  事实上,根据《贵州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贵州省局部地区的新能源发电送出消纳受限问题已经显现。从资源分布来看,贵州省西部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新能源建成规模较大,贵州省现有“两横一中心”网架结构的中西部地区已无富余送出通道,而西部地区并非负荷中心,新增新能源电力难以就地消纳,电网规划建设短期内难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需求。

  “而且要建设一条新的送出线路,必须要有相应的廊道资源,其间难免涉及生态环保问题。”赵某指出,当前,贵州省各级政府对于环保政策的落实都采取了非常严谨的态度,廊道资源受限的问题并不鲜见。

  光大证券分析指出,并网消纳问题日渐成为新能源项目优先考虑的因素。从未来光伏、风电项目整体思路来看,新能源叠加煤电或储能,将有助于更便利地实现就地消纳。如果是外送消纳,特别是大基地项目,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快特高压的建设。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