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通过储能装备“共享化”更好构建新型电力结构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01-27 00:00:00

目前存在的储能设备利用率不高问题引发上海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日前,上海市政协委员、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逸向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递交提案建议,通过储能装备“共享化”进一步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构建更好新型电力结构。

  这份题为《关于储能设备“共享化”更好构建新型电力结构的建议》提案认为,随着新能源的占比逐步提高,传统的“源随荷动”电网调度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各地纷纷要求新能源发电侧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设备。

  该《提案》认为,在新能源发电侧配置10%—20%的储能装备,可提高电能质量便于调度。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层面存在“走过场”现象,其关键在于相关政策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南逸在提案中表示,当前发电侧储能配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对储能配置从5%-20%不等,个别省甚至出现了通过储能配置比例高低来竞争新能源指标的政策。这样做一方面加重了发电企业的负担,不利于发电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所配的储能系统利用率不高,造成过度配置带来的资源浪费。如何科学配置储能容量比例和储能时长,在满足电网调频调峰需求情况下,如何以整体经济成本最低的形式为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系统,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该《提案》认为,如何确定储能时长是当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当前,各地对储能时长要求不尽相同,从1小时至5小时不等。关键在新能源侧配置的储能设备到底是优化电能质量为主还是调峰调频为主没有明确。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储能设备的利用率。发电侧储能配置目前仅是新能源电站建设的“门票”之一,对储能装备的投资并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因此容易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情况。电化学储能在生产回收过程中难免存在环保、能耗问题,尚若利用率不高,或更换频繁,容易给环境带来压力。

  对此《提案》建议:首先针对储能比例不一时长不一等问题,可以按照“谁使用、谁买单”原则,可以由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来提高电能质量,而非单一选择自建。其次,共建储能电站,提高储能设备利用率。通过统筹共建储能电站,为区域范围内电力主体提供电力充储服务,既能进一步提高设备利用率,又能提高储能电站投资收益。最后,完善储能电站商业模式,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完善当前的两部制电价,进一步完善储能电站的商业模式,让储能电站具备一定的投资效益,从而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储能设施的投资建设中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