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网北京电力破解低温保电难题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01-05 00:00:00

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创新研发适用于冬奥保电特点的新技术、新装备,保障服务延伸至场馆末端电源“最后一厘米”

 

2021年12月30日,由中国电建北京院设计的总装机达360万千瓦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将为北京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提供保障。图为该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中国电建北京院供图)

 

编者按: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各参与承建冬奥项目的中央企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资委党委和北京冬奥组委各项工作要求,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围绕如期办赛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参与冬奥会筹办建设及服务保障工作,为办好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 程 婷

 

元旦过后,离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在位于小海陀山南麓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洁白的雪道已如瀑布自山顶倾泻而下。

与此同时,北京的天气越来越冷,小海陀山上已寒风刺骨。高山滑雪中心体感温度时常低于零下20℃,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40℃。面对这种环境,北京冬奥赛区的供电保障工作准备得如何?供电设施设备是否能够应对这种寒冷天气?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电力保障筹备各项工作正在开展。

跨界组成的保电“特种部队”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总占地面积432万平方米,共设有7条雪道,另配置11条索道。这里是国内首个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建设标准、比赛难度位列世界前三位。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将于2月6日~2月19日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届时,比赛转播摄像、计时记分、网络通信、缆车设备、水泵等都需要电力支撑。

为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配有5座分界室、8座配电室和21座箱变,报装总容量4.8万千伏安,永久电力设施已于2020年1月全部完成验收送电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居所有冬奥竞赛场馆面积之首,电力设备分布最分散,保障范围最广。电力设备分布在高山场馆的每一处角落,且具有户外电力设备最多、电力设备所在海拔最高、电力设备落差最大、电力设备运行环境最恶劣的特点。低温寒冷天气以及风雪侵蚀之下,赛区对于设备的防护要求极高。

为做好冬奥供电保障工作,解决赛区内气候寒冷、山地陡峭、设备点位分散于雪道周边等不利于巡视的问题,延庆供电公司从2020年7月开始,经层层考核,分批次从多所体育院校引入了共22名高山速降滑雪人才,组建了延庆赛区供电保障的首支“跨界特种部队”——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

据国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冬奥供服中心主任贾孟丹介绍,考虑到电力部门员工很难短时间内掌握滑雪技能,所以另辟蹊径聘请高山速降滑雪人才加入保电队伍。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他们都已经过电力专业知识培训,掌握了电力设备巡视保障的必要技能。

据高山滑雪机动运维班班长刘正介绍,他们每天会背包携带运维、检测、应急工具进行巡视作业。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供电保障中,他和他的班组成员将主要承担赛道周边永久电力设施和临电设备的巡视保障工作,为冬奥会赛区造雪、转播、计时记分等重要负荷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发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

低寒、积雪、温差大、地形复杂的供电保障环境,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的实时保障也都带来了“低温”挑战。为此,国网北京电力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兼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了适用于冬奥保电特点的新技术、新装备。

据国网北京延庆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何彦彬介绍,已投入使用的国家电网冬奥发充储放综合示范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课题之一。它是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建成的国内首座采用“发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也是冬奥延庆赛区内的唯一一座充电站。内设6个直流充电桩和4个交流充电桩,可同时为10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且可24小时工作。

“充电站自2021年2月投运以来,在‘相约北京’冬奥测试赛、雪车雪橇系列测试活动期间,为赛区客运大巴、物流车、环卫车、巡逻车等提供了495车次充电服务,总充电量达到26,000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5吨。”何彦彬说。

同时,赛区内创新应用了国内首台大容量在线并网式400千瓦氢能源电池发电车,在线加氢续航时间可以大大拓展,最大发电功率为400kW。且车辆能够适应延庆极寒天气环境,可在-40℃环境下正常运行。

赛区还设有能够适应-40℃极寒天气的预装式保障舱。该预装式保障舱采用模块化预装,安装快接方便。舱体内部已布置好电路系统,通过快速插接装置实现电源连接。舱内墙壁融合了电采暖系统,可保证舱内温度维持在16℃~22℃之间。“舱体具备全信息量采集功能,通过5G、光纤等方式,将地理位置、舱内温湿度、烟雾、有害气体等信息上传至指挥平台。”何彦彬说。

奥运史上首次电力数字化、智能化

此次冬奥会,电力保障方面的技术突破不只体现在抗低温方面。在国网北京电力建立的冬奥保障体系中,自主研发应用了“智慧大脑”——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

该平台共接入了29个业务系统,覆盖了所有冬奥场馆和供配电网络,可以实施监控和统一调度冬奥赛事期间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25座场馆电力运行状况,指导场馆电力团队开展巡视值守和应急处置,实现奥运史上首次电力业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可靠保障服务延伸至场馆末端电源“最后一厘米”。

该平台是国家电网首个重大赛事保障指挥系统,也是奥运史上首个电力运行全景监视系统,具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特点:平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结合三维立体建模,展现了场馆电气设备参数信息,可看到所有设备的参数,平台具备智能化的监测手段,对于保障信息实现了灵活调阅、便捷查询、智能推送,可以集中查看各个保障对象的各类数据;平台按照保障标准一致性的概念进行设计,呈现的所有冬奥场馆数据维度、信息种类、展示形式都一致,可确保保障指挥调度统一,信息高效协同互联。平台还首次将政治保电与赛事活动实时联动匹配,创新性地以时间轴的形式,将赛程安排与保障任务紧密结合、形成联动,便于各个指挥层级对保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查阅,并支持对保障指挥与赛事流线信息进行预前查询、实时跟踪、回溯复盘。

此外,针对疫情防控,国网北京电力还将采用智能机器狗和隧道专用无人机对地下电缆设施进行巡检。这两类设备均装设了3D成像和红外检测装置,可迅速捕捉电力设备的异常情况,同时通过5G通信方式,快速将现场设备运行状态传递到指挥中心。而防撞无人机还可在黑暗环境下完成设备的现场视频拍摄,保电力安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