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业有两个消息值得关注,一个是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逼近20%这个关键值,一个是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将这两个消息并行观察,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或将再次来到一个重要节点,一场产业洗牌即将拉开帷幕。平心而论,正在新能源赛道上发足狂奔的中国汽车产业,此时有必要慢下来调整步伐,以备在下一赛段跑得更快、领先更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9.9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9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提升至11%左右的水平。而单看8月的数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甚至逼近2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此表示,“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我国有望提前实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占比20%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
提前实现目标理应欢欣鼓舞,但就在之后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肯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实现技术、产品、市场“三个突破”、正处在加速发展期的同时,也指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这是一个信号。在产业加速发展期,一拥而上的“团战”显然并不适合,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毋庸置疑,“新四化”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汽车与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汽车产业正发生百年来最深刻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网联化是下半场。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所言,智能化是更大的变革,创造的生态超乎想象,智能化浪潮正加速进入制造业,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促进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这给行业带来重大的意义,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汽车业在向“新四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已然随之而来。例如,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不仅仅是整车和系统层面,还有大量其他硬件包括雷达、导航、摄像头等等都需要同步推进;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已引发争议;汽车数据安全和所有权问题亟待落实……这些问题并非汽车行业内可以解决,需要相关行业甚至整个生态联动。有业内人士表示,走向智能网联汽车终极目标的中国方案,应该包括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准的图。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生态拓扑结构,只有强大的产业能力才可构建,而这更需要集中力量,握指成拳。
无论“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都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更能借此契机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进入产业空间的再次升维。(经济参考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