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全球能源变局下的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系列论坛之聚焦中亚

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时间:2023-05-15 10:38:38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首届“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也即将在中国西安市举办。在此背景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于5月9日举行“中国—中亚智库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与能源合作新前景”,重点探讨中国与中亚增强区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更好维护区域经济安全与稳定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在开幕发言中表示,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既存在机遇,也有挑战。双方应积极寻求开展能源合作的新途经,努力提高合作水平。去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诸多影响,有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安全上的,当然能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首当其冲的。我们需要看到,俄乌冲突余波未平、大国博弈持续加剧、地缘局势动荡引发的能源供应链受阻、全球能源加速转型等,都是中国和中亚国家亟需面对的现实挑战。面对下一阶段的区域能源安全以及能源低碳转型问题,中国与中亚五国应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深度对接,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产业互补需求,打造“油气+新能源”的能源转型发展伙伴关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中亚国家分会联合主席赛力克(Serik Orazgaliyev)认为,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不仅是简单的油气贸易,而是全产业链的合作,需要作长远的考虑。在双方的能源合作过程中,中国得到了中亚国家的油气资源,而中亚国家得到了中国的投资、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中国的投资和贷款也使中亚国家油气工业的发展获得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对于中亚国家和中国油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需要着眼长远,及时转型升级。一方面,页岩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油气市场和国际能源政治格局,世界油气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特别是随着欧盟碳关税的出台,中亚国家对欧洲石油出口将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中亚有着复杂的能源地缘政治,能源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际不同利益集团在该地区势力的重新分配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未来中亚与中国双方应找到适当的合作平衡点,并拓宽合作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中东欧中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弘认为,中国与中亚合作最主要是增加能源的安全性,以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地缘政治影响。中国是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在地缘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能源多元化对中国的能源经济和能源安全非常重要。一方面,中亚是全球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中亚地区所具有的能源储量和出口潜力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中亚从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在寻求能源出口的多元化。近年来,中国和中亚的管线合作模式非常值得赞赏。中国企业已在中亚形成了勘探、开发、管道、运营、建设、工程技术服务、炼油、销售等一体完整的上下游体系。中亚国家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关系稳定的重要经济基石。他建议,鉴于世界正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未来中国应加强与中亚在低碳转型、绿色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同时俄乌冲突带来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的变化,破坏了全球能源稳定和产业链安全,也给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带来现实需求和发展机遇。

  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耶尔苏丹(Yersultan Zhanseitov)指出,中国企业是哈萨克斯坦能源转型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哈中能源合作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哈中油气合作对于哈萨克斯坦油气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哈中原油管道是中国第一条跨国输油管道,对哈中甚至整个欧亚能源系统都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哈业务也涉及非传统能源领域,风电、水电等大型项目的启动,使哈中能源合作与在哈萨克斯坦的外国企业相比具有独特之处,这是哈中合作的特点。在能源发展必须满足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哈萨克斯坦作为油气东道国,发现自身经济和产业也需要转型。这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方面应做出创新。在这方面,中国企业已走在了前面,成为我们能源转型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企业也更侧重于对哈萨克斯坦的地区性投资和参与社会发展。这也使得双方的合作能够更深入人心,更加长远与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国立研究大学高等经济学院学术主管弗拉迪米尔·佐耶夫(Vladimir Zuev)则认为,鉴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紧密的地缘经济联系,未来中国如何与俄罗斯协调好在中亚地区的合作关系值得关注。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利用其垄断地位,通过将中亚油气转运至欧洲市场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普京上台后延续并巩固了对中亚国家能源产业的控制,并于2015年引入欧亚经济联盟。在此期间,中国也逐渐进入中亚能源市场,陆续建成并投产三条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同时中国通过亚投行在中亚国家投资了许多大型基建项目,在中亚国家之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提升。另外,随着俄罗斯持续深陷俄乌冲突与国际制裁,使得俄罗斯在中亚五国所投入资源逐渐减少,同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变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策略、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也将导致俄罗斯失去与中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机会。可以预见,俄罗斯在中亚的优势地位将逐渐被中国取代,同时俄罗斯与中国如何平衡好在中亚的合作关系也值得思考。

  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江洋指出,相比美国、欧盟、日韩等其他域外国家,中国的实用主义发展理念在中亚五国显然更受欢迎,也更加具备优势。中国与中亚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较早、程度较深,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已经在该地区形成较大比较优势。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等在中亚五国也各有项目投入和部署,但规模和发展程度都不及中国—中亚相关项目,特别是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美国于2015年提出“C5+1”对话机制,但目前来看形式大于实质——美国在与中亚的对话中主要基于价值观,更关注该地区的民主化进程等意识形态问题,并不注重中亚各国政府真正关心的经济稳定发展议题。欧盟于2018年提出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但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对中亚地区项目的政治支持力度不足,相互之间缺乏互信,合作伙伴关系并不牢固,导致相关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的发展。中国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调动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并同时给予极大的政府支持,这也是中国在与中亚国家合作过程中更具备优势的重要原因。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宇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中亚的合作,更多的是应顺应“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双方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更多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是中国和中亚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合作空间广阔。在全球大趋势下,能源的发展方式将是多元化的,逐步由传统的、单一的能源向更绿色、清洁的能源转型。多元化的能源、绿色的能源,以及互联的趋势代表着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虽然中亚五国的化石能源占比还很高,但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很大。二是中国与中亚新能源电力合作,有利于能源安全与经济转型,可以缓解有些国家因化石能源短缺而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三是中亚五国实现一体化的发展,能够让各国之间加大投资和技术支持,更好利用中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支持来实现自身的能源转型和经济的合作。他建议,未来可考虑以新疆为重要载体和核心区域来推动中国与中亚之间能源和电力的深度合作,实现多元、绿色和互联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更加深入、紧密地发展。

  吉尔吉斯经济大学发展与国际合作副校长吉尔兹·尼查拉波娃(Jildiz Nicharapova)认为,吉尔吉斯斯坦是上合组织绿色能源主要倡导国,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电力资源,未来在促进中亚—中国绿色能源合作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她介绍道,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亚与中国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密切,过去30年间中亚—中国贸易额逐年增长,经济伙伴关系稳固,“一带一路”倡议也已延伸至中亚五国,使得双方关系更加紧密。以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合作为例,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吉总投资超43亿美元,其中25亿集中在能源领域。虽然吉尔吉斯斯坦原油资源不足,但水资源充沛,未来吉中两国可以考虑联合开展水利开发项目,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此外,中国也可将国内产能迁往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吉中边境贸易合作区等,同时继续在吉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确保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通畅,进一步促进吉中经贸合作,巩固中亚—中国经济伙伴关系。(综合开发研究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