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多处提及支持固态电池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固态电池行业再迎政策利好。
“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成为电池技术的‘新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固态电池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政策的支持、资金密集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固态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将应用在更多应用场景,固态电池规模化应用正逐步临近。”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助力商业化应用提速
《方案》指出,着力攻坚长时储能技术,重点突破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高导电性固体电解质、固/固界面、器件制备与集成等关键技术。关于先进锂电池,研发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优化正负电极材料,开发高效可控成膜制造技术,加快形成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先进锂电池-固态电池上下游核心材料及装备技术产业链,推动先进锂电池-固态电池示范应用。
“本次《方案》对此进行了明确指导,为细分领域提供有力支持。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加速技术研发和创新,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这个领域,提高固态电池的市场竞争力。”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
事实上,除本次《方案》外,2024年以来,我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固态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
2024年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鼓励固态电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去年6月份,工信部印发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围绕固态电池等新领域,支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等等。
地方层面,北京、江苏、浙江等地方政府去年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当前国内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半固态先行、全固态紧跟的态势。半固态电池作为固态电池技术的过渡形态,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固态电池的诸多优势使其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截至目前,包括蔚来、宝马在内的多家车企公布了固态电池上车时间表,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以半固态电池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验证,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2年至3年内完成小批量上车,逐步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续航革命?。”北京科方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
研究机构北京伊维碳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含半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吉瓦时,在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并且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或将提前至2027年。
“未来,全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全固态电池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无人机、机器人等。另一方面,全固态电池将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
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表示,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领域多家企业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电池研发到整车制造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固态电池产业链。产业链相关上市企业积极布局披露相关新进展也显示出行业对于固态电池前景的普遍看好。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凝聚态电池(一种半固态电池)已经实现了量产,并且正在积极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工作。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和装车应用。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固态电池目前尚未进入批量商业化阶段,目前公司已在布局相关产品。
“未来相关产业链企业需在制造成熟度、降本等方面持续发力,以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广东村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基永表示。
来源:证券日报记者 李万晨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