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激发资源要素活力、释放绿色发展潜力,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政策 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
问:资源要素如何稳经济、促发展?
答:2022年,我们完成全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印发首部“多规合一”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有力推动建设项目落地。
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纳入重点项目用地,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对其他项目用地,挂钩地方消化存量建设用地情况,倒逼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两次采取超常规举措,组合使用先行用地、承诺制、容缺受理等保障政策。在守住耕地和生态红线前提下,多途径保障用地需求,配合财政金融调控政策,促进重要项目落地。
采取用地用海审批清零月行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用地用海随到随审。支持实体经济及有关工业产业降成本,将出让为主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调整为租赁、出让并重,并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2022年没有一个合法立项后的调控项目因用地用海影响落地开工。今年我们将不断优化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同发力,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具体包括:适当增加今年土地计划指标,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城市群和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盘活存量,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用海;推进用地审批权“放管服”改革,使省级政府拥有更大自主权。
能源资源增储上产 提升战略储备保障能力
问: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如何增储上产?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我国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国际形势一旦出现变化,必然影响经济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对此,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做好特殊情况下的国内资源安全保障。
我们将突出紧缺和大宗战略性矿产,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组织实施矿产地战略储备工程,增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长远保障能力。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矿产资源潜力区,国家投资进行重点勘探,用于战略储备。
完善社会资本投入勘查找矿的激励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优先保障战略性矿产探矿权转采矿权用地需求。
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建设美丽中国
问:作为生态保护修复主责部门,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我们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加快推动地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实施,使三条控制线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市场配置机制。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扩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用好村庄范围内各类非建设用地。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落实国家公园布局方案,逐步新建一批国家公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降碳增汇并举。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产业结构调整等的指导约束作用。强化用途管制,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推进碳汇交易。(来源:新华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