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新闻

广东新能源蓬勃发展,增添绿色“新动能”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1-06-24 00:00:00

6月16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广东电网公司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通过七大方面举措30条具体措施,立足广东发展实际,依托数字电网建设,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服务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绿色发展,能源为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清洁低碳能源。广东能源结构正进一步调整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发展加速布局,绿色正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

绿电“加速跑”▶▷

粤每2度电有1度来自清洁能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2020年,广东电网公司全年消纳西电2058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全额消纳省内清洁能源,全省清洁能源占比达48%,也就是说广东每2度电有1度来自清洁能源。

广东省计划今年新增电力装机1468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75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投产容量将首次超过常规火电,为守护碧水蓝天“再加码”。预计到“十四五”末,广东非化石能源电量消费占比超过50%。其中,广东海上风电在建装机达700万千瓦,位居全国之首,预计到2030年,广东海上风电投产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

随着未来大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5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提出要加快步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预计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和电力可靠供应。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电力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表示,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电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电网在持续可靠供电、安全稳定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基于‘电力+算力’的系统平衡理论是新型电力系统的理论基础,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使系统‘可见、可知、可控’,实现新能源‘无条件’上网。”李立浧说。

“新能源‘应并尽并’。我们将加快新能源接入电网配套工程建设,支持集中式新能源基地和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南网总调总经理刘映尚表示。

绿色“新动能”▶▷

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在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上,充电桩正在为公交巴士、长途客车等提供三地车辆通用、快充为主的充电配套设施。“用这个直流快充给车充电,只要6分钟,就能续航80公里。”市民热情地向记者分享充电桩使用心得。为适应市场需要,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近4年累计投运充电桩1516个,充电电量逐年高速递增,累计充电量超1.9亿千瓦时。

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石化佛山樟坑站,每天下午前来加氢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熟练地为车辆加氢,5分钟左右,一辆物流车就可以加满离开。去年底,广东再添佛山河滘、广州开泰北、东莞东发三座油氢合建站,日均加氢量分别达到292公斤、225公斤和300公斤,加上樟坑油氢合建站,日均供应氢气超过1400公斤,覆盖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珠三角地市氢能需求。据统计,目前广东地区氢燃料电池车辆已经突破2400辆,氢能汽车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

3月2日,位于广州开发区的“HTWO广州”动工建设,这是现代汽车集团在华建设的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将建成为包含氢燃料电池堆工厂、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这个面向未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基地,从签约到破土动工不到一个月,它将进一步完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3月28日,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也开始动工建设,首期规划建设设计产能25GWh,投资120亿元,力争2030年底前在广东规划建设150GWh锂电池产能及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广东,从场景应用到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逐渐清晰。

“坚持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原则,对我省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海上风电、先进核电和太阳能,重点对标价值链高端补齐短板,推动做大做强;对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且我省已初具先发优势的氢能和储能,着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核心部分,形成未来竞争优势产业;对生物质能、波浪能、天然气水合物,现阶段重点实施示范推进工程。”中国能建广东院副总工程师范永春指出。

布局“绿未来”▶▷

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去年发布的《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省内差异布局的产业集聚区,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30%,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东积极统筹利用新能源资源和开发条件,坚持技术引领、项目带动,推动了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循环。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核电装机规模、天然气储备能力全国领先,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截至2020年底,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6089万千瓦(其中核电装机1614万千瓦,气电装机2838万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1637万千瓦);天然气供应能力478亿立方/年,建成天然气主干管网3630公里,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4座,充电站约3450座,高速公路快充站354座,公用充电桩约15万个;2020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约4300亿元。

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提升。风力发电机组、逆变器、高效太阳能电池和集热器、氢燃料电池等研发制造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氢能利用、储能技术、充电桩和智能电网建设位居全国前列,自主品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然气水合物连创试采纪录。

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在核电、海上风电、太阳能、氢能产业方面产生了一批优势特色企业,形成了骨干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支撑、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充分依托我省能源消费需求市场广阔的有利基础,加快发展新能源,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范永春表示,要巩固新能源产业已具备的基础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围绕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形成互相配套、功能互补、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

■一线见闻

风从海上来

在珠海金湾,蔚蓝的大海之上,一排排洁白的大风车整齐矗立在海面之上,随着风叶徐徐转动,清洁绿色的风电正从海上注入到广东经济发展的脉搏之中。

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广东能源集团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部55台风机已经在今年4月2日实现全容量并网。每年将为大湾区提供清洁电能近8亿千瓦时,满足3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6万吨。

记者乘船前往海上升压站,随着船只在海上乘风破浪,距离大风车越来越近,风力也越来越大,船也越来越颠簸。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场长张遵旭告诉记者,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岛南侧海域,规划场址约52平方公里。项目总装机容量300MW,共安装风机55台,配套建设一座海上升压站及陆上集控中心,风机机型采用明阳智慧能源公司的抗台风型5.5MW容量风机,可有效抵御17级台风。

登上海上升压站,张遵旭告诉记者,相比同类风电场,金湾项目尤其注重风电场的高效智能,选用了新型可靠的国产半直驱抗台风型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提高风电场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资源消耗。在陆上集控中心,记者看到,项目搭建了一体化智能监控和管理信息平台,所有信息都在集控中心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实现了全过程和海陆多终端在线监控管理。该项目还首创海上风电智慧安全一体化管理系统,将智慧调度系统和安全管理模块合二为一,打造安全建设管理新平台。

在广东,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年利用小时数高、发电量高,是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推动能源转型、替代化石能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和能源转型。

海上风电就是蓝色海洋与绿色能源的交响。在广东沿海,已经遍布着海上大风车,未来,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助力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记者手记

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将成未来主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

在我们生活中,电动车、氢能车已经逐渐不再陌生,空调26度更节能已经成为常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而对企业来说,“‘双碳’目标是一次对能源领域供需两侧的颠覆式变革,为大量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区市场部负责人任婧表示,“降耗的本质是降低碳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未来,能源供需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可能成为能源产消者,因此,降碳成效的规模化显现,需要大家一起行动。”

各种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将促进能源消费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模式转变,提升能源利用效能。比如南方电网在交通领域推进以电代油,在工业、建筑等领域持续提高电加热设备的应用比例,预计到2030年,推动南方五省区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从2020年的32%提升至38%以上。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挑战,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社会的每一个主体都要参与这一进程。”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在出席施耐德电气2021创新峰会时这样说。(南方日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