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经亚洲评论》3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利用多余的可再生能源大举发展绿色氢能产业中国正在迅速推进“绿色”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目的是利用其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在氢能生产和运输方面领先于西方国家。
今年1月,中国石油巨头中石化内蒙古乌兰察布绿氢投资项目获批,整个项目计划投资205亿元人民币。当地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产生的电力将用于电解水制氢装置,每年能生产10万吨绿色氢气。这并不是中石化首次投资开发绿氢项目。在鄂尔多斯,该公司自2023年(2月)起一直在推进一个总规划制氢产能3万吨/年的示范项目。同年6月,中石化宣布一个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的新疆项目。
绿色氢能被定位为下一代脱碳替代能源。国际能源署预测,要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绿色氢能在所有环境友好型氢能中的占比必须提高到77.8%。中国企业也在大规模制造对生产绿色氢能必不可少的电解制氢装备。邯郸和山东的一些中资企业已积累了相关技术能力,并开始向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国际能源署估计,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的制氢电解槽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一半。
绿色氢能相关产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计划生产的绿色氢能似乎集中在内陆地区。其中内蒙古有望成为最大的绿色氢能产区。不过,像上海、广州这样能源匮乏的中国大城市主要位于沿海地区。长距离输电是个挑战,氢气则可以像天然气一样通过管道运输。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清洁氢能领域的最大单一市场。
中国将氢能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每年10万至20万吨。中国各地政府正响应号召。至少有2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公布氢能发展规划。
欧洲也在制订绿色氢能生产计划,预计到2030年将在该地区建立年产1000万吨的生产系统。但作为发展绿色氢能前提条件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正在(欧洲)面临逆风,包括取消多个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等。美国拜登政府正根据《通胀削减法》提供的税收抵免鼓励氢能投资,同时正在想方设法吸引欧洲企业,目的是为了与中国在成本竞争力和产量方面进行竞争。(作者藤村广平等,丁玎译)
来源:环球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