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清洁能源赋能青海绿算发展

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25-01-06 14:52:31

  2024年11月30日,格尔木“昆仑云谷智算中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昆仑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建设。近年来,青海凭借独特的土地和光照资源,加速发展清洁能源,向西部能源大省迈进。与此同时,一个个算力中心也在青海大地上相连成势,不仅转化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算力资源,而且促进清洁能源就地消化。从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到蓬勃发展的绿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青海发展的“主旋律”。

  天赐绿能:清洁能源宝藏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稀薄的大气与充足的光照,使青海成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富集的地方之一。

  据统计,青海太阳能年总辐射量达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为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仿若一片被太阳格外眷顾的“金色沃野”。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连片的光伏基地蔚为壮观。这片占地面积约609平方公里的光伏基地,一眼望不到尽头,数以百万计的太阳能光伏板整齐排列,宛如一片湛蓝大海中波光粼粼的“镜面方阵”,高效捕捉着每一缕阳光,将其转化为清洁电能。自建成以来,塔拉滩光伏电站已成为青海主要的光伏发电基地之一,向外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与此同时,青海的风力资源亦不容小觑。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诸多“风力廊道”,从祁连山麓到柴达木盆地边缘,从青海湖边到三江源头,强劲的季风穿梭其中,为风力发电搭建了天然“舞台”。

  据测算,全省风能可利用储量超过7500万千瓦。在位于青海省海西州的三峡集团青海分公司锡铁山风电场内,数十台巨型风力发电机错落矗立,白色的塔筒高耸入云,修长的叶片随风旋转,源源不断生产着电能。锡铁山风电场工作人员介绍,锡铁山地广人稀,年平均风速6.5米/秒,是发展风力发电比较理想的地区之一。最新建成的三峡能源青海分公司青海锡铁山矿区三期风电项目共33台风机,总装机规模100兆瓦。

  作为“中华水塔”,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江河蕴藏着惊人的水能资源。作为西北水力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青海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2187万千瓦。

  沿着江河的干流与支流,龙羊峡、李家峡、拉西瓦等一系列大型水电站巍峨耸立。以龙羊峡水电站为例,大坝高178米,水库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多年来持续稳定地将水能精准高效地转化为电能,通过密集的输电网络送往全国各地,点亮了无数城市的万家灯火,也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筑牢了坚实根基。

  源网荷储:新型电力系统支撑绿算产业发展

  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携手共进的关键,在于精心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青海近年来大规模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发电项目投资建设,每年青海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均超百万千瓦。截至目前,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60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九成以上,一系列超大型新能源发电基地散布全省各地,持续为电网注入澎湃绿色电流,成为电力供应的坚实后盾。

  电力输送离不开电网。青海近年来全力推进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青豫直流”跨越千山万水,将青海的清洁电能直送中原大地,“青豫直流”二期工程等项目也在加紧推进。

  除了外送通道建设,青海省内的电网也在持续加密加强。在省会西宁,通过一系列升级改造工程,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为当地数据中心及其他产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越来越密的电网,如同人体血脉,确保电力传输畅通无阻,尽量让每一度清洁电量“发得出、送得走”。

  数据中心作为青海新兴用电主力军,与电网紧密联动,实现智能化交互。在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数据企业依据实时电价波动、电网负荷峰谷变化等信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在用电低谷期,加大计算任务量,充分利用低价电能;用电高峰期则适度降低非关键业务负荷,助力电网稳定运行,实现了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攻克清洁能源间歇性、波动性难题,青海多点布局,各类储能项目纷纷落地开花。2023年8月以来,先后有同德、哇让、南山口3座共760万千瓦抽蓄项目核准开工。

  “抽蓄电站是目前最有效、最成熟的储能方式,也是对新能源发展支撑最好的方式,1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可以支撑40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红霞表示,各种形式的储能技术近年发展较快,比如压缩空气、光热、电化学、抽水蓄能以及新能源制氢等,但目前已经产业化的项目,主要是光热、电化学和抽水蓄能等储能形式,这些在青海都有所布局。

  储能系统的全方位嵌入,为绿色算力提供可靠、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保障,让数字世界永不停摆。

  算力崛起:数据时代的青海新篇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算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青海充分发挥本土能源优势,融入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浪潮,打造面向全国的数据中心。

  在海东、海西等地,各类数据中心加速建设。在海东河湟新区的中国移动高原数据中心,宽敞明亮的机房,一排排服务器机柜整齐划一,机柜上闪烁的指示灯如同繁星闪烁。这里承接并处理着来自金融、科研、互联网、政务等诸多领域的海量数据,为全国范围内的线上业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传统数据中心不同的是,青海的数据中心深度嵌入本地清洁能源生态。

  通过构建智能、灵活的供配电系统,配合先进高效的液冷、风冷制冷技术,最大限度地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完美实现数据运算需求与能源消耗的绿色动态平衡。

  据行业数据显示,青海新建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保持在1.2左右,部分先进设施甚至接近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在同等算力输出下,青海数据中心的能耗更低。

  记者在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里看到,该中心机房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液冷等先进冷却技术,结合青海冷凉气候,可实现全年314天不开启空调,实现100%可溯源绿电供应,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左右。

  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云中台副总经理陈晨介绍:“数据中心的机房通过水冷方式,将数据运算产生的热量进行自然分解;而在冬季,通过特定方法,将机房散发的热量‘搬运’到楼道及办公区域,利用现成条件实现‘热回收’。”

  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的深度融合,像一颗投入青海湖的石头,激起层层涟漪,催生出一条枝繁叶茂的绿色产业链,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软件开发、数据标注、信息服务等新兴数字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科大讯飞、浪潮等高新技术企业扎根青海。

  科大讯飞在青海设立的研发中心与青海大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研发中心,为本土培养输送了大批数字专业人才,为产业持续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围绕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以及为算力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行业蓬勃发展,餐饮、住宿、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业态欣欣向荣。据估算,每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数据中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相关服务业增收超千万元。

  青海经济发展格局因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联动而焕然一新,产业多元化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在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携手共进的磅礴动力驱使下,青海向着绿色、繁荣、和谐的未来奋勇前行,将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方案”。

  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 王浡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