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上观新闻发布时间:2024-09-30 10:47: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如果没有数据,减碳根本做不成。”在主旨演讲中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数字技术可助力全场景、全链条减碳。

  中国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16.5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3.8%。2023年,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12年下降26%和35%以上。2023年,中国在各种电动车、电热泵以及其他电动器械的低碳技术生产和使用远远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2022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排名前15名榜单中,我国风电整机企业有10家,全球光伏20强综合排行榜中有19家是中国企业。我国绿色产业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全链条全场景减排,在能源结构、生产端和消费端等各个场景都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数字技术作为绿色转型关键使能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比如,在工业领域帮助传统行业降低能耗;在建筑领域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耗;在交通领域提升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在碳管理方面助力碳资产管理和碳排放追踪的数字化等。

  新能源具有数据多向交互、实时变化的特点,对数据汇聚和处理能力要求极高,高度数智化是必选项。江小涓认为,政府和国有企业是数据重要持有方,“碳与数”结合会产生海量结构化数据,因此既要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数智化服务,比如为主打智能化新能源业务的民营企业放出数据。

  江小涓介绍,数字技术提供的海量连接能力和巨大算力,使得环境问题中的多种形态排放、减排行为的贡献等,宏观上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计算,微观上可以颗粒化到个人,而且可以追踪动态足迹。比如,“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量化和放大个体绿色行为,不但促进了绿色低碳发展,还在全国10个省份落后地区设立了18个公益保护地,守护野生动植物1500多种。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