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玩得起全球能源互联网吗?

2016-02-22 来源:能源评论

  人类的腾飞,要么发端于蒸汽时代的运力突破,要么得益于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交通与通信作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砥柱,为人类发展之双翼。

 

  发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以某种神秘力量倒逼社会变革。历史,就在这种被打破,重新平衡,再次被打破,再次平衡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的视野更为立体,同时解放了双手。第二个里程碑是工业革命,人类通过机器能干许多以往所不能干的事,进一步解放了人的体能。第三个里程碑是电的发现,以及由电而派生出的电气化产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它来到这个世上,部分解放了人类脑力。

  笔者认为,第三个里程碑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最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电,与电有关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现代交通能力、通信技术都是建立在电的基础之上,这二者,是决定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正如18世纪人们对铁路投资的热情,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电力的投资产生了无限憧憬。在这个时期,涌现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形式多样的电能生产方式。而这些方式,并不能满足人类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至今在某些国家煤炭还是解决能源需求的主力军。而进入21世纪,化石能源发电的弊端正在进一步显现,例如,在中国发生的大气污染和化石能源枯竭两大问题,对这种发展模式提出了告警:此路不通。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领导人提出,要从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四方面的“革命”。而作为这场革命的主体,能源企业提出了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宏伟蓝图。

  笔者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单一的技术创新,而是一个基于技术本位的体制创新,是一个平台性产品。其一,在能源消费上,建立了世界范围的大市场,电能将会自动配置到效率高的国家和产业上,提高了单位能效。其二,在能源生产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大范围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了污染,避免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三,在技术创新上,全球联网能促进各国电力生产和消费技术的交流和革新,提升人们在技术方面的创造热情,从而产生出更为丰富的成果。其四,在能源体制上,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使得能源集中化向分布式转变。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平台上,集中式能源生产已经不是单一模式,原有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依据市场规则进行能源的生产、消费或交换。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是伟大的观念突破,其萌动与发展来源于中国在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的成功商业应用,换言之,若没有2005年至今这十年的特高压交流电网的成功实践,断然不会有今天如此宏大之构想。

  当年,面对反对声浪,中国企业埋头苦干,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突破创新,超人胆识和勇气可嘉,实干兴邦之成绩可贺。今天,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国和平崛起之重大机遇。

  躺在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功劳簿上,国家电网可以自豪(而不骄傲)地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然而,能源评论微信公众平台的首席能源研究员夏伟认为,要想将梦想变为现实,仍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治互信基础上的能源开放。当今世界政治阵营的划分,使得能源经济交流障碍重重。二是经济互助基础上的能源协同,各国间还未建立统一的能源接入、频率制式、数据共享等诸多协同机制。三是文化互通基础上的能源平衡。打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鸿沟,连接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实现能源禀赋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实时平衡,为智慧地球的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 国家电脑网,全球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