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杂的污染源正使得长江水质逐渐变差、生态环境恶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之一,三峡集团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筹部署,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在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岳阳和湖北宜昌四个试点城市开展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
长江生态环保并非三峡集团擅长的领域,但长江无疑是三峡集团的“初心”。“三峡集团源于长江、兴于长江,现在要回馈长江、保护长江。”在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看来,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三峡集团还要保护清洁水资源,才能实现“两翼齐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保能源集团。
揭开污水治理“病灶”
来到湖南省岳阳东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临近湖边,已可隐约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湖岸上,挖掘机正在为新管道铺设开出沟槽,被污水污染的黑色泥土清晰可见……东风湖正饱受水体黑臭的折磨。
作为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在四个试点城市及其他长江沿线省市展开调研,城镇污水治理症结逐渐浮出水面:城镇排水基础设施落后、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低效、污水厂网产业链碎片化……“黑臭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关键在管网。”长江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世平总结道,“管网不治理,一切都白搭。”
据了解,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存在污水处理费用收益,颇受资本青睐,全国各地已建成众多污水处理厂。但连接污染源与处理厂的管网,却因维护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缺乏盈利能力等原因,长期无人问津。管网本是污水处理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保障,现在却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一座雨水窨井,周围能有6根私接的PVC(聚氯乙烯)污水管。”长江环保集团九江市三峡水环境公司总经理曹诤举例说明了雨水、污水管道错接混接的问题,“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管网建好了缺乏监管,常常引发二次污染。”
说起雨污管道混接的危害,岳阳市住建局副局长程文艺也深有感触,“岳阳市年降雨量高达1700毫米,有大量污水伴随着雨水流入大江大河。水是岳阳的优势,但污染问题不解决,黑臭水体不治理,水也成了劣势。”
不仅如此,九江市三峡水环境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俊告诉记者,“由于排水管网缺乏维护,清水、污水常混在一起。如在九江,地下水、庐山水混入污水管网,占用了管道容量,影响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而本应流进厂里的污水却'跑、冒、滴、漏'到了江河之中,加剧了污染。”
探索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
找准病灶,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
城市污水治理不比大型水电项目,城市规划、居民生活等都对工程实施形成了一定制约,传统“大开发”的模式将耗费大量资金,单纯新建更多的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徒增污水处理费用,效果十分有限。
“大保护不是大开发,更不是大投资。”程文艺直言,“真正要做到厂站提质增效,不能盲目扩大厂网规模,而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污水入厂浓度上。发现错接、混接的管道,针对性地进行修复改造,分区域分流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不做“加法”做“减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很快在治水理念上达成共识,“厂网河湖岸”一体化全周期运作的治理模式随之确立。而作为治理工作关键,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繁杂,既有尚未覆盖的城中村空白地带,又有年久失修的历史“欠账”,管网排查难度巨大。
在芜湖鸠江区的一座窨井边,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向记者展示了技术支撑的关键作用。施工人员将一台CCTV(排水管道电视检测)机器人放入狭窄的管道,机器人沿着管道行进,并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回电脑屏幕,为管网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第一手材料;部分管道临近污水处理厂,被污水充满,工人与CCTV机器人均无法进入,项目人员经过简单改造,在国内首次将声纳设备用于地下污水管网检测。“3台高清水下声纳,100余台CCTV机器人,6个月基本完成了芜湖2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线排查,这是人工无法想象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芜湖管网摸排项目负责人徐佳介绍说。
资源整合共抓大保护
城镇污水管网的“硬骨头”难啃,保护长江的重任也并非压在三峡集团一家企业身上。“从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集团就开始探索搭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资源整合优势是三峡集团的'基因'。”王世平称。
辗转四个试点城市各个项目现场,除了“三峡”,记者也见到了许多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企业员工,参与工程建设的有水电八局、葛洲坝集团、中铁四局等,负责运行管理的北控水务……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各自分工、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一个个项目实施落地。“无论本地存量企业与增量企业,三峡集团将所有力量联合组成共同体,共同对政府负责。”张俊解释称,“一方面杜绝了各责任主体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模式的推进。”
在成立长江环保集团作为开展长江大保护业务实施主体的同时,三峡集团还设立了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生态环保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以及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四大保障平台,从顶层设计出发,将资本、技术等各项业务铺展开来。据了解,目前四个试点城市一期项目已完全落地,下一步,治理范围将逐渐扩展到包括重庆、武汉、上海、南京在内的12个合作市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地方财政紧张、项目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对项目推进及日后运维形成了制约。“在保本微利的原则下,项目投资回报率仅为4.9%,勉强覆盖项目融资成本。”王世平坦言,“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建立调价机制,让污水管网按照市场化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正在组织各单位进行相关收费机制的研究。”
新闻链接
2018年4月26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国家领导人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2018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针对沿长江的11个省市的40多个地市进行暗拍、暗查、暗访,发现各类污染问题超过160个。
2018年12月13日,三峡集团在湖北武汉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化工污染、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杂的污染源正使得长江水质逐渐变差、生态环境恶化。作为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企业之一,三峡集团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筹部署,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在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湖南岳阳和湖北宜昌四个试点城市开展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
长江生态环保并非三峡集团擅长的领域,但长江无疑是三峡集团的“初心”。“三峡集团源于长江、兴于长江,现在要回馈长江、保护长江。”在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看来,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三峡集团还要保护清洁水资源,才能实现“两翼齐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保能源集团。
揭开污水治理“病灶”
来到湖南省岳阳东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临近湖边,已可隐约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湖岸上,挖掘机正在为新管道铺设开出沟槽,被污水污染的黑色泥土清晰可见……东风湖正饱受水体黑臭的折磨。
作为三峡集团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长江环保集团在四个试点城市及其他长江沿线省市展开调研,城镇污水治理症结逐渐浮出水面:城镇排水基础设施落后、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低效、污水厂网产业链碎片化……“黑臭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关键在管网。”长江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世平总结道,“管网不治理,一切都白搭。”
据了解,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存在污水处理费用收益,颇受资本青睐,全国各地已建成众多污水处理厂。但连接污染源与处理厂的管网,却因维护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缺乏盈利能力等原因,长期无人问津。管网本是污水处理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保障,现在却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一座雨水窨井,周围能有6根私接的PVC(聚氯乙烯)污水管。”长江环保集团九江市三峡水环境公司总经理曹诤举例说明了雨水、污水管道错接混接的问题,“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管网建好了缺乏监管,常常引发二次污染。”
说起雨污管道混接的危害,岳阳市住建局副局长程文艺也深有感触,“岳阳市年降雨量高达1700毫米,有大量污水伴随着雨水流入大江大河。水是岳阳的优势,但污染问题不解决,黑臭水体不治理,水也成了劣势。”
不仅如此,九江市三峡水环境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俊告诉记者,“由于排水管网缺乏维护,清水、污水常混在一起。如在九江,地下水、庐山水混入污水管网,占用了管道容量,影响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而本应流进厂里的污水却'跑、冒、滴、漏'到了江河之中,加剧了污染。”
探索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
找准病灶,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
城市污水治理不比大型水电项目,城市规划、居民生活等都对工程实施形成了一定制约,传统“大开发”的模式将耗费大量资金,单纯新建更多的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徒增污水处理费用,效果十分有限。
“大保护不是大开发,更不是大投资。”程文艺直言,“真正要做到厂站提质增效,不能盲目扩大厂网规模,而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污水入厂浓度上。发现错接、混接的管道,针对性地进行修复改造,分区域分流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不做“加法”做“减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峡集团与地方政府很快在治水理念上达成共识,“厂网河湖岸”一体化全周期运作的治理模式随之确立。而作为治理工作关键,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繁杂,既有尚未覆盖的城中村空白地带,又有年久失修的历史“欠账”,管网排查难度巨大。
在芜湖鸠江区的一座窨井边,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向记者展示了技术支撑的关键作用。施工人员将一台CCTV(排水管道电视检测)机器人放入狭窄的管道,机器人沿着管道行进,并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传回电脑屏幕,为管网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第一手材料;部分管道临近污水处理厂,被污水充满,工人与CCTV机器人均无法进入,项目人员经过简单改造,在国内首次将声纳设备用于地下污水管网检测。“3台高清水下声纳,100余台CCTV机器人,6个月基本完成了芜湖2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线排查,这是人工无法想象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芜湖管网摸排项目负责人徐佳介绍说。
资源整合共抓大保护
城镇污水管网的“硬骨头”难啃,保护长江的重任也并非压在三峡集团一家企业身上。“从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集团就开始探索搭建平台、整合社会资源,资源整合优势是三峡集团的'基因'。”王世平称。
辗转四个试点城市各个项目现场,除了“三峡”,记者也见到了许多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企业员工,参与工程建设的有水电八局、葛洲坝集团、中铁四局等,负责运行管理的北控水务……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各自分工、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一个个项目实施落地。“无论本地存量企业与增量企业,三峡集团将所有力量联合组成共同体,共同对政府负责。”张俊解释称,“一方面杜绝了各责任主体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模式的推进。”
在成立长江环保集团作为开展长江大保护业务实施主体的同时,三峡集团还设立了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生态环保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以及长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等四大保障平台,从顶层设计出发,将资本、技术等各项业务铺展开来。据了解,目前四个试点城市一期项目已完全落地,下一步,治理范围将逐渐扩展到包括重庆、武汉、上海、南京在内的12个合作市县。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地方财政紧张、项目投资回报率低等因素,对项目推进及日后运维形成了制约。“在保本微利的原则下,项目投资回报率仅为4.9%,勉强覆盖项目融资成本。”王世平坦言,“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建立调价机制,让污水管网按照市场化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正在组织各单位进行相关收费机制的研究。”
新闻链接
2018年4月26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国家领导人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2018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针对沿长江的11个省市的40多个地市进行暗拍、暗查、暗访,发现各类污染问题超过160个。
2018年12月13日,三峡集团在湖北武汉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